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新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农产品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深入探索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新技术。本文简略从土地污染、肥料使用以及农药残留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当下无公害农作物栽培的现状,并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策略,同时还从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手段着手分析了其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现如今,人们对于天然无公害的健康食品有着极大的需求,在该时代背景下,种植户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并结合市场需求,研究出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新技术,以及更加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以此切实提升其在经济市场中的地位以及竞争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新技术
  (1)现状
  ①土地污染
  在当前无公害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土地污染是较为严重的问题,近些年来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部分农田周围的厂房以及工厂层出不穷,由于相比城市来说,农村的土地在租金方面较为便宜,废弃物的排放标准也比较低,而且农村的居民较少。但是部分工厂未能全面完善好相应的废弃物净化处理措施,所排出的废气以及废水都没有与相关标准相符,所以使得当地的空气以及农田土壤都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再加上当前部分农民在文化水平方面有待提高,环保意识有所欠缺,没有严格遵循着环境保护的原则开展日常的农业生产工作,塑料制品的随意丢弃很难在土壤中分解,加重了农田土壤的污染情况。如此一来,农作物在污染的农田中栽培,阻碍了农作物的健康生长,而且即便农作物长成,也无法与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要求相符合。
  ②肥料使用欠缺合理性
  肥料是无公害农作物栽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地区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都存在未能合理使用肥料的问题。目前我国大多数种植户会选择使用化学肥料,以此大幅度提升农作物产量。从短期来看,使用化学肥料确实能为种植户带来较多的经济效益,极大程度上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但是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大量应用化学肥料既会破坏土壤原本的水生态结构,降低土壤肥力,还会给农产品本身的营养价值造成影响,这严重地违背了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原则。
  ③存在较高农药残留
  在无公害农作物栽培的过程中,防治病虫害是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化学防治措施凭借着见效快而且操作简单的优势得到了种植户的广泛应用,但这样便会使得农作物栽培过程中由于过量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的农药残留问题,在这种环境中栽培出的农作物极有可能存在有毒物质,对于农作物的安全性产生了严重威胁。
  (2)对策
  ①构建无公害栽培环境
  种植人员应强化无公害栽培环境的构建,在实际进行农作物栽培的过程中,要确保土壤环境不存在污染问题,对种植区域进行合理选择,尽可能选在远离企业和污染的地区,种植户还应检测种植区域内土壤中的成分,以保证土壤的安全性。与此同时,当地的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对该方面的重视,展开对于企业污染的治理,优化处理工业废气物,研究新型的废弃物处理技术,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落实相关废水、废弃的排放标准,以降低废弃物对于土壤的污染程度。除此以外,相关部门还要采取相应的土地修复措施,加块土壤的恢复速度,并充分发挥出土壤本身的自我修复功能,使得土壤污染问题尽快得到缓解。
  ②合理使用肥料
  种植人员在采用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新技术时要对肥料进行合理使用,严格掌控好肥料使用的种类以及使用量。一方面,种植人员要详细分析土壤成分,选择与其相适应的农作物,并在此基础上选择肥料,以免出现土壤中营养过剩的问题。另一方面,种植人员应在栽培过程中尽可能降低化学肥料的使用率,尽量选择无公害的农家肥,这样以来才能减少肥料对于土壤的污染,切实提升农作物的质量与产量。
  ③加强农药使用管理
  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新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强化农药的使用管理上,种植人员在栽培过程中务必要尽可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近几年来,我国逐渐研发出了多种新型绿色农药,该类农药既能够提升病虫害实际的防治效果,还可以减少农药毒性对于土壤的危害。因此种植人员要选择当下新型的绿色农药展开病虫害防治工作,采用物理以及生物防治手段代替以往化学农药防治措施,不仅能够减少土壤以及农作物中的有害物质残留,还能够极大程度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2、无公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1)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无公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措施,绝大多数害虫都有着驱黄性以及趋光性,种植人员可在种植区域内适当悬挂黄板以及高压灭虫等,或者通过使用黄色的粘虫胶纸诱杀害虫。种植人员还可以使用相应的器具捕杀害虫,或者采用底膜等技术将农作物和害虫有效地隔离开来。
  (2)化学防治
  從目前来看,化学防治措施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是最为广泛应用的手段,该防治措施效果明显、操作简单,但是不同农药具有并不一致的毒性,所以在使用农药时通常会有大量的农药残留。与此同时,市场中所售农药存在部分未能与相关标准相符的剧毒农药,对于农作物的质量有着负面影响。因此,种植人员在使用化学防治措施时,应调整好农药的浓度,并结合农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化学农药,在保证农药起到良好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同时,还要确保农作物具有良好的健康状况。
  (3)生物防治
  相比化学防治来说,生物防治措施是病虫害防治工程中较为科学合理的一种防治措施,种植人员要结合病虫害种类的不同,采取相应的生物手段,以此更加高效地缓解病虫害问题。害虫本身往往都有着不同的天敌,种植人员可以在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在种植区域中适当投入不同的物种消灭害虫,或者利用微生物,包括病菌、细菌以及真菌等,让害虫感染相应的疾病,以此降低害虫的成活率,促进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提高。生物防治在农药残留方面明显优于其它类型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这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与产量,并能够充分确保农作物本身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切实提升了人们的食品安全。
  在无公害农产品种植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着诸多种类的害虫,而且各种害虫在生活习惯以及生存环境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所以当在进行现代农业种植时,种植人员要合理改变对于无公害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与创新。通过进行合理布局,掌握好各品种之间的内在联系,针对性地选用有效的种植措施,以此实现农作物免疫力的提升,强化其病虫害防治的能力。种植人员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适当提高植被的覆盖面积,这样既能够提升整个生态系统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水平,还可以在多种微生物系统引入的环境中实现农作物种植环境的优化。种植人员高效调整农作物的种植间距以及种植面积,可以提高农作物对于病虫害的抵抗能力,防治病虫害的大面积传播,采用合理的布局对农田的生态系统进行改善。除此以外,种植人员要展开对于农作物的组合种植,抑制病虫害的产生与传播,进而极大程度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农作物的产量。
  综上所述,采用新型栽培技术能够提升无公害农作物的质量与产量,对于促进农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种植户务必要转变以往的种植观念,深入探索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积极栽培出健康、绿色、无公害的农作物,以此实现农业持续平稳的发展。
  (作者单位:239200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种子管理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748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