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需求导向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霖 袁辉勇 曾翰颖 余胜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对软件工程人才渴求巨大,但存在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毕业生就业质量不佳等不足,论文在分析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现状之后,为了打破软件工程专业人才与岗位匹配不足,提出基于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精准定位培养目标,并从教学内容、资源配置、机制体制等一系列人才培养要素进行改革,为探索培养符合社会所需的软件工程人才提供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需求导向;学科逻辑;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8-0079-02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云计算、移动通信和物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有力地促进了传统产业的高速发展,软件工程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因此行业对软件工程人才需求日益加大,供不应求且人才缺口越来越大。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努力提升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但用人单位却感觉到从毕业生中难招到满足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尽管社会需求旺盛,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尽如人意,低质量的就业情况时常发生,人才质量结构不合理、数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不足成为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硬伤。因此,探索行业需求为导向,以符合行业所需,具有较强综合工程技术能力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为目标,深化专业培养模式各要素的改革,提高毕业生与岗位相匹配的实践能力,改善人才能力结构成为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软件工程是信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伴随信息领域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变化,已经独立成为为门独立的学科。本学科研究如何利用工程化的手段进行软件全生命周期的生成与维护。随着各行业与软件技术的深度融合,软件技术的发展提升了用户体验,减轻了用户劳动强度,改善了大家的生活质量同时进一步推进软件工程的发展。据统计软件工程相关业务以每年百分之十的速度递增,而软件外包业务更是每年百分之八十的速度递增,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短时间剧增且有不断加速之势。软件工程人才就业渗透到各行各业,收入已经达到社会各工种前列。各高校争相开设并扩招软件工程专业,发展趋势喜人。
  软件工程专业最先从信息大类中分化出来,独立成为一个专业,带有较强的应用性。人才培养要求以应用性为主,能解决实际需求。《国家2010-2020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提出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性人才培養目标,2014年国务院提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极大地促进了软件工程专业的发展。但综观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有两种主流的课程体系构架,虽然他们的培养目标均宣称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软件工程教学通常按照培养目标建立软件工程学科理论知识、建立课程体系,培养符合要求的软件工程人才。但是课程体系的形成往往依赖于两个主要方面:1)学科逻辑;2)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科体系是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有科学定论和比较稳定的东西,它有自己的学科逻辑。而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侧重于学科逻辑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主要原因是:人类的认知行为习惯于规律的系统性与高效性,人才培养的实现体现在课程实现上,传统的教育,学科知识为中心的理念对人们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大影响:1)它适合人类认知规律;2)学科教育是知识综合融合的基础与前提[1-3];3)软件工程学科教育能彰显教育的本来价值,所有课程均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并服务于专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4]。专业课程来源于现实实践,内化为专业人士发展的动力,并最终作用于专业领域的进化[5]。但此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是对实践能力的针对性不足,其相关实验实践通常针对学科专业理论而设计,产教融合相容性差,容易造成人才培养与外部环境需求耦合松散,甚至脱节[6]。其根本原因是:学科逻辑强调学科的内在价值,侧重于完整的知识传播,而并不强调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而学生是被动的参与者,长此以往,学生容易成为重理论的学术型人才,而轻于实践能力培养,显然不利于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主导者,教师通常来源于研究型大学,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此时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就算冠以应用型的名义,但本质上还是理念至上,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侧重学科逻辑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出的人才理论知识扎实,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
  显然,软件工程人才的应用性要求,导致本专业的教育教学组织向“应用需求”转移。但当前高教系统长期以学科制度所主导,随着高教的大众化与普及化,这种矛盾还将长期存在,不可能马上得到消除,软件工程教育也不能独善其身。从本质上看,经典的大学课程教学是反商业化的,所以改革是要以市场为导向,明确专业培养定位,找到优化配置的结合点,建造专业自身的价值所在[7]。 2001年,国家发布了《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意见中强调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培养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意见极大地推动了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但很多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表面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冠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行业需求,从实现效果看还只是冠以“应用”的名字。很多的办法与改革还是落入“俗套”[8]。如学者孔倩云研究认为[9]:以软件工程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是结合区域经济实际,以社会需求为指引,建设“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但如何适应社会需求还停留在表层上;张振威为代表的学者发现:当前,对软件工程专业的社会需求方法进行改革时课程明显偏重于学科逻辑,侧重于理论的完美与知识的逻辑性,其目标的达成忽略了服务社会所需要的“问题逻辑性”[10]。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常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有利于需求导向的实施,社会需求导向既能满足学生的个人活动实践需要,也拓展了受教育者的社会参与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市场需求变化瞬息万变,很多专业培养单位对目标确定过于僵化,造成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相关因素改革不深化等不足,人才培养与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的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的改革。   2 基于“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需求为导向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改革需要对社会需求分析,进行准确定位,以此指导课程构建、内容选择、资源及师资配置以及保障制度与体制等要素进行深度改革。培养过程以“需求问题解决”为逻辑,在培养方案的指导下改革培养过程中的各环节。
  1)充分调研社会需求,形成科学的培养目标。精准确定培养目标,改革专业培养模式,以满足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需求。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定期开展广泛的社会调研,调研的对象包括应届毕业生、雇主、行业协会、教师代表、技术专家、企业代表、五到十年左右的毕业生代表等,充分了解社会岗位对人才的准确要求,专业培养的得与失,长处与短板,人才的职业发展与专业培养的关系,并得到专业发展的趋势。调研可以采用随机调查,走访及问卷的形式,意见收集等多种途径与方式,注意保证样本的代表性。由相关方代表组成专业咨询委员会,对调研得到的需求信息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对于论证结论再进行广泛的调研验证,最后经专业咨询委员会充分讨论后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培养目标再构建人才培养各要素。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建立有效的动态评价与反馈机制,综合各方信息后定期对培养目标与模式进行调整,满足各方利益需求。并把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机制制度化、常态化,保证培养目标的科学性和与社会需求无缝衔接。
  2)重构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依据新的人才培养定位,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强调真实案例型的教学。需要对学生的知识进行打乱,在学科逻辑的框架下,以问题逻辑为主线,以解决问题的各个要素为着力点驱动学生进行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真实应用场景中进行选择与修改,按问题的复杂程序和需要专业知识的层次归于不同的课程位置;细分专业需求目标,并把专业所需的知识、能力要求和素质要点依据解决问题的顺序、层次和相关要求落实于新设计的专业课程之中;对教学过程以及相关配套内容进行重新设计,设计出新的课程体系、教学活动、自我教育以及教学保证等内容;让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强调依据问题的解决而完成教学任务,最后采用来源于真实场景的典型工程案例的设计与实现保证学生学习内容与教学环节与真实需求无缝衔接。
  3)深化教学资源资源配置改革,组建双师型的教学团队。强化以骨干教师为核心,以“双师型”为结构特点的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内部培养优秀教师与引进高水平的软件工程人才,紧密联系企业,大胆聘任具有较强应用能力与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骨干充实到教学队伍中,真正做到优秀的教学内容与科学的师资无缝融合。以优质教师团队引领,突出以“应用能力”培养。改革传统的实验实训配置,校内建立开放实验室与专题实验室,在加强管理的前提下对学生自由开放。与企业建立“专业实践基地”,构建强化实践能力与工程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校企合作基地,做到“大学四年持续强化实践”,做到训练环境与实际环境的“零距离”。
  4)深化机制体制建设,保障培养目标的达成。建立学校、企业、科学院所以及行业组织为主体的协同育人机制。为了保障协同育人机制能良好地运行,需明确各方的权益,明确各方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权利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以学校、合作企业为主导,定期检查并讨论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并制订质量标准、培养模式、评价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共同制定专业招生计划,共同组织、实施招生工作。共同审核并指导实践基地的运行,保证体系的灵活与有效性。积极探索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弹性学籍管理制度、主辅修制度、课程内容的聚会制度。重点改革学生管理模式、规范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作业、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训环节的考核,实施教考分离,将对学生培养考核分解到学习的全过程,建立推动学生利用丰富教学资源结合岗位所需的自主学习激励机制,全面考核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建立课程群负责人制度,教师按专业特长与能力特点归入不同的课程群,由学院宏观管理,课程群负责人进行内容规划,教学方法设计,各教师负责落实,强化教学质量落实,实行“教学一票否决制”等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侧重于学生考试成绩的教师评价体制,建立多维教学评价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重视用人单位评价。建立社会评价,课堂评价以及专项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制度层面上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达成培养目标。
  3 结论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各行各业对软件工程的人才需求量日益增长,高校均希望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符合产业所需。初期的软件工程专业从信息技术领域发展并独立成一个新的专业,开始侧重于学科逻辑的影响,课程体系受理论知识的逻辑性与完整性影响比较大,实践应用能力不够;而侧重需求导向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中又存在部分培养单位在专业培养时定位不准,冠以应用之名,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论文在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后,提出采用精准定位社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通过广泛调研,采纳行业需求意见,制订与实际相符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定期进行调整;在培养目标的指引下,以问题解决的思路为主线,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为培养目标实现提供内容基础;改革教学资源配置以及双师型队伍建设,为人才培养的能力达成提供条件和人力保障;深化人才培养配套的机制体系建设,为确保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制度保障。提出的改革措施为消除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问题提供一种有益的探索与思路。
  参考文献:
  [1] 黄黎明,靳玉樂.学科课程的合理性理解与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12):84-88.
  [2]戈特,谢梅纽克,乌尔苏尔,等.科学知识整体化的基本方向、因素和手段[J].国外社会科学,1984(6):25-27,24.
  [3] 靳玉乐,张良.我国新课改以来课程理论的发展及其影响[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19,2(5):77-87.
  [4] 靳玉乐,陈妙娥.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哲学探讨[J].教育研究,2003,24(3):67-71.
  [5] 胡定荣.课程改革历史研究的概念澄清与理论分析框架构建[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19,2(6):100-114.
  [6] 姚荣.应用逻辑的制度化:国家工业化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5):47-52,82.
  [7] 鹿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高校核心竞争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5(8):30-32.
  [8] 童小琴,徐陶.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浅谈[J].经济研究导刊,2019(32):108-109.
  [9] 孔倩云.以就业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探索,2014(8):97-98.
  [10] 李忠,高波,康灿.新工科背景下卓越工程人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S1):36-38.
  【通联编辑:唐一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3944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