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混合式模式深化“Python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成渊

  摘要: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相对重视课堂教学,需要在教学环境完备、学生学习热情、教W资料充足等情形保证的前提下,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伴随现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校教学平台的日益完善、教学改革实施的逐步深入,该文提出以混合式模式深化"Python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实践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升课堂活跃度、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为新时期高职阶段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融合式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混合式;Python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32-0137-03
  1 概述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接受知识模式的改变,力求变被动为主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多条件限制,难以提供广泛的教学资料、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提供具备延展特性的教学任务,造成学生缺乏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低下,一定程度也有课程出现厌学情形。
  专业授课学习过程中,因学生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不均衡,专任教师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有时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存在部分同学前期课程内容掌握不扎实,导致现阶段学习感觉不适应的情形,易导致挫败感。
  而在具体任务部署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自身课程关注度较低,对专业发展把控无法到位,甚至会出现“自身对专业不对口”的说辞,从而导致其对专业课程学习热情降低,无法实际掌握可能内容。
  同时,传统教学中的评价方式相对单一,大多以“作业+考试”为核心,无法实时形成包含诸如授课过程学情跟踪等多样性评价体系;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学生,更多以个人学习为核心,无法形成利用学习效果评价群体化比对模式,无法有效完成自我学习优化与促进。
  本文考虑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依托“互联网+”学习特征,实现资源共享:第一步,超星泛雅学习通教学平台上完成教学资料的部署,包括知识讲解、教学视频、实时讨论、习题测试等,以满足对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完成的基础架构;第二步,课堂内需要匹配对应的教学实践,以检验在线教学的实际效果;通过线上内容完成学生基本知识点的教学讲解,结合线上内容完成情况的统计,教师再在线下进行有针对性的难点重点讲解,以课堂活动载体帮助学生将知识掌握得更全面、更直接。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给予教学过程及时反馈,让教学实践更加具有针对性,对过程给予更多的关注,形成具备动态特性的可靠评价依据。
  同时,文章将从课前、课中、课后多环节入手,力求实现课前翻转教学实现,课中多样化教学部署,课后拓展引导强化的目标,利用线上教学任务部署、适时跟踪、统计便捷等特征,并辅以规范而全面的考核与积分机制,以形成教学对象个体检验与群体竞争的良性教学实施局面。
  2 现状
  国外学界对混合式教学体系的比较研究也始于在20世纪的90年代末[1]。2000年,在论文集《美国教育技术白皮书》中第一次系统提出了混合语言教学的概念。自此,国外研究者对于在线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实证研究问题一直予以高度关注。以美国大学为例,近年来,他们的在线课程教育技术发展尤为迅猛,而且由纯在线学习技术逐步地向在线混合式学习转变,这在某种一定的程度意义上也反映出这种混合式教学方法的效果[2]。
  当前,国外科学家对于混合式网络教学思想的基本研究都集中体现在了以下几个主题领域:在线学习平台、社交网络、移动教学设备、移动学习。国外研究者对这种混合式网络教学理论方面的相关研究非常广泛,比如:交互学习理论、连接学习主义、共同体、精加工理论、转化型学习理论。这些学习理论模型都很具有十分明显的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的研究特点,并且他们都是在实践研究活动中不断地演变、发展创新与交叉融合。混合式教学中的思维模式、学习的效果,是理论研究者们近年来一直都在高度关注探索的点[3]。
  国内的研究的发展及现状来看,2003年,我国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之一的祝智庭教授在个人专著《远程教育中的混合学习》的一文中就曾首次系统地介绍了提出了Blended Learning的相关概念[4]。同年,何克抗教授团队还在全球首届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的第七届大会论坛上也是首度提出了Blended Learning教学的一种全新设计理念,他还正在积极倡导并推动将混合式教学设计概念的引入推广到课程的设计以及教学中[5]。随后,北京师范大学的发明人黄荣怀教授也提出,混合式学习是指"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大优化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6]。
  近些年来,混合式教学模式一直备受广大国内外教育研究学者朋友的普遍关注,并且也获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3探索重点
  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是利用现有在线教学平台,辅以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强调线下教学活动的多样化构建,从而有效提升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效果,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目标。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观点来进行探索:
  线上教学思考:(1)根据实际教学章节,利用线上平台优势,进行教学计划任务的有效实施。(2)根据具体章节,完成课前教学资源部署,解决基本概念学习问题,明确项目实践目标,并完成以具体积分为导向的对应任务部署。(3)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在线资源,完成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利用资源多样性特征,完成教学资料的完整性提升;利用学情反馈实时性特点,完成课堂良好学习氛围的有效组织。(4)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结合在线资源供给,完成延展任务部署,有效与社会现实需求对接,引导学生按兴趣发展自我。(5)利用在线教学平台优势,完成多教师协同学科教研活动的开展,促进课程建设有效提升。

nlc202301131104



  线下有效衔接:完成线下教学与线上资料、任务、延展的有效衔接;利用翻转教学特征,线下课堂教学可快速M入教学方案的重点、难点部分;利用多样性线上资源,完成实践任务的拓展认识,以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利用动态考核数据,线下适时公布,并表扬部分优秀同学,以形成学生间良性竞争;结合统计结果,线下进行有效的分层教学措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和教学。
  学生自主学习培养:(1)利用在线拓展资源,帮助学生明确目标。(2)根据目标,结合可利用资源,做好课前基础概念准备,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完成学习资料补充。(3)有效利用动态考核方式,并且适时公开,形成规范化组内制度,以形成学生间良性竞争氛围。评价有记录,同伴有帮助,最后有提醒。(4)通过教学任务部署与延展学习引导,加速自主学习培养进程,形成课堂教学检验与任务实践验证的有效途径。
  4 教学实施
  Python程序设计是软件技术专业的基础课,培养的学生有结构化语言程序分析设计开发能力,是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注重培养本科学生全面的综合编程应用素质,通过“教、学、做”的一体化的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面向对象程序开发设计编程的各项基本思维方法并可以逐步训练形成一个正确科学的面向对象程序的设计编程思想,能够熟练自如地学会使用编程语言Python软件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并具备初步掌握调试程序操作的应用能力,为后续课程及其他计算机程序开发设计实践课程模块的综合学习和工程应用设计打下一定基础。先修性课程:《C#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后续课程为《Python网络爬虫技术》《Python数据分析》《Python Web程序开发》等。
  本文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移动动态学习,根据传统Python课程知识为基础,借助"泛雅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给学生提供基于Web和App的双平台,以具体学情为核心,通过教学平台发布的学习资源,包括学习任务、章节知识、作业、习题、试题等,在传统课堂进行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完成学习时间的扩展和内容维度的拓宽。"泛雅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可提供对学生在线学习进度、内容以及各类测试的统计信息,以辅助教师完成在线教学效果的监测工作。本课程在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部署的主要教学章节如图1所示:
  结合在线教学平台,本文考虑将教学实施构建成由课前、课内与课后三个阶段。
  课前阶段,是整个实施过程的基础环节,教师主要完成学习内容发布、教学资料设计,并形成本部分学习内容的提示;而学生则可在老师引导下,考虑预先观看学习已有PPT或者视频,完成好预习任务。此时,教师可根据学情统计的实时状态,进行分析汇总,为下阶段工作做好准备。
  课内实施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教学难点、重点进行讲授,并完成有针对性实验,对学生后期将要面对的实操形成具象化演示;此时,学生将结合各自预习内容的把握,认真听讲的同时,进行验证性实验,以满足当前阶段的教学重难点要求。“Python程序设计”属于理论联系实际、编程操作要求非常高,且支撑工具包动态更新频率又非常高的一门课程,这就给实际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本文考虑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可延展学习,同时构建讨论小组,通过相互沟通来达到促进学习效率的目的。
  课后巩固拓展阶段,超星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习题、讨论和试题,以供学生进行知识的复习,与此同时平台也给出了诸多贴合实际的程序设计、项目实践的例子,给学有余力的同学更多锻炼机会和知识内化理解。因为平台提供了Web与App两种环境,给课后答疑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其教学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
  5 实践意义及推广价值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国内高校纷纷在线教学的队伍中来,而在线教学的多种弊端也逐渐显露,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混合实施模式势在必行。本文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把握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和本质,结合专业教学授课实情探索更符合实际情形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网络教学、高校信息化教学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后续更深入地研究提供借鉴。
  契合目前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中提出了一个“本质在于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教与学的关系”的问题,而这种教与学体制之间产生的诸多矛盾问题也就是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需要解决且争议最大的那一块问题,也是非常迫切需要探索的领域。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这无疑正在支撑着和助推着我国未来教育观念的变革。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可以更为充分地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带来的优势,将传统的线下课程和教学方式与完全实现在线和互动式结合的多媒体交互式以及网络视频在线教学等有效形式结合起来,实现网络互动式教学体系的实现效果达到最优化,学员的学习效益实现最大化,这一方面是适应未来信息技术时代课程学习发展新方式,另一方面是顺应现代信息高等教育改革新实践新的主流趋势所在。
  促使学生深度探究学习本质的一项有力实践手段:混合式教学模式虽然形式层面上仅仅是指线上学习活动和传统线下课堂教学等方式有效混合,但其实质是一个包括了许多基于两种不同传统教学理论模式(如建构主义、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有机混合,是基于学生主体互动参与、教师主导教育活动过程的有效混合,以真正实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主要强调以学习建构主义观点和系统掌握学习方法理论知识为指导,综合利用多种现代的教育管理技术和手段,先进行自学然后再参加讨论活动。该模式显然更多符合着人类自身的一般认知行为规律,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促进教师有效课堂提问指导,以及促进对学生知识建构的自主建构。
  6 总结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正是响应国家教育改革创新的号召,为突破传统的课堂式教学带来了新思路,本文力求紧跟新时代教改步伐,将混合式教学理论引入普通高校课程,并尝试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课程实际的教学应用为例,突破了单纯网络学习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理论与具体实践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也具有无锡地区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的区域意义,为高校师生在进行混合式教学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以此最终提高实际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郝思涵.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中英语“阅读圈”应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
  [2] 陈洁.“双线混融”混合式教学实践与反思[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1,42(2):113-116.
  [3] 谭颖思.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综述[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8):42-43.
  [4] 祝智庭,孟琦.远程教育中的混合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3(19):30-34,79.
  [5] 李克东,谢幼如.构筑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技术研究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3,24(3):3-6.
  [6] 黄荣怀,马丁,郑兰琴,等.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30(1):9-14.
  【通联编辑:光文玲】

nlc2023011311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444068.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