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据结构”课程思政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尹晓丹

摘 要 青年教育,首先便是“德”的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必须把“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和重心。“数据结构”作为高校信息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充分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将会对学生的学业和个人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对“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探讨,并就如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给出了一些个人建议。但是如何更加充分地挖掘“数据结构”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其教育功能最大限度发挥,仍需在今后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数据结构 线上线下 案例导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2.058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xploration of Data Structure Course

ZHOU Yancong, MENG Wei, HUANG Xiangli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300134)

Abstract Youth education, first of all, is "moral" education. In modern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ust ru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moral education" should be taken as the center of education. As the core basic course of information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ata structure plays a connecting role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Fully excav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ontained in the curriculum and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students' academic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data structure" course are mined and discussed, and some personal suggestions on how to carry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work are given. However,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the course of data structure to maximize its educational function still needs to be explored in the future teaching work.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data structure; online and offling; case study guidance

0 引言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明确提出:所有课堂都是育人的主渠道,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新的教育理念。“数据结构”作为高校信息类专业——计算机、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是满足计算机相关专业知识框架和學生毕业要求的支撑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数据结构课程的学习,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实际工程中的数据分析能力、数据组织能力、数据存储能力以及算法分析设计能力。但传统数据结构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还存在一些不足。[1]因此,充分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将会对学生的学业和个人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加之“数据结构”课程本身内容抽象,学习有一定难度,充分挖掘课程所蕴藏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也能很好地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有利于思政教育,起到培养正确的三观和提高人文素养的作用,又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专业知识,可谓一举多得。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内容,是“数据结构”“课程思政”的基础和前提。而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思政元素的教育功能,仍需要不断地探索、尝试和总结。

1 课程思政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很多教师,尤其理工类教师,认为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或者文科教师的任务,理工科老师讲好自己的专业课就好。这是典型的认识误区,也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思政教育形式单一的主要思想根源所在。课程思政若仅仅依靠政治理论课,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无法达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思政育人功能,[2]自然无法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必须认识到:“所有课堂都是育人的主渠道”,每位教师都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任务,都有责任进行课程思政。

误区二:课程思政必须和当前的时事政治挂钩,是国际国内的时事政治移植到课堂。对于课程思政片面理解,是又一典型的认识误区。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3]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做人的工作,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施教,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和积极引导,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很好地传承和创新,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

2 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挖掘

“数据结构”主要研究数据元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讲述线性结构(包括线性表、栈和队列、串、数组和广义表)、树形结构、图形结构三种逻辑结构和查找、排序两种计算机重要操作。通过“数据结构”的学习,可以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相联系,对待解决问题的数据对象进行分析与抽象, 从而建模寻求解决方案,进而编程找到问题的解,其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三观,以及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专业自豪感。本文结合日常教学情况,将课程各个知识点进行梳理,对课程思政元素进行了提炼和挖掘。

线性结构中的单链表,每个数据结点由数据域和指针域组成,数据结点之间通过指针相互连接。为了操作方便,增设一个头结点。此时的单链表恰似一列行驶的火车,头结点好比火车头,带领着所有数据结点。此时可以引申,头结点恰似我们树立的榜样和先进。树立的先进典型,可以起到引领和带头作用,带领周围的人共同进步。也正因此,我们的先进代表,我们的班委同学,需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周围人树立良好的榜样。线性结构中的队列,与生活中的队列联系紧密,其特点就是先到先服务,因此,现实生活中,一定注意文明有礼,先到先得,不可因为一己私利扰乱公共秩序。

树形结构中,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家谱,由此可引出对家谱的发展历程的讲解,进而讲解中国优良传统和优良家风。另外,在讲述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存储结构时,让同学思考:含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存储结构中存在多少个空指针域。直接求解,不太可能。此时可以转变思维,即转换思考角度。已知总的指针域,可求出非空指针域,做减法可得空指针域。由此引出,日常碰到难题,不妨也采用转变思考角度的方法,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也许会柳暗花明。切不可钻死牛角尖,使自己陷于困顿之中。该问题还可引出第二项思政内容,即勤俭节约。2n个指针域中,有n+1个为空指针域,造成大量的空间浪费。为了避免浪费,对n+1个空指针域进行有效空间利用,随即引出下一个知识点——线索二叉树。

图形结构中,最短路径讲解时可引入配送路径优化的内容。最优路径优化包括局部視野下的最优路径优化和全局目标下的最优路径优化。局部视野下的优化思路相对简单,但局部最优解不一定是全局最优解;全局目标下的路径优化相对复杂,但找到全局最优解的概率要大一些。由此可向同学们讲述,思考问题要打开思路,同时要学会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进行不同情况下的利弊权衡与分析,这也是辩证思维的有效培养与使用。

讲解排序时,可以将待排序的数据元素具体化为待排序的事件,关键字设定为事情重要程度。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在给自己的未完成事件按照重要程度排序,总是优先着手于比较重要的事情。重要程度的参照物则是我们制定的目标,有助于目标达成的事情重要度就高。每位同学都应该及时制定阶段目标、人生目标,这样才能准确排序对自己有益的事件。大学四年中,学习就是最重要和紧急的事情,必须优先安排和执行。

与此类似,还可以找到很多不同的切入点,对同学进行正面的思想引领。总之,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思政教育是课程思政的核心,也是难点,需要教师静心凝练。

3 “数据结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探讨

3.1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思政

可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课程思政的内容,但毕竟课堂时间有限,有些内容只能点到为止,不能深入和展开。因此,可以通过教学平台,例如自主学习平台或者雨课堂等实现课堂的课上课下无缝衔接。教师的授课与学生的讨论,尤其教学案例的深入讨论,通过教学平台可以实现课堂的延续,从而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思政。

3.2思政案例课前导学

为了调动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对问题进行充分思考,可以课前将即将要讲解的教学案例拆解并发送学生,尤其想要进行思政的内容,单独点出,让学生课前经过深入思考,自己感悟一些道理。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课堂即将要讲授的理论内容,还清楚地了解了课堂需要讨论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了解教师的授课思路大有裨益。特别地,学生通过预习,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需要讨论的内容,比课上的蜻蜓点水式思考和讨论收获要大很多。同时,通过提问、分析、讲解的方式进行授课,更符合科学探究规律,学生更乐于接受,更乐于积极投身于课堂的学习和讨论中来,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此同时,课堂互动效果显著增强。

3.3鼓励课中课后线上互动、答疑

尽管面对面答疑效果最好,但仍有部分同学比较羞涩,不好意思面对面向老师请教问题。这样必然会使问题越积越多,以至于影响后面课程的吸收,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这对学生的学习是极其不利的。因此,鼓励学生线上匿名互动和答疑,将会使问题较好地得到解决。例如使用“雨课堂”APP。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弹幕与老师互动,说出自己的问题,或者可以匿名方式点“不懂”提示教师。这样教师可以灵活组织教学内容,重新讲解或是增加练习等等,从而让学生学懂学通,更乐于学习课程。课后的线上答疑同样如此,可以使学生完全卸下心理包袱,也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4 结论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课程思政架起了思政课与专业课的沟通桥梁,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的互通成为可能。虽然部分课程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教师的思政水平,课程思政内容的内涵,与专业内容的融入方式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的实施范围和深度,作为重要专业基础课的数据结构课程任重而道远。

该项目受天津商业大学“数据结构”金课建设项目与“数据结构”“课程思政”课程改革建设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 张新朝.“数据结构”课程思政元素的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2020,16(23):111-113.

[2] 王琬茹,陈香凝. 高校计算机类课程“数据结构”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J].科教文汇,2019,457(05):78-79.

[3] 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1(002):50-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397131.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