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微生物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跨学科交流,微生物独特的魅力逐渐被彰显出来,本文主要围绕微生物艺术、室内设计现状及微生物艺术与室内设计结合这三个方面进行探究,为后续跨学科交流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生物艺术;室内设计;结合
  中图分类号: J50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16.092
  Abstract
  With the interdisciplinary communication,the unique charm of microorganisms has been gradually demonstrated.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three aspects of microbial art,interior design statu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microbial art and interior desig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ubsequent interdisciplinary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Microbial art;Interior design;Combination
  目前国内艺术家慢慢关注微生物的艺术美,从刚开始的微生物绘画到微生物时尚美的提出,微生物的艺术美逐渐被人们发现和利用,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发展,学科的整合越来越普遍,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艺术、科技、社会等学科的整合,它更是艺术思想和形象思维转变的体现[1]。
  科技的发展迎合了当代追求差异、创新的设计理念,显微镜、微观摄影、电脑技术、图形图像处理等方式开拓了对非常规素材的探求,提高了微生物素材可得性[2]。鉴于微生物素材可得性的提高,在发现微生物艺术美的基础上,挖掘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完成设计转换显得越来越重要。
  1 微生物艺术的发展
  微生物艺术是艺术家用细菌、真菌和病毒以及其衍生物等微生物材料作为媒介进行的艺术创作,承载了艺术家的思想[1]。其中微生物菌类因其具有众多可变性,被生物艺术家所喜爱。来自英国的细菌学家,艺术之父亚历山大·弗莱明是第一个观察微生物图像的细菌学家,他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微生物,在显微镜下,培养皿如同一个斑斓的调色盘。后续达尼诺对细菌的行为进行编码和控制,以望通过科学手段控制细菌在培养皿中的形成,使微生物艺术更具有推广性、便捷性。
  微生物其小到肉眼不能观察到具体形状,但其遍布生活的四周。随着国内外细菌、真菌绘画比赛的举办,微生物作为一种艺术娱乐、科技表达的结合体,开始被大众所接受。同时微生物的神秘性、前沿性,将会使微生物艺术具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2 室内设计的发展
  室内设计是现代科技和文化艺术的综合产物,室内设计的研究受到若干新兴科技发展的影响。目前中国的室内设计已经进入了创新阶段,人们在室内设计方向不断创新与涉猎。且室内设计是前沿性学科,要求设计师具备超前意识,敏锐地发现社会发展动向,引导着新颖和健康的消费时尚观念。
  正如环境艺术的设计原则所归纳的:“我们一直在为自身寻找、创造存在佳境,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旨在提供生存场所的合理创意和环境的适性整合,创造出一个即合乎自然发展规律,又合乎人文历史发展规律的,具有较高品质的生存空间”。微生物艺术随着时代而发展,其独特性、奇异性正符合室内设计要求的前沿性[3]。提炼、改进、发展微生物艺术中的文化内涵,且提炼元素,创造出既富有前沿特征,又符合环境的适性高品质的室内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3 微生物的美感
  3.1 微生物本身的美感
  从草丛、灌木、树木到雕塑、建筑、景观,世界万物都有其独特的美感。由于微生物个体微小、不易观察,使得人们对微生物的观察研究相比其他宏观生物较晚。但微生物的存在和世界万物一样,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微生物存在广泛,下至深海,上至高空。细菌按形状分为三类: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常见的霉菌有曲霉、青霉、根霉和毛霉。真菌有菌体和孢子组成,每个菌属之间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真菌孢子链形态多样,有串生、簇生、帚状枝等,菌属之间形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微生物在显微世界里展示着各自的美感,同样的,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微生物之间也具有不同的颜色、形态等特征。
  3.2 微生物的功能性美
  在大众的印象中,细菌是“不卫生的”,危害健康的,细菌可致命,但是有些可帮助医生治病。在污水处理中,特种微生物可以降解、分解、氧化、转化、或吸附、沉降有机物和有毒物以达到分层的目的,以净化水质。
  在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中,特种微生物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优良单个菌株的功能性表现在固氮、分泌IAA和铁载体、解钾、溶磷、耐镉、生产药用多糖等作用。生防菌功能性表現在培养基中为菌与菌之间的对峙、色素分泌、菌丝融合等。图1为内生真菌印度梨形孢与水稻真菌纹枯病菌对峙的过程,依次展示的是两菌株生长、接触、产生拮抗带、包围。
  3.3 微生物的情感美
  微生物不停变化演绎着死亡与繁衍,不动声色的生长,不动声色的死去,不断更替、荒诞、无意义的悲剧感,生命存在之虚实感受,正是一种失落的情感[4]。
  肠道微生物的结构组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微生物之间初步进行着生存竞争,最后微生物与寄主互利共生,恰似一种合作共赢的情感。各类地质微生物功能群不仅灵敏地响应地质环境的变化,而且通过元素循环和矿物转变对地质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微生物作为一种生态哨兵,证实了每个微小个体都能散发光芒,不张扬,默默无闻,这是一种深藏若虚的情感。   4 微生物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目前生物微观图像形态的视觉语言应用与开发,大量的生物微观图像形态可以有效地转化为利用价值较高的视觉传达信息文本[5]。将微生物图案运用到医药类的包装上,传递商品的原材料的同时,借助霉菌的造型特征来判断不同的产品生产原料,并通过霉菌形态的美感提高产品的视觉感受[6]。
  4.1 在硬装图案类中的运用
  地面装饰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装饰地面起到防滑、防潮、防泥泞、易清洁、更舒适、更美观的作用。在地砖拼花设计中可使用微生物文化题材,将微生物文化本身的神秘性、生命性,运用到硬装图案中,使得室内空间更具有鲜明卓越性。在民居地砖拼花设计中选用较靓丽的色彩,营造舒适前卫的居住体验。在微生物博物馆特定体验区,使用仿真菌肌理进行拼花设计,展现一个微生物独特小世界。
  4.2 在软装点缀中的运用
  软装是把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产品进行整合,进而烘托室内气氛、格调、品味和意境,是着重从外表和视觉艺术的角度来对室内环境以及陈设物进行的二次设计。在家居饰品摆件设计中,装饰图案应用较为广泛,设计方法多样,在传统装饰图案的基础上与现代化设计元素巧妙结合体现美感,从而达到新奇舒适的视觉审美。在软装设计中,可以使用微生物简易结构图案,强化软装设计的艺术气息,使空间具有时尚、前卫氛围。
  5 微生物艺术设计方法
  5.1 直接引用法
  有些优美精致的微生物外形,可以直接引用到室内设计空间中,如可使用大型真菌食用菌蘑菇为外形,以食用菌蘑菇外形为元素进行设计。图2为使用食用菌设计的一组抱枕。在居民居住的日常室内空间中,微生物文化元素的选择上应避免死亡、侵害的元素出现,选取自然、生机、活力、希望、有生命力的微生物文化元素。在直接引用微生物外形的时候,丰富室内文化内涵的同时,注意室内空间的整体舒适度、美观性。
  5.2 变形提取
  微生物艺术设计既可以是摆放在桌子上的小点缀,也可以是有遮挡作用的屏风,也可以是拼花地砖。微生物有很多种类,或提炼其外形特征,夸张变形制作成艺术摆件;或使用肌理覆盖在表面,使其具有微生物奇异特征;或使用镂空的方式,简化创意后对称排列,最终呈现一个具有艺术气息的微生物文化用品[7]。在颜色搭配方面,因微生物生命文化的另一端是死亡,应避免低沉的颜色出现,同时也要避免鲜艳的颜色出现,以防出现过溢、侵占等不可控的意识出现。以扫帚状的青霉菌为例(图3)[8],在设计之前,理解其科学特征,及其结构、主要组成部分、各自特点等,注意其形状的选择和改造,结合审美使用简化、夸张、局部强调等方式提炼出带有微生物文化的元素(图4-A),将元素进行平移、旋转、对称等方式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拼花地砖图案(图4-B、C)。
  6 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越来越追求有品位、有质量的生活。微生物文化在21世纪随着时代而产生,微生物艺术可在生物科技博物馆、特色真菌餐厅、特色真菌防护服装店等多处运用,如在生物科技博物馆里布置为真菌肌理墙面,营造真菌科技文化;在特色真菌餐厅,餐桌放置真菌异型小饰品及座椅上放置带有微生物简洁刺绣的抱枕以调剂空间氛围,同时强调真菌特色;特色真菌防护服装店使用有微生物元素图案的吊顶及地板砖以强调室内空间风格。在具有特定的场合中,生物前沿艺术馆可以选择具有明显特征性的微生物艺术以扩大艺术馆的艺术性。
  微生物是一个巨大的宝藏,优良微生物可以显著提高作物和蔬菜產量、花卉品质,甚至在提高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方面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艺术设计具有前沿性、多元化和包容性,微生物文化具有正面积极的人文价值倾向,挖掘微生物文化,将微生物文化与艺术设计相结合,将会为艺术设计创作提供更多的空间,与此同时为微生物研究者提供研究方向和研究动力,促进两者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恺悦,孙欣.新媒介——微生物平皿艺术[J].艺术科技,2017,(9):71-74,173.
  [2]饶鉴,曾繁文.微生物图形的艺术化研究[J].设计,2018(13):146-147.
  [3]饶鉴,曾繁文.微生物新媒介——现代艺术设计的新起点[J].大众文艺,2018(2): 128-129.
  [4]高洁.有秩序的空间——微生物作为当代艺术新媒介之探索[D].大连: 大连工业大学,2015.
  [5]王云川,王安霞.生物微观图像——融与共生的视觉秩序研究[J].艺术科技, 2014(4):59,137.
  [6]曾繁文.微生物图像的视觉设计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8.
  [7]桓坡.植物细胞图案在室内空间中的装饰设计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 2018.
  [8]肖荣凤,王阶平,刘波,等.大栏养猪微生物发酵床垫料中青霉菌的分离与鉴定[J].福建农业学报,2016,31(2):189-1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829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