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金翠荣

摘要:由于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对于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该文根据对目前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从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途径,建设保障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平面设计;课程体系;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15-0105-02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平面设计技术已应用到广告、影楼、装潢设计等多个领域,市场对计算机平面设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在高校不断扩招的基础上,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具有多层次性的发展趋势。如果中职学校依旧停留在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中,培养的学生势必失去竞争力。基于此,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 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相对来说实用性要求较高,适用性强。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程体系的建设更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而且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近几年来,各个中职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也进行了多次的改革,但很多学校所设置的课程仅体现了“应用性”,而忽视了“时代性”,“特色性”。依旧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时数占主要,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来,学生在校期间就不能完全掌握平面设计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致使他们毕业后不能很快步入工作岗位,成为用工单位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有很多课程的开设,只是让学生掌握了某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忽视了综合概念思维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这样就会导致学生视野狭窄,思维固化,严重阻碍学生的职业发展。

2 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为指导思想,以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为核心,参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进行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本地区经济特色,根据行业企业对计算机平面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岗位技能需求为依据,构建科学、实用、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3 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从分析专业职业能力入手,依据专业相关职业群的工作过程要求,进一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使得我们教师真正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从根本上保证培养的学生在能力、知识、素质等全面发展。实现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相结合。课堂上有精致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精湛的教学艺术、教学手段有现代的教学技术。构建具有专业特色,同时既能满足将来的工作需要,又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体系,更好地提高办学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4 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专业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载体,直观反映出课程之间的结构关系。一个协调、合理、统一、完整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协调一致,就会促进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发展,真正实现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课程体系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学生,最终实现学生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4.1 正确定位本专业对应的岗位职业能力,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及技能标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设计型人才是一个行业的智囊和喉舌。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网站美工、影楼后期制作、室内设计等等工作。也可从事IT行业中美术设计、页面开发制作、界面设计、电子商务等当今流行行业的辅助工作。因此,本专业学生应利用在校时间掌握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基础知识、学习美学基础、各种媒体的应用,熟练应用计算机进行平面创意、设计和制作;具备技术延展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文案写作和讲演能力、过程控制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所以,在第一学年除了开设文化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外,还应开设以上相关课程,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立足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4.2 合理配置与整合各类课程,构建具有中职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框架

我们紧扣专业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职业岗位知识、能力需求和后续课程教学需要为依据,以预期学习成果为目标,进行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使得办学宗旨与社会对人才需求一致,学校的课程设置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协调一致。充分利用中职教育的灵活性、针对性、社会性,既有办学特色,又能在总体上形成一个协调、合理、统一、完整的课程体系,促进专业发展,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学生,最终实现学生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的基本框架:

4.3 利用专业优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

平面设计是一门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不论是平面广告,还是室内装饰,以及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设计的效果很直接。所以要积极采用“任务驱动式”“启发式”“案例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贯彻“学为主体、導为主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熟悉所教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精心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内容,同时也要掌握企业岗位工作用人标准,以此为准绳,对学生进行要求和训练,促进学生从“在校学生”到“企业员工”角色的转换,提高他们实际操作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情境教学法、角色模拟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并利用网络资源,实施现代信息技术下的个性化教学。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慢慢转变为主动参与者、积极探索者,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4.4 理论与实践并重,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现今社会急需的具有动手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所以,实习实训是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相关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还应具备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的动手实践能力。只有这样,中职毕业的学生才能顺利走向工作岗位,也才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因此,我们依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依据行业、企业岗位需求,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确保学生所掌握的技能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从而突出了中职办学特色。实训指导方式上也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进行不同的任务设置,同时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训练他们综合运用和开发创新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有所创新。

5 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施保障

5.1 硬件及制度保障

要想提高学生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那么就要有設施齐备的专业实训室。应该包括:平面设计实训室、公共实训室、专业美术工作室等。实训室配置先进的计算机,要有完善的校园网,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要制定良好的管理制度,做到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规定阶段的授课内容和实训内容。

5.2 师资队伍保障

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效。一个专业技术很强的教师团队,才是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保障。要进行计算机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师资力量建设是基础和前提。要想加强中职学校的师资力量,可以通过业务培训,也可以要求任课教师根据所教授课程的特点和大纲要求,到社会单位中进行实地培训、考察。逐步在校内形成迎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机制。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师付出共同努力,需要任务分解、责任到人又要相互协作、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因此,在师资队伍方面要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并营造学习型团队氛围。

5.3 技术保障

中等职业学校可以聘请企业高级设计师作为培训讲师,参与课程体系建设,指导学生培训。在教学中,可以模拟企业内部工作环境,让学生体验企业管理模式和工作氛围,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可以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参与企业的项目,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5.4 优化教材多重选择注重实效

中等学校的教材既可以选用国家统一规划教材,也可以与相关的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沟通,根据本校学生特点,收集一些近年来在各个领域里面优秀平面设计师的作品,作为案例,制定相应教学任务,形成校本教材。还可以利用网上资源,比如中国大学慕课网开设的《造型基础》及《计算机建筑装饰设计入门》两门慕课,下载里面的教学设计,结合两门慕课的参考教材,形成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资料供同学们学习。总之,教学内容要紧随时代热点,避免知识陈旧,避免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枯燥和烦琐,注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增加教学的实用性和高效性。

6 综述

综上所述,课程建设的根本应该是一切都要紧紧围绕企业职业岗位要求。完全符合用人单位的用工流程和技术标准。课程内容的选取要跟学生现有水平相一致,要依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任务实施过程中,一定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进行适当选择、有所侧重。良好的学生评价体系也是课程体系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学生的评价管理,不论是平时考核还是期末考核,都要摒弃传统的教师单一考核方式,要融入多元共评机制,也就是要多方参与多项考评,不仅是教师,还可以是同学之间互评,还可以是企业的用工单位的考评,总之形成一个良好的考核评价体系,这样更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认可他们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不论是哪一个专业,如果课程体系建设得科学合理,注重实效,那么就会带动整个专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社会输送了合格的专业型技术人才,还推动了整个专业群的发展,为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艳虹.教育技术支持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分析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8(1):44-48.

[2] 王佑镁.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可用性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0,28(4):69-72.

【通联编辑:朱宝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408641.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