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国省干线公路路面病害的处治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国省干线公路路面存在的病害问题进行了总结,主要为路面泛油、路面裂缝、路面麻面或者蜂窝、坑槽、松散及沉陷、边坡坍塌、路基变形等常见病害,提出了国省干线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处理措施,包括泛油、裂缝、路面麻面及蜂窝坑槽、松散和沉陷的治理措施、边坡问题的处理措施、路面路基处理措施等,从而提高国省干线公路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
  国省干线公路;路面病害;处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U418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 . 2020 . 17 . 50
  1 国省干线公路路面存在的病害
  国省干线公路因为长年累积的病害,每年在养护上花费的费用较大。同时,病害的产生将直接影响国省干线公路功能的发挥,进而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主要病害如下所述。
  1.1 路面泛油
  路面泛油危害性較高。当国省干线公路路面出现泛油现象时,汽车在路面行驶的摩擦力会减小,极大影响了人们出行安全性。造成这种病害的主要原因是修路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空隙较少,油量与碎石的比值过高。高温季节时沥青因为吸收热量而膨胀,从而慢慢从表面溢出,造成泛油现象。
  1.2 路面裂缝
  路面裂缝是路基工程中十分常见的一类病害,裂缝病害是路面病害发生率最高的,也最容易发生。当国省干线公路出现裂缝时,沥青在一定程度上会暴露在外面,直接减少路面的使用寿命。当裂缝处于初期时,其产生的危害不明显,因而造成了人们的忽视。但是,随着车辆来回碾压,雨水入侵路面内部,使得临近裂缝的两侧结构含水量极速上升,破坏程度加剧,因而路面裂缝早发现需早处理。此外,造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两类。其一是原材料质量不佳,诸如水泥、砂石以及碎石本身并不符合施工的标准要求,从而在竣工后,本身便会有各类质量问题发生。其二是施工人员施工方案存在缺陷,工艺模式也不合理,施工过程中控制不严格,也会影响国省干线公路的承载能力和整体结构,为后期的路面安全行驶埋下了隐患。
  1.3 路面麻面或者蜂窝
  一般来说,造成路面麻面或者蜂窝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技术,在进行实际施工时,混合料的配比不佳或者搅拌时间不充分、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施工工艺不合理等都会造成此类病害产生。公路的承载能力无法达到预期水平,影响其使用寿命。不仅如此,如果施工方法存在问题或者养护时间不足,都有可能导致路面出现麻面或蜂窝。
  1.4 坑槽、松散和沉陷病害
  路面坑洞病害并非一般是从最初的裂缝和松散病害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而来。因此,一旦出现裂缝和松散病害,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果不加以预防,在车辆行驶和雨水侵蚀过程中,已经发生的路面裂缝和病害将越来越严重。同时,沥青材料本身的粘结能力也将继续下降。如果在施工初期存在混合不均匀、压实度不足等问题,则容易形成沟槽病害。
  1.5 边坡坍塌
  目前公路工程最为严重的情况便是边坡滑塌。一般而言,其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塌方和滑坡。虽然二者出现的主要原因都以是土质疏松,但是同样有着一定的差异。塌方更多是由于在进行施工时,采取的方法有误或者含水过多导致,而滑坡更多情况下是由于地质条件不佳导致。通常来说,一些土质较为疏松并且雨水过多的区域往往会有塌方和滑坡问题出现。由此可以看出,造成此类事故的主要原因便是土质疏松,同时由于受到雨水长时间冲击,使得土质难以有效承受其压力,进而出现事故问题。
  1.6 路基变形
  国省干线公路经常会有路面变形或者下沉的情况。事实上,当工程施工全部结束时,路面本身理应是完全平坦的,只有在通车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出现下沉。一般来说,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种。其一是施工时采取的施工方法存在问题,工作人员未能有效处理好分层或者水量控制不佳,从而造成路基变形的情况发生。其二是施工企业在进行材料选择时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材料质量不佳、材料本身的压缩系数过高等。其三是国省干线公路在投入到实际使用之后,由于人为破坏的原因造成变形。主要是一些车辆出现超载或者超重的情况,使得路面遭到破坏。
  2 国省干线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处理措施
  2.1 泛油的治理措施
  在处理泛油现象时,养护单位需要对问题路面取样,在进行混合料提取试验后,选择合理的处置措施。路面泛油时,可在路面适当撒粗砂,避免泛油对过往车辆的影响。如果路面有中度泛油,应在路面上撒碎石,并用压路机将碎石压入沥青路面。路面稳定后,摊铺粗砂或石屑进行二次碾压。如果路面有重油溢出,必须临时封闭公路,挖掘公路基底,重新进行公路施工。
  2.2 裂缝的治理措施
  在裂缝的治理上,需要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单位找出裂缝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进行治理。一般来说,横向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沥青材料缺乏粘结性,影响了沥青路面的抗压性能。当处理宽度为5mm的横向裂纹时,维修单位首先需要处理裂纹中的杂质,并采取具体措施去除裂纹中的灰尘,如空气压缩法。在保证裂缝内无灰尘的前提下,养护单位可向裂缝内注入加热沥青材料或专用密封胶。除上述步骤外,当处理宽度大于5mm的横向裂纹时,固化单元还应使用烙铁将裂纹密封。由于网裂和龟裂裂缝所占的面积较大,仅依靠充填方法无法达到预期的处理目的,因此有必要对网裂和龟裂沥青材料进行开挖,然后重新铺筑沥青材料。首先,养护单位需要从裂缝边缘开挖,根据裂缝的大小开挖一定长度的沥青材料,并在铺筑沥青材料前用填缝剂将裂缝与正常路面的接缝填实。沥青材料铺筑后,需要用压路机碾压,并在其表面铺一层聚酯玻璃纤维布,以达到加固的目的。   2.3 路面的麻面及蜂窝的治理措施
  通过开展日常检查和养护工作,有利于预防路面出现麻面及蜂窝病害,及时找出路面病害发生原因,减少病害发生的频率和病害影响,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路面病害进行处理,加强路面养护工作。例如,采取合理的冻胀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沥青路面的冻胀。春季,要及时处理路面冻胀。另外,由于车辙、坑洞病害季节主要在夏季,养护单位可选择在此期间对高速国省干线公路实施综合养护工作。
  2.4 坑槽、松散和沉陷的治理措施
  在处理坑洼、松散病害时,既要从路面着手,又要考虑路基对路面的影响,采取综合整治的方法。如果坑洞和松动的原因是路面问题造成的,只需开挖问题路面,重新铺筑沥青材料即可。如果坑、松的原因是路基問题造成的,则在处理路面前,必须开挖有缺陷的路基,并用混凝土材料修补路基。维修单位在处理沉降病害时,还需要考虑沉降的原因。沉降覆盖面积小的,只能采取挖坑或粗化措施处理。沉降面积较大时,应进行表面处理。因公路结构问题产生沉降病害,养护单位应对公路结构进行全面检查,解决故障结构层后进行路面处理。
  2.5 边坡问题的处理措施
  对于边坡防护而言,其能够采取的方法有很多,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因地制宜、节省造价、就地取材以及防治结合等基本原则。当前应用率最高的两种方式便是植被固面以及路基排水。所谓植被固面,其主要是指依靠砖头、石块以及混凝土等砌成具有较强装饰作用的框格,并在其中种植最为合适的各类植被,并依靠该植被提升土壤本身的稳固性,以此尽可能减少对于边坡本身的冲刷力度。坡面将会变得更为稳固,从而提升其保护效果。路基排水,其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分别是地面排水、路面排水以及地下排水,以此可以有效降低对路基本身的侵蚀影响,有效提升路基本身的稳定性和强度,使得路基工程的质量大幅度提升,防止有边坡坍塌的问题发生。
  2.6 路面路基处理措施
  做好原材料本身质量方面的控制工作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为了能够确保路面本身质量能够达到预期水平,防止在后期出现麻面或者裂缝等情况。相关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当前的设计图,选择最为合适的沥青品种,对其本身的针入度、延度以及软化点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测,只有保证最终获得的检测数据满足规定水平才能够将其移入场内进行使用。其次,在对于沥青进行加热时,施工企业还需要委派一些工作人员做好温度控制的工作,以防在进行加热时由于温度差存在,造成路面出现一定程度的老化,进而影响其本身的质量。除此之外,在进行沥青拌和时,理应做好现场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在摊铺之前,必须对封层的质量展开全面检查,对于实际需要投入的用量予以控制,同时还要保证摊铺工作足够均匀和平整。只有能够严格控制路面本身的质量,严格按照施工的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才能提升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
  3 结语
  总之,国省干线公路病害的处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针对不同的病害采取对应的处治措施,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性养护工作,减少各类早期病害的出现,从而延长国省干线公路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孙雪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处治措施分析[J].交通世界,2018(20).
  [2]吴秀发,张小亭.同步碎石联结层性能指标及影响因素研究[J].公路工程,2014(05):141-144+285.
  [3]李青芳,王淑妹.建筑材料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耐久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公路工程,2017(03):205-209.
  [4]王启成,刘东.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成因与处治[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828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