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马铃薯收获的机械现状及发展趋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1马铃薯收获机械的现状问题
  当前,我国在马铃薯收获机械的研发方面的投入较少,生产厂家数量不多,目前拥有的马铃薯收获机械也是凭借以往经验进行研发,机械的技术水平较低,再加上对马铃薯收获机械的研发力度不足,以及制造环节上机械的质量不达标准,使得马铃薯收获机械的性能不够稳定,设备本身存在缺陷。而从国外引进的马铃薯收获机械,在国内进行改造之后,也不能达到我国实际马铃薯的收获要求。我国目前阶段的马铃薯收获机械的功能单一,设备只具备挖掘功能,在薯蔓分离的设置上有所欠缺,在实际收获的过程中,造成了机械收获阻力较大,增加了收获时的动能消耗。机械在收获时需要进行掘土、振动、分筛等步骤,需要收获机械有较强的动力,因此需要大型的拖拉机才能带动机械收获,我国当前在马铃薯收获上主要使用小型的拖拉机,不能适应实际的收获需要。
  此外,由于马铃薯在播种时主要使用人工播种的方式,对株距和行距以及播深方面上不能科学控制,这也为马铃薯在收获时增加了难度,需要消耗大量的机械动能力。我国现有的马铃薯收获机械以及小型的拖拉机的主要问题也是动力不足,导致小型的拖拉机在马铃薯收获时通常需要多次挖掘以及分离作业,在去秧和装箱的作业上难以有效完成。现有的收获机械由于缺乏有效的薯蔓分离的装置,导致马铃薯在收获过程中,由于薯蔓对收获机械的缠绕,产生巨大的阻力,加上机器本身的动力不足因素,导致马铃薯收获机械的工作效率较低。在马铃薯的种植方式上,不同的区域种植方式不同,有的区域使用套种的方式导致马铃薯的行距不统一,在加上其薯蔓较长导致收获时出现的缠绕及薯皮被损伤等情况的发生,因此不能使种植技术和收获技术相适应。由于马铃薯收获机械的质量不高,使用时常发生故障,导致其工作效率较低。马铃薯本身的收获期限较短,要求收获机械具备高效性,但是目前由于马铃薯的收获机械的技术、质量、功能、效率等方面的不足导致其实际的利用效率低,对马铃薯收获机械的发展产生了阻碍的作用。
  2马铃薯收获机械的发展趋势
  2.1促进农机与农艺之间的融合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地域、环境和土壤等方面差异性,导致马铃薯种植方式的不同,人工播种的方式导致马铃薯的株距、行距以及播深等方面的不统一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马铃薯在收获时的统一机械作业,因此,应促进农机和农艺之间的有效融合,改变马铃薯的种植方式,由原来的分片种植改成连片种植;在播种方式上由原来的人工播种方式改为统一的机械种植方式,种植时采用统一的株距、行距以及播深,这样可为马铃薯的高效收获提供基础,提高收获机械的使用效率,降低马铃薯在收获时期的破损率以及收获成本。
  2.2重视收获机械的研发技术
  对于马铃薯收获机械的功能方面存在的不足,可在机械的研发技术上增加力度。由于当前的机械在马铃薯收获时只能做到将其从地中挖出,不能实现机械的拾撿和处理,因此在小型马铃薯收获机械的研发技术上,应重点提高机械挖掘、分拣、筛选和传送等功能,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率。此外,还应提高机械的适应性能,重点研究机械发掘功能以及除蔓功能,促进马铃薯收获机械向机电一体的形式发展。例如:可研发出含有智能识别功能的机械,通过传感器以及智能声波来识别垄高、挖掘深度以及土壤中的石块,并进行科学控制,提高收获效率,减少收获过程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消耗。在机械工作时,工作环境相对复杂,导致机械的零件发生损坏和腐蚀,因此在对机械的设计方面应多加考虑,对于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的零件进行处理,提高其强度,容易发生腐蚀的零件,对其喷漆,通过不同的处理方式提高机械的质量,提高其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还应加强对土壤以及马铃薯性质方面的研究,通过研究土壤可确定收获机械的受力性能;对马铃薯性质的研究,可具体在收获技术上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例如:根据仿生技术将土壤生物所具有的特点应用到马铃薯的收获技术当中。在马铃薯收获机械的设计中,应用土壤生物和粘性物质之间的不粘特性,提高机械在收获时分离马铃薯以及薯蔓的功能,降低收获过程对马铃薯造成的损伤,提高在筛选阶段的效率,通过对土壤和马铃薯等基本性质的分析,在机械的研发上优化机械内部结构,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
  2.3增加政府扶持
  在马铃薯收获机械的研发方面,需要各种植地区的政府对其增加扶持力度,体现出政府在农业生产中的指导功能,增加在市场方面的调节力度,鼓励农民积极参与马铃薯收获机械的应用。对收获机械的使用需求较大的种植户进行引导,使其意识到,马铃薯收获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对于主动购买农业机械的农户可给予适当的政府补贴以及相关的优惠政策,这样利于扩大马铃薯的生产规模,增加种植人员的经济收入,进一步促进马铃薯种植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157400 黑龙江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宁安分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3283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