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数据审计深化发展之路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宫美晶

  摘要:进入大数据时代,审计机关应适应形势,一方面要抓住大数据带来的机遇,深化发展,提高审计效能;另一方面,要克服大数据带来的挑战,提高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借助现代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审计力度,充分发挥其“免疫系统”功能。文章首先从风险和机遇两方面介绍了大数据时代对审计工作产生的影响,进而对我国当前的大数据审计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大数据审计深化发展的几点措施,希望可以在提升大数据审计水平的同时,有效降低数据使用风险。
  关键词:大数据审计;机遇;发展
  中图分类号: 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8-0189-02
  1 大数据与审计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全球的数据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爆炸式增长,从而诞生了大数据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产物。对审计行业而言,大数据的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处理速度快等特点,为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技术和方法, 为审计效率的提高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进入大数据时代,审计人员面对的审计介质由传统的纸质账目转变为电子数据,审计范围由抽样检查转变为全面审计, 审计的领域从财务审计扩大到经济效益审计,审计方式由检查、监盘、查询等传统审计方式转变为智能化审计方式。在当前新形势下,做好大数据审计,对于提高审计效能、推进审计全覆盖具有重要意义。
  1.1 大数据为审计带来的机遇
  1)抽样审计到全面审计的转变
  傳统审计之所以采取抽样审计方式,是因为传统审计过程基本凭借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实际经验,全面审计的工作量巨大,需要足够的人力物力投入,审计效率低下,审计风险高。大数据审计,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有能力处理全部样本数据,使审计范围不再局限于抽样样本,审计结果更能反映问题的本质,更具全面性、整体性。
  2)单方面审计到全信息审计的转变
  传统审计往往只能就账论账,就资金论资金,采用较多的是查询型和验证型的审计方法。而这些方法,往往不能有效的发现经济活动内在的规律,对跨领域、跨行业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往往束手无策,不能有效打击。有了大数据的支持,使得审计不再局限于被审单位的凭证、账面、财务系统等信息,大数据审计将极大拓展审计视角,在海量数据中挖掘出被审单位全部的业务信息,利用数据、业务之间的关联性进行跨部门、跨区域、跨项目地联合审计,找出其中的内在关联以及运行规律,有效考核被审计单位全部经济活动,实现高层次经济效益审计。
  3)定期审计到实时审计的转变
  大数据高速的特征,将推动审计由传统的定期审计向实时审计、持续审计转变。随着量子计算、粒子计算、数据流处理、云计算等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成熟,以及大数据环境下网络互联的电子环境,使得联网审计的实现成为可能,审计人员无须亲临现场,通过网络,即可进行实时处理和快速决策,从而真正实现实时的审计,持续的审计。
  1.2 大数据环境下审计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1)数据处理风险
  由于大数据来源复杂,平台多样,数据类型不一,要想进行比对分析,必须对数据进行转换、清洗,在这个人工处理过程中,如果出现差错,有可能篡改数据的真实性,导致数据与实际出现偏差;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因为关联关系相对复杂,如果数据库知识功底不深,或者对采集的数据结构理解不透彻,都有可能导致给出错误的分析语句,从而筛选出错误的结果。
  2)数据的全面性风险
  大数据审计,需全面采集被审计单位的数据,涉及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面对采集的海量数据,需理清数据之间的业务关联关系,建立审计分析模型,深入挖掘深层次的经济问题,以充分发挥大数据的潜力。这对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数据处理能力都有很高要求,如果对业务理解不够全面透彻或计算机能力水平有所欠缺,都会对充分获得大数据的价值带来障碍,可能得出断章取义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审计结果,从而造成一定的审计风险。
  3)数据安全性风险
  要开展大数据审计,必须采集和处理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这些数据中可能包含公民个人信息、商业机密、工作秘密等敏感信息,如果风险意识不够强,或者操作不规范,一旦发生数据被泄露的情况,都将给审计工作造成巨大的风险隐患。
  2 大数据审计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大数据审计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在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很多成果。国家审计署也逐步开始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审计工作中, 提出了“总体分析,系统研究,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精确定位”的数字化审计方式,全面推进大数据审计的发展, 各级审计机关也开始向大数据审计转变, 积极迎接大数据时代给审计工作带来的机遇,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大数据平台的普适性较低、实施成本较高以及审计人员技术水平和审计习惯等客观因素制约,目前大数据审计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大数据在审计实践中普及还有一段距离。
  3 大数据审计发展存在的困难
  3.1 组织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政府审计机关是以部门职能以及业务范围等进行审计分工的,传统的审计中,这种运作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审计人员长时间从事某一方面的审计,会积累丰富的审计经验,对业务向纵深方向推进有巨大优势。进入大数据时代后,开展大数据审计往往面对的都是一些大型且复杂的项目,这类项目涉及的业务范围广,处理的数据量大,采用传统的各自为战的审计模式难以应付,需要调动各业务部门甚至各个地区之间的审计机关开展合作,但是当前的组织结构对部门间的合作交流形成阻碍,不利于大数据审计项目的开展。
  3.2 缺乏法律法规支撑
  我国政府审计的开展是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的,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务院及有关机构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审计相关的法律条例和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建立了一套基础的审计法律体系,由于大数据审计当前处于起步阶段,现行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对大数据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未做明确规定,与大数据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基本空白,这就导致了在开展大数据审计工作时,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不利于大数据审计工作的开展。   3.3 审计人员思想观念转变
  在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审计人员的观念和思维难以转变,因为这些观念和思维形成于特定的工作实践中,深受传统的工作习惯和观念的影响。这样,审计机关部分审计人员难以接受大数据审计观念与思维,采用的记账方法和审计手段还是停留在核查财务账册、报表等传统手段与方法上。同时,这些审计人员习惯定性分析,用主观思维去判断审计结果,对数据分析不重视,进而在审计工作中形成重观点、轻数据的不良习惯,导致难以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3.4 大数据人才匮乏
  大数据建设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依靠专业人员完成,因此,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既懂审计业务,又精通计算机的大数据审计专业团队。目前,经过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培养了一批懂计算机的审计人才,但是由于实际工作中使用较少,工作任务较繁重等客观因素制约,基本停留在使用Excel进行查找、排序、分类汇总,或者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进行简单的语句查询功能,AO软件的使用也往往局限在数据采集以及简单的查询等,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和比对分析往往开展较少,对大数据进行管理分析的能力不强。
  4 大数据审计深化发展的措施
  4.1 建立全方位的大数据审计信息化体系
  在“金审工程”建设中,提升大数据信息化建设占比,把握住大数据时代审计的主线,引入前沿的信息化技术,打造出符合我国审计现状的大数据审计之路。比如借助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打造“联网审计云平台”,云平台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灵活调度,高效、便捷地帮助审计人员分析、处理数据,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和信息交换效率。在审计大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引入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前端的大数据技术,实现智能化的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审计大数据中心的建立,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检索、查询、分析,可以有效解决长久以来存在于审计过程中的“资源壁垒”和“信息孤岛”问题,同时,也可以深度拓展信息资源在横向部门间的广泛应用,最大化地发挥数据中心的资源池和集散地作用。
  4.2 探索审计机关组织新模式
  大数据时代,可以尝试探索新型组织机构模式,既能顺应传统的审计方式,又能较好的平衡大数据审计需求。将现有组织模式改进为矩阵型组织结构模式,将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大数据审计项目划分的部门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一名员工与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同时又参加大数据审计项目组的工作。职能部门是固定的组织,审计项目组是临时性组织,完成任务就自动解散。这种矩阵式组织结构,可以改善当前组织形式中,横向联系差,相互脱节的问题,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了不同组织间任务的统一与分工协作。根据审计项目需要,可以科学合理地调度资源,配置各方面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个体优势,解决当前复合型人才匮乏的困难,有利于复杂项目的攻坚克难。
  4.3 加强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
  审计工作由于其特殊性,需要接触大量敏感数据,一旦发生数据泄露,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深入開展大数据审计的前提,是做好数据的安全保障工作,没有安全,就没有使用。首先,审计机关应制定全面的大数据管理制度,包括数据管理、人员管理、授权管理以及设备管理等,并严格按照制度规范执行;其次,建立严密的数据管理体系,从数据采集、整理、存储、分析、销毁的整个生命周期,都要加强保密管理,严格按照数据管理要求接触数据。建立数据授权模式,指定授权范围,通过不同的授权,有效隔离相关数据联系,制约数据信息的泄露,并根据需要不定期调整,保障数据在满足审计需要的同时,严格控制在指定范围。
  4.4 人才培养机制
  大数据审计工作的开展,促使审计人员不得不向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深入拓展,因此,大数据时代,对审计人才的要求由专业性逐渐转向复合型。既要掌握专业的审计业务知识,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技能以及海量数据处理能力。所以,要做好大数据审计,必须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技能培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出发, 加大对计算机、大数据专业知识的培训,在项目审计过程中,鼓励审计人员,转变审计观念和审计思维,多使用大数据审计工具和方法进行审计,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加强思想道德意识形态建设,使审计人员充分明确自身的责任,从源头抓起,以避免因个人利益或其他因素而导致的数据泄密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 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 黄颖.一本书读懂大数据[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
  [3] 朱洁,罗华霖.大数据架构详解:从数据获取到深度学习[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4] 吴军.智能时代:大数据与智能革命重新定义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通联编辑:李雅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3946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