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遂昌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对遂昌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该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产基地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低、产地加工水平低、产业化合作组织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不完备等方面问题,对遂昌中药材如何提升一产、夯实基础,做精二产、提升效益,培育三产、增强活力进行了探讨,论证了遂昌创建国家级中药材产业基地县的可行性,以期为遂昌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药材产业;政策扶持;发展现状;问题;对策;浙江遂昌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1-0111-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遂昌县地处浙西南山区,生态环境优美,是国家生态示范区,中药材产业是遂昌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先后获“浙江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县”“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基地”“浙江特色药膳发源地”等称号。遂昌县档案局保存的中药材标本是浙江省内所有档案馆藏唯一一套中草药标本[1]。根据《遂昌县中药材资源普查名录》记载,全县药用植物1 200余种,其中人工栽培木本药材5种,为青钱柳、杜仲、厚朴、红豆杉和山苍子;草本药材17种,主要为三叶青、菊米、黄精、覆盆子等;菌类1种,为灵芝。近年来,遂昌县将中药材作为新兴产业,全面推动中药材生产、加工及农旅融合。本文通过了解当前遂昌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近年来产业发展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遂昌县中药材产业提升发展对策,以期为中药材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1    发展现状
  1.1    种植规模
  据遂昌县农业农村局中药材开发研究所统计,2019年遂昌县中药材种植面积2 220.60 hm2,新增87.93 hm2;全年销售产值15 781.70万元,较2018年增长4.415%。2017—2019年,遂昌县中药材种植面积、总产量、总产值、单位面积产值都稳中有增,但单产有所下降(表1)。单产下降是因为中药材种植品种调整,早期产量高的栝楼种植面积大幅度缩减,新种植的三葉青、白芨、黄精、重楼等中药材大部分还未到采收年限。遂昌主要发展三叶青、青钱柳、菊米等道地中药材,现全县已种植三叶青146.67 hm2、青钱柳190.67 hm2、菊米400 hm2。
  1.2    政策扶持
  2011年,《遂昌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遂昌县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遂政发〔2011〕85号)中提出,将中药材作为全县农民增收的农业主导产业来培育,先后成立遂昌县中药材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遂昌县健康产业带暨健康产业小镇创建工作办公室等管理机构;2015年,县农业局出台《遂昌县农业局关于大力推广中药材—水稻轮作栽培模式的实施意见》(遂农函〔2015〕57号),整合部分资金对全县开展“药—稻”轮作栽培模式的农户进行补贴;2016年,遂昌县政府出台《遂昌县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遂政办发〔2016〕175号),每年安排48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中药材产业,对三叶青、白芨、重楼等中药材种苗以及三叶青基础设施、中药材专业村、中药材康复中心、健康产业带以及科技攻关创新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实施至2020年;《遂昌县发展健康农业三十六条》(遂政办发〔2016〕174号文件)对于基础设施、规模经营、主体培育、科技支撑、品牌建设、质量安全、农旅融合、产业集聚等方面有相应的补助政策,实施至2020年;2017年,遂昌石练镇出台《遂昌县财政局、遂昌县农业局、石练镇人民政府关于扶持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石政发〔2017〕38号),在石练健康产业园区发展中药材,补贴额度在遂政办〔2016〕175号文件出台的额度基础上上浮15%,总补贴额度不超过总投资的45%,实施至2019年;2019年,遂昌县委办公室印发《遂昌县发展健康农业政策》(遂委办发〔2019〕114号)文件,将中药材、茶叶、山地水果作为重点产业培育,在基础设施、精深加工、农产品流通营销等环节给予补助。
  1.3    项目支撑
  1.3.1    中药材(循环有机农业)示范试点建设项目。2016年底,遂昌县成功申报了浙江省创新强省中药材(循环有机农业)示范试点建设项目,3年共安排财政资金5 000万元用于扶持石练镇中药材种植栽培基地、中药材初深加工园区建设及中药材休闲养生建设。遂昌县石练镇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导向,以农业生产模式创新为支撑,以农业基础设施配套、优质资源要素保障、有机循环农业发展为抓手,通过推进内部融合、延伸产业链、拓展多种功能、发展新型业态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已有中药材产业的特色优势,建设标准化、设施化、产业化的核心示范基地,为二产提供优质原料,为三产创造健康优质环境,二、三产反哺一产,助推农业转型升级,三产有机融合、循环发展。截至2019年底,中药材(循环有机农业)示范试点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8亿元,财政支持3 200万元,中药材一、二、三产产值分别达到1.2亿元、10.0亿元和0.8亿元。园区内一产已建成1个三叶青高效设施栽培基地,面积4 hm2,带动林下、普通设施避雨栽培6.67 hm2;千亩青钱柳生态农业基地,套种三叶青、大豆、西瓜、番薯等各种经济作物和紫云英等绿肥植物;稳定已有百合、覆盘子、铁皮石斛、七叶一枝花、黄精、菊米、三叶青、青钱柳、厚朴等药材面积166.67 hm2。二产建成1个青钱柳深加工中心,引进青钱柳茶叶、固体饮料、液体饮料等6个智能化生产流水线;三叶青产地深加工中心正在筹建中,将引进三叶青中药饮片冷冻干燥加工、三叶青速溶茶、三叶青口腔消毒剂等5条生产流水线。三产建成1个遂昌世界菊博园以及魅溪民宿、甜蜜园蜜蜂养殖基地等,打造遂昌特色文化、药膳、旅游地产品等。   1.3.2    中药材“两山一类”建设项目。2017—2019年,共安排“两山一类”省财政资金800万元用于中药材生产,主体配套1 000万元。3年下达中药材项目11个,其中道地药材示范基地7个、初加工项目3个、精准扶贫项目1个,都取得良好效果。
  1.3.3    社会化服务项目。2017年,省财政资金安排190万元用于中药材种质种苗服务生产。2017—2019年,2个社会化服务主体共向农户提供三叶青种苗260万株,建成林下三叶青基地66.67 hm2。
  1.3.4    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2019年,成功申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2019年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资金项目”,获得50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遂昌三叶青、遂昌菊米等地标产品的专题培训、展销推荐活动、农产品宣传活动、农产品专题片拍摄等品牌建设和绿色生产。
  1.4    品牌建设
  中药材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产品2个——遂昌菊米和遂昌三叶青。工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遂昌菊米。注册证明商标10个——遂昌菊米、石练菊米、遂白菊米、森林王三叶青、百山青绿三叶青、降芷堂青钱柳、维尔康青钱柳、伊尔西红花、云裳百合和大柘德叔等。“浙江省道地优质中药材示范基地”[2]3个——遂昌县青苗三叶青种植示范基地、华昊菊米基地和浙江远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三归青钱柳基地。“浙江省道地中药材之乡”1个——遂昌县石练镇。“丽水市道地中药材示范基地”2个——石练竹溪菊米基地和遂昌星火中药材合作社三叶青基地。“丽水市中药材养生园”2个——金竹梭溪三叶青基地和朝开暮落木槿基地。
  2    存在的问题
  虽然遂昌中药材产业近几年发展趋势良好、优势明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如生产基地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低、产地加工水平低、产业化合作组织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不完备等问题。
  2.1    生产基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遂昌县缺少中药材产业龙头企业带动生产主体,基地产品订单率较低,生产质量追溯管理制度还未有效建立,影响质量提升。中药材生产大部分在山区,环境生态优势明显,但连片生产规模偏小,中药材生产基地列入现代农业园区的数目相对较少,生产基地基础设施薄弱,抗自然灾害能力弱;无公害标準化技术、病虫害综合治理、平衡施肥、连作障碍、节水灌溉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不强,应用面不广,造成产量不稳定。近几年春季高温多雨,导致许多药材病虫害大暴发,尤其是地下块茎类药材如元胡、贝母、西红花、百合等,都出现不同程度烂种。2016—2017年遂昌县西红花,因种球腐烂,减产50%以上,非常严重;三叶青、青钱柳等近些年种植的药材,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各种病害也逐渐出现,病害病理尚待专门研究。
  2.2    产地加工水平亟需提升
  中药全产业链包括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业和中药服务业[3]。遂昌中药材产业主要停留在中药农业阶段,以初级产品出售为主,制约了遂昌县中药材产业转型发展,不利于农民取得更大收益。当前遂昌县道地药材产地加工的主要问题:一是无产地加工示范带动龙头企业,储藏设施落后,药农加工设施、设备、工艺参差不齐,产品集中上市来不及加工;二是加工技术不成熟、标准不完善,造成有效成分的流失;三是产地加工监管力度不够,尚未建立对应的长效监管机制;四是无中药文化深厚、药旅结合的康养基地推动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业和中药服务业融合发展。2019年引进青钱柳和三叶青深加工企业,将带动其他药材二产的生产,对遂昌县中药材产地加工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遂昌县中药材研究所也积极为合作社之间牵线搭台,比如鼓励元胡、贝母、温郁金种植户加工时租用遂昌新龙百合专业合作社已有的百合烘干设备,一些灵芝种植户可委托利民药业对灵芝孢子粉进行破壁等,充分利用本县已有的加工设备对产品进行加工后销售。
  2.3    产业化合作组织和信息服务平台有待扶持
  中药材生产经营分散,中药材信息交流与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农户种植中药材具有极大的盲目性。中药材种植面积在66.7 hm2以上的乡镇有13个,从业家庭有9 000多户,近30 000农业人口,但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只有53家,没有龙头企业。规范化种植基地35个,共423.33 hm2,只占中药材种植面积的19.1%。中药材行业价格波动大且生产技术有其特殊性,一般农户无法抵抗产业的高风险,生产技术也难以跟上,而且非规模化生产的散户更易受到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双重约束。
  2.4    政府的引导与扶持有待加强
  政府在中医药产业扶贫中起到引导作用,这种引导作用在产业发展初期尤为重要[4]。目前,除个别药材品种种苗和基础设施享受部分补贴外,全县中药材生产一直处于无政府部门管理、无技术研发支撑的自由无序发展状态,缺乏科学引导。种植以零星种植为主,缺乏事前市场调查,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和风险性。政府部门确定了本县的道地优势品种,但未能结合本地区的资源和区域优势,有目的、有重点地以一乡一品分区域发展道地中药材种植品种。中药材种植存在市场信息不畅、产销脱节现象,易造成农户丰收不增收,极大地挫伤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政府虽然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制定了一些相关的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但在二、三产产业发展上未能很好地落实,产业带动缓慢。
  3    对策
  3.1    提升一产,夯实基础
  3.1.1    培育中药材种业。经选育品种性状好、丰产、抗病性高的品种非常稀少,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5]。为提高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实现“扩面、提质、增效”,大力支持三叶青、青钱柳等中药材的优质种子种苗产业培育。在新路湾种业小镇设置中药材种苗培育基地;与中医药大学合作,在应村专门建立20 hm2种苗基地,为遂昌药农提供优质的重楼、黄精、温郁金、元胡、贝母等优良种苗。   3.1.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中药材生产基地道路、沟渠、荫棚、滴喷灌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三叶青等受雨水影响较大的中药材,鼓励药农实行设施避雨栽培,建立设施栽培基地。
  3.1.3    强化科技支撑。加大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中药材新品种、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争取科研立项,建立试验基地,攻克难题。制定中药材安全生产规程等地方标准,重点建设千亩级标准化中药材示范基地。柔性引才,并加大对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的培训力度。积极争取市、省里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的培训名额,组织本县农技工作人员和中药材生产者前往参加;在本县组织中药材培训,及时对药农进行知识更新。
  3.1.4    提升规模化水平。合理规划中药材产业片区,重点培育中药材生产优势区域2~3个。鼓励农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培育一批中藥材经营大户、专业合作社,组建中药材产业协会,带动全县中药材产业集聚健康发展。
  3.2    做精二产,提升效益
  3.2.1    培育中药材主体。培育中药材生产、加工、营销主体,大力引进和扶持药品精深加工企业,推动县域道地中药材精深加工业。以中药康体养生为重点,不断开发研制中药材产品,完善产品线。
  3.2.2    强化品牌培育。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培育一批区域性中药材知名品牌,如“遂昌菊米”“遂昌三叶青”“遂覆盆子”等,争创名牌产品,培育名牌商标,提升中药材品牌价值,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提高遂昌县产中药材的市场占有率。
  3.3    培育三产,增强活力
  3.3.1    加强中药材休闲养生旅游集聚区建设。以遂昌县地产中药材为基础,集聚打造集中药材展示销售、康体、科普、养生餐饮、保健体验为一体的商业街,向游客提供高品位的中药材养生消费服务。
  3.3.2    支持中药材康复中心建设。根据中药材的不同特点,在适宜的地方大力推进中药材专业村建设,如三叶青村、青钱柳村等。周围配上基础设施,吸引游客乡村游。如专门针对糖尿病人建设青钱柳康复中心,治疗和休闲旅游相结合,使客人在快乐中实现降糖养生。
  3.3.3    加大中药材旅游商品研发力度。结合本地旅游销售,充分挖掘遂昌县饮食习惯,研发中药材文化产品和使用产品,开发本地特色“十大”药膳。
  通过中药材一产提升,推行中药材规范化管理,制定相关标准,强化基地论证;二产做精,积极培育中药材龙头企业和优势区域,促进遂昌中药材产业集聚发展;三产培育,建设中药材休闲养生旅游集聚区及中药材康复中心,研发中药材旅游商品,中药材产业作为遂昌县的特色产业将会欣欣向荣,使遂昌迈向国家级中药材产业基地县。
  4    参考文献
  [1] 尹设飞,徐建萍,张善华,等.浙西南山区中药材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J].农学学报,2013,3(8):57-59.
  [2] 何伯伟.浙产道地药材保护和发展对策[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3] 华金渭,何伯伟.浙江丽水中药材与文化[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4] 刘静.陕西省定边县农村年轻劳动力流失情况调查报告[D].合肥:安徽大学,2012.
  [5] 何伯伟.浙江省中药材种业发展现状和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2(8):1086-1089.
  基金项目   浙江省遂昌县科技计划校企合作项目“遂昌县中药材产业提升与发展”( 2015-14-13)。
  作者简介   马方芳(1987-),女,浙江临安人,硕士,农艺师,从事中药材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   2020-03-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538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