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Seminar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的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Seminar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讲授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多轮的报告加讨论式Seminar教学模式的运用,总结出在本科阶段Seminar教学模式下教师应扮演学生的课前的引导者、课上的协助者和课后的评价者这一角色。角色的成功转换可以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拓宽知识结构,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Seminar;教学方法;教师角色
  0 前言
  与我国传统的讲授教学法不同,Seminar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本理论和技能有着更大的优势。因此Seminar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路景涛等的研究结果表明:Seminar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范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1]。Seminar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不同,夏悦认为:教师要能结合教学大纲和学时要求提前编排选题并选择切合实际的切入点供学生进行研讨以及教师要能掌控教学秩序和整个教学过程[2]。也有国内学者对教师在Seminar教学模式中的作用进行总结,例如贺晓英提出教师在Seminar教学中具有学术主导作用[3]。笔者在本科教学中多次运用报告加讨论式Seminar教学模式,获得一些实践经验。结合已有的教学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在报告加讨论式Seminar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课前的引导者,课上的协助者和课后的评价者,教师成功地转变自身的角色有利于Seminar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是发挥这种教学模式优势的重要前提。
  1 Seminar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
  1.1 课前的引导者
  根据本科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指定的教材,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知识的积累的实际情况确定选题范围,指定相关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讲解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由于与他们的知识储备的匹配度相对较高,学生参与该模式的积极性也较高[4]。并为学生介绍相关的文献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由于Seminar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教师在课前对学生的有效引导,能够有效保障Seminar教学的顺利实行,能够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的兴趣。通过课前的有效引导能够使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科研兴趣与水平。
  在学生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教师也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由于学生对教材内容和文献资料的理解程度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对重点内容或难点内容把握的不是完全准确。这些问题往往能够在课件中反映出来。另外,由于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与学科发展相对滞后的缺陷,学生在选择案例分析时缺乏时效性,需要教师在学生的课前准备过程中及时指导。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学生制作的课件进行指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习惯与能力。
  1.2 课上的协助者
  课上的协助者主要是指教师利用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帮助学生完成本次Seminar教学。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是,Seminar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Seminar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远远高于传统教学方式。从笔者多年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来看,尤其是本科阶段低年级的学生受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很深,课堂上参与师生互动的意愿较低,多数只是被动的听讲,甚至参与一些与课堂无关的活动。学生很少有Seminar教学的经历和相关经验,同时又不具备与教学内容的相关社会实践经验,在讨论过程中难以切入重点。同时在我国现有教学模式培养出的本科学生大多数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存在较大的欠缺,此外对学生来说同样缺乏对课堂秩序的组织能力。对多数组织Seminar教学的学生来说由于经验与能力的欠缺,因此教师的协助者角色能够帮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在教师的帮助下也可以协助Seminar教学的学生组织者克服畏惧心理,顺利地完成本次Seminar教学。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还表现在分组讨论过程中,尤其是初期接触Seminar教学模式的学生。往往表现出讨论的氛围不够浓厚,出现“冷场”的局面。教师要协助学生组织者激发讨论热情,活跃氛围。此外,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观点。这种状态下要求教师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对讨论过程有效把控,对学生无法准确地回答加以补充,对不同的观点加以解释和说明。加深和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批判性理解与吸收的能力。
  1.3 课后的评价者
  课后的评价者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对组织Sem inar教学的学生评價;另一方面是教师对本次Seminar教学的自我评价。
  从学生角度来说,尽管教师已经在课前对他们进行过指导和引导,以及课上的有效协助,但是由于缺乏知识储备和能力素养,由他们组织和进行的Seminar教学还存在相当多的缺陷。因此,为不断提高学生参与Seminar教学的水平,教师还有必要对他们的自我学习、探究性学习和课堂组织能力进行评价,对成功之处加以表扬和鼓励,同时指出不足之处。
  从教师角度来说,Seminar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属于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手段。因此运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师有必要在每次Seminar教学结束后进行自我总结与评价,从Seminar教学的内容选择,文献资料的选择,课前对学生的引导过程,课中有效协助Seminar教学组织者的过程,以及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能力进行反思。这些有效的评价可以为其在未来的Seminar教学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宝贵经验。
  2 小结
  源于德国的Seminar教学模式引入我国的历史相对较短,目前在我国本科教学中仍处在探索阶段,属于传统讲授教学方式的一种补充。但由于这种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愈加受到重视。Seminar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提出新的要求,概括起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课前的引导者,课上的协助者和课后的评价者。教师成功的扮演上述角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样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路景涛,王怡,薛绍礼,等.Seminar教学法在《生物制品学》教学中的应用[J].皖西学院学报,2018(3):20-24.
  [2]夏悦.本科教学中Seminar教学模式应用探讨——以《英美文化概况》课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9):127-129.
  [3]贺晓英,高海清.学术Seminar和课程Seminar的区别、联系与应用关键[J].教育教学论坛,2018(49):111-112.
  [4]孙元芳,宝红升,邢昊天,等.Seminar教学模式在体育专业本科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以体育概论课程为例[J].科技视界,2014(25):116+1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307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