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寿县大棚草莓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从田地选择、品种选择、培育壮苗、移栽、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寿县大棚草莓栽培技术,以供广大草莓生产者参考。
  关键词    草莓;栽培技术;大棚;安徽寿县
  中图分类号    S66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6-0078-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寿县位于皖西北地区,隶属于淮南市,分别与霍邱县、凤台县、肥西县和六安市相邻。气候属于亚热带北缘季风性湿润气候类型,四季分明,春秋季短,冬夏季长,平地气温为14.8~14.9 ℃,最热月7月,最冷月1月,年均差27.2 ℃。寿县是安徽省最早入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之一,是中国豆腐的发祥地,寿春楚文化博物馆拥有100多件一级文物。
  寿县大顺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全镇主导产业为粮油,建立了大顺镇林果科技园區,该园以培育果木幼苗及盆景为主,年出圃种苗逾200万株。近年来,寿县利用大顺镇离合肥近等区位优势,反季节大棚蔬菜和葡萄、草莓等水果产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草莓是一种投资少、周期短、收益高的经济作物,具有管理方便、繁殖迅速、适应性强、成本低等优点,受到广大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青睐。现总结寿县大棚草莓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    田地选择
  草莓生产对田地要求较高,要求有机质丰富、地面平整、地势较高、排灌方便、保水保肥能力强、土壤pH值呈中性或弱酸性、土壤通气性好的肥沃土地,前茬作物以小麦、豆类、蔬菜和瓜类等较好。有共同病害的前茬地必须经过消毒处理,日光消毒对防治草莓芽枯病、黄萎病和线虫有较好的效果。
  草莓栽培前平整土地做畦,畦高15 cm、畦面宽80 cm,沟宽20 cm,畦长20 m。清除杂草后,施入有机肥75 t/hm2、氯化钾75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作基肥,施入深30~40 cm的土壤中,使土壤熟化。
  2    品种选择
  选择病虫害发生少、口感好、商品价值高、易于管理的草莓品种[1]。对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主要推广品种有硕丰、硕蜜、硕露、石莓1号、星都2号和春星等。
  3    培育壮苗
  大棚草莓选用的壮苗标准为根系发达,一级侧根25条以上;成龄叶5~7片,叶柄较粗,宽3 cm,长15 cm左右;苗重25~40 g/株,新茎粗1 cm以上,无病虫害,花芽分化早,发育好。
  选择果型、丰产性好和品质优的植株,利用其匍匐茎苗作为母株,在秋季以20 cm株行距植于田间,第2年当气温升到12 ℃以上时在繁苗田定植母株,利用脱毒苗或组培苗作为母株效果更好,脱毒组培种苗不超过4代。
  4    移栽
  定植前草莓大田施钙肥750 kg/hm2、腐熟鸡粪600 t/hm2作底肥,对土壤进行旋耕后要用杀菌剂进行消毒,施生物菌肥375 kg/hm2。对于寿县来说,大多数大棚草莓在9月底至10月上旬移栽为宜。栽培密度主要视苗株大小、品种特性和管理水平而定,一般情况下为12万~18万株/hm2。寿县大多数新型经营主体采用行距为25~30 cm,株距为16~20 cm。定植时要安装滴灌带,采用膜下滴灌的方式,浇水要浇透,草莓定植的合理深度以下不露根、上不埋心为宜。
  5    定植后管理
  5.1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可以与培土、施肥同时进行,可以改良土壤、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地温,促进根系生产,有利于提前开花结果。
  5.2    摘除匍匐茎
  摘除匍匐茎是草莓园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可以减少母株营养消耗,同时还要去除病叶、老叶。多年一栽的草莓还应去除弱芽和侧枝,只保留1~3个发育充实的侧芽,多余的分蘖弱芽应一并去除。
  5.3    疏花疏果
  大棚草莓花多,有的高级次花往往形成无效花,不能成为果实或果实很小无采收价值,因而在花蕾分离期应将高级次花去除,以利于其他果实发育壮大。在幼果青色期,如果发现病虫果或畸形果,应及时摘除。草莓开花期遇35 ℃以上高温或低温很容易形成畸形果,花期放蜂是防止畸形果发生的最有效办法。注意开花期限制农药使用。
  5.4    大棚膜温湿度控制
  草莓生育期可分为现蕾前、现蕾期、花期、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等,对各个时期温湿度控制不同。10月下旬,待室外温度下降到8~10 ℃时覆盖棚膜;10~15 d后,在现蕾期需要覆盖黑色地膜;花前1周,温室内放入1~2箱蜜蜂促进授粉。在现蕾前后期,白天温度控制为25~28 ℃,夜间温度控制为12~18 ℃;花期适当降低,白天温度控制为20~25 ℃,夜间温度控制为5~10 ℃。在整个生长期都要控制大棚内湿度,白天控制在50%~60%之间。为了防止植株进入休眠期,在草莓植株生出2片新叶时可以施用5~10 mg/L赤霉素5 mL/株[2]。
  5.5    追肥
  第1次追肥在扣棚前完成,施用钾肥75 kg/hm2、菌肥300 kg/hm2、复合肥750 kg/hm2;第2次追肥在顶花序开始膨大期进行;第3次追肥一般在顶花序果采收前期进行。以后结合滴灌冲施肥。移植前1个月不施用氮肥,可以喷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3]。
  6    病虫害防治
  草莓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旱天注重防治虫害,涝天注意防治病害;虫害5 d防治1次,病害7 d防治1次。白粉病、灰霉病的防治,可以采用自控熏蒸器加硫磺熏蒸法,1个熏蒸器有效使用面积为80~100 m2,植株未发病时,每天用2.5 h;如果植株发病较重,每天可以使用8 h。蚜虫、白粉虱的防治,可以用黄板粘纸诱杀,东西向悬挂,高度与植株相平,每隔4~5 m悬挂1块。对于红蜘蛛、蚜虫,还可以用1%阿维菌素2 000倍液、百草一号1 000倍液、Bt 2 000倍液进行防治[4]。
  7    参考文献
  [1] 白强.日光温室无公害草莓生产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8(9):34-35.
  [2] 陈君.日光温室草莓栽培管理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8):66-67.
  [3] 刘炳福,崔刚,段振国,等.草莓促成栽培绿色生产技术规程[J].落叶果树,2018,50(6):60-62.
  [4] 王凤玲.草莓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8(5):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782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