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网络课程建设及推广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继刚 李振宇

  摘要:网络课程其内涵与常规课程的核心目标均为提高学习者的知识水平,但是在使用的教学论、教学方法、课程评价模式等方面均有較大的不同,并且网络课程面临着同质化课程数量众多、品牌建立困难、课程推广缺乏渠道和资源等问题。针对不同高校形成有效的课程建设策略和课程推广策略已经成为高校网络课程需解决的核心所在,该文基于哈尔滨某高校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网络课程建设和推广进行探讨,希望对高校教师建设远程教育课程有所帮助。
  关键词:网络课程;课程建设;课程推广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7-0172-02
  1 背景
  目前网络课程数量众多,同一课程内容存在较多的课程,并且这些课程的内容结构也都比较类似,导致课程同质化比较严重,如何在同质化严重的课程中建立品牌,品牌创建后如何更快速更广泛地推广课程等问题都是远程教育建设和推广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近年来诸多学者对远程教育进行了研究,丁兴富对远程学习的理论和模型进行了探究[1],穆肃等对美国远程教育政策和原则进行了分析[2],杨继龙对德国远程教育课程开发进行了研究[3],毛丽萍对英国开放大学进行了研究[4]。这些学者的研究对网络课程建设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不同高校的建设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2 哈尔滨某高校网络课程建设及推广现状
  哈尔滨某高校网络课程目前累计建设10门,以《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为标准进行开发,这些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课程评价模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1)教学理论方面,这些课程使用的教学理论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用主义学习理论和教育目标分类学等,沿用了教师面授课程使用的教学理论,由于面授课程和网络课程教学方式等不同,是否应该沿用面授课程使用的教学理论值得研究。
  2)教学方法方面,教学方法包括教授法和学习方法两个部分,这些课程的教授法有讲授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等,这些课程基本使用单一教授法,在学生学习方面很少有要求,故使用何种教学方法值得研究。
  3)课程评价模式方面,这些课程使用的课程评价理论均为目标评价模式,只关注了学生最终的知识掌握情况,对学生思维扩展、学生反馈、学生讨论等方面均没有涉及,单独使用目标评价模式是否符合当下学生的实际需求值得研究。
  目前哈尔滨某高校网络课程的推广方法较少,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学校公众号、学校教师的朋友圈以及本地新闻网站这三种推广方式,目前看推广效果较为有限。
  3 网络程建设和推广策略
  3.1 网络课程建设策略
  优秀的课程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但是优秀课程建设的流程基本趋于一致。具体到某一课程的时候可以使用合适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模式,
  1)在教学理论方面,需要根据学习者的学习倾向来选择,学习者有的倾向于能够立即应用(应用类知识学习者),有的倾向于加深知识积淀(积淀类知识学习者);因此需要先将课程为两类,第一类是应用型课程,第二类是知识积淀型课程;对这两类课程分别使用不同的教学理论来建设课程,第一类课程应该使用应用主义学习理论,这类课程能够让学习者迅速获得应用型知识,第二类课程应该使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类课程能够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经验出发,获得新的经验,加深知识积淀。
  2)在教学方法方面,对于应用型课程,可以采用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和任务驱动法相结合,让应用类知识学习者能够非常直观的学习到知识,并且以任务作为实际操作的实习,保证学习者能够有效掌握这些应用类知识;对于知识积淀型课程,可以采用直观演示法和自主学习法相结合,这些学习者是有兴趣的进行知识积淀,自觉性是要好于应用类知识学习者,积淀类知识学习者能够自主的将学习内容应用的实际生活中。
  3)在课程评价模式方面,决策导向评价模式适用于两类课程,这种评价模式能够在背景、输入、过程和结果四个环节对课程进行评价,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建设优秀的网络课程。
  3.2 网络课程推广策略
  梁林梅等对精品课程的推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5],Roshwalb等对大众传播的规律进行了总结[6],结合高校建设网络课程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以下两点推广策略:
  1)满足学习者心理需求。媒介接触行为可以概括为 “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过程,网络课程的建设和推广也满足这一过程,首先课程需要满足学习者对高质量课程的心理需求,应用类知识学习者能够快速学习应用知识,知识积淀类学习者能够学到所需知识;其次要满足学习者的竞争心理需求;第三要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心理需求。
  2)辅助合适的营销推广策略。首先课程建设者应组织推广团队推广课程,形成本地/跨校的导学小组,明确目标人群,精准课程定位;其次内容与渠道要有机结合,明确课程特点,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广课程;最后需要增加学员的参与度与关注度,提高目标人群的黏性并带动非目标人群,将课程上传至知名的课程平台,推广团队和导学小组大规模线下推广带动学员进行学习,利用传播规律带动非目标人群。
  3.3 预防课程建设案例
  年初发生了突发事件,这一时期所有的学员和市民都需要专业的防控的应用型课程来应对事件的发展,根据文中总结得到的网络课程的建设策略,依托于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的优秀力量,建设了事件防控课程。
  1)首先需要定位教学理论,防控课程是根据全体民众的学习倾向来设定教学理论,面对这次突发的事件,学习者们倾向于能够立即应用,针对这类课程采用了应用主义学习理论,目的就是让学习者们能够快速地掌握这类知识并且需要将这些知识形成体系,将课程分为自我防护、集体防护、做不焦虑的公民、被隔离无须恐慌和谣言粉碎机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分别根据生理防护、心理防护和社会舆论认识三个方面建设的。在自我防护部分首先讲解病毒的特性和扩散原理,在没有完整的防护措施下学员可以根据特性和扩散原理来进行防护,随后对预防的手段进行了讲解,让学员们能够自主的进行预防,再之后针对各类人群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讲解,确保涵盖了各年龄段各行业人群(包括新生儿、儿童、学生、老人、孕产妇、慢性病患者和医护人员),最后则是针对各种场所进行预防,包括家里、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养老机构、公共交通工具和快递收取等场所。在心理防护部分指导学员如何判断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分析焦虑和恐慌情绪的产生原因,分析应激反应产生的原因和应激的情况,针对产生的原因说明了何种方式能够缓解这些情绪,着重对医护人员的心理情况进行指导,最后课程对群体性情绪疏导提出了一些建议。在社会舆论认识这个方面,分析了谣言产生的机制、传播的因素以及一些具体的案例,指导大家如何甄别谣言。对学员从三个方面的理论到实践逐步深入讲解,让学员们对事件具体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将学到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在教学方法方面,防控课程采用了讲授法和直观演示法两种方法,由于事件這一特殊情况,导致常规的任务驱动法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居家环境下使用讲授法和直观演示法已经能够让学员掌握防控和应用的知识,在出门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时候能够将防控知识应用起来,可以视为特殊的任务驱动,并且这些知识其实也是一种长期性的知识,学员们可以进行自主学习掌握原理,在未来的生活中遇到某一部分类似的场景可以有效地应用。
  3)在课程评价方面,课程建设团队针对各种背景因素、输入因素、辅导过程、课程学习结果对课程进行评价,通过网站留言、微信公众号留言等方式收集学员的意见,整理意见后对课程进行针对性的修改和补充说明,完善课程创建过程中出现的漏洞。
  3.4 预防课程推广案例
  预防课程建设完成后,想直接投放到学校课程平台上,基于对社会的责任感,校领导亲自带领课程建设团队筹划新的推广方式,结合推广策略,才用了如下的一些方式进行推广:
  1)首先是进行课程定位,这些课程的目标人群是社会的全体居民,无论身在何处,只要能够联网,那么课程对其就是公开的,课程的定位就是一种免费的为社会大众提供科学防疫知识。
  2)内容与渠道相结合,2月份正值事件高发时期,这一时期我们结合多种传播手段将内容与渠道结合,校领导联系地区报纸和媒体进行推广,建设课程推广团队,课程推广团队则利用学校主页、哈尔滨终身学习网、学校公众号、终身学习网公众号、短信、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方式进行内容与渠道的结合。
  3)建设线上以及跨区域的导学小组,在观看课程后,引导学员加入微信群和QQ群,对学员产生的疑问进行详细的讲解,提高对学员的服务效果,学员自发地进行推广。
  整个的推广行动完全符合媒介接触行为准则,在事件高发的这一社会因素外加心理焦虑和恐慌下产生了对事件防控课程的期待,当有防控课程出现后,通过各种媒介进行接触,能够满足学员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需求,防控课程依托于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其课程质量能够得到保障,这种应用类课程能够非常快速的引导学员学习防控知识;学习防控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让学员获得知识上的满足感,并且可以引导其他家人朋友同事进行课程学习,满足学员竞争心理的需求;学员帮助推广课程事实上是帮助社会提高防控能力,这是对社会有贡献有意义的工作,能够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心理,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依然帮助社会控制事件的传播。
  4 结束语
  文本首先介绍了哈尔滨某高校网络课程的建设推广现状,根据课程建设的现状提出了提高网络课程质量的建设策略,根据推广理论结合此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推广策略,将课程建设和推广的规律总结成为对应的策略,并根据这些总结的策略建设了一些课程进行了推广实验,发现能够较为有效地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推广的效果。借此希望这些建设策略能够有效地帮助课程建设者建设优秀的网络课程,推广策略使更多的学习者学习到优秀的网络课程。
  参考文献:
  [1] 丁兴富.论远程学习的理论和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06(3):17-27.
  [2] 穆肃,丁新.美国远程教育政策和原则的分析与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03(9):14-16,19.
  [3] 杨继龙.德国远程教育课程开发:经验与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9(5):37-41.
  [4] 毛丽萍.远程教育课程建设的范例——英国开放大学的成功经验[J].中国成人教育,2007(20):112-113.
  [5] 梁林梅,桑新民,刘永贵,等.国家精品课程创新推广特性及策略研究——以“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1,17(4):34-40.
  [6] Roshwalb I.Personal influence : the part played by people in the flow of mass communication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55,21(6):1583-1583.
  【通联编辑:谢媛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3941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