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春季冬小麦生产上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世辉

  春季是冬小麦生产的关键时段,要确保冬小麦高产,需要加强冬小麦的春季田间管理。近年来,在合理运用常规栽培措施的基础上,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冬小麦进行合理化控,取得较大进展。通过合理化控得到的农艺性状,与常规栽培措施相比,具有性状优异、经济合算、操作简便等优势。合理化控宜结合各生长发育时期的特点和栽培目标进行。
  一、返青起身期促蘖壮苗
  春季壮苗是冬小麦高产的基础,针对麦田长势状况可在起身返青期进行合理化控,以调节促进苗壮、蘖多蘖壮,利于提高成穗率和增强抗逆性。
  对于麦田分蘖较旺田块,返青初期可每亩喷施10~20毫克/升的赤霉素药液30公斤,有促进前期分蘖生长和抑制后期分蘖的双重作用,可促大蘖成穗、有效减少后期无效分蘖,减少养分消耗,提高成穗率,此效果可维持到拔节期间。
  对于苗情长势不足麦田,主要促麦田弱苗转壮,可每亩喷施10~15毫克/升的ABT4号生根粉50公斤,促发根、培育壮苗,应用时最好与尿素、磷酸二氢钾混合使用。或每亩单以0.01毫克/升的芸苔素内酯药液50公斤喷施,效果也佳。
  二、拔节期前后控旺防倒
  主要针对有倒伏危险的麦田,根据麦田旺长时期,适期合理运用植物生长延缓剂达到抗倒增产目的,切勿重复调控。长势弱、无倒伏趋势麦田无需使用。
  在返青至起身期,喷施20~30毫升20%壮丰安药液25公斤,可防止徒长,抗倒伏,增强抗逆性,提高产量。
  在小麦拔节期前5~10天或拔节后至孕穗期,喷施200毫克/升的缩节铵药液50公斤,可降低株高,增加茎秆强度,防止倒伏,对提高结实率、产量增加有较好的作用。
  在分蘖末拔节初期,喷施1500~3000毫克/升的矮壮素药液50公斤,可有效抑制茎秆下部1~3节间的伸长,实现植株矮壮抗倒,提高成穗率。切勿在拔节期喷施,以免影响麦穗的正常发育,造成减产。
  在拔节初期,喷施40~50毫克/升的烯效唑药液50公斤,可明显降低株高,抗倒效果良好,延长功能叶寿命,增加每穗粒数,促进籽粒灌浆提高千粒重,增产趋势明显,并能兼治白粉病,提高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但有延迟成穗和晚成熟1~2天的缺点。
  三、穗期增产提质
  穗期管理是冬小麦夺取高产的关键时期。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调节叶片衰老及光合作用同化物的供给,促进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作用增强,植株积累的干物质质量提高,促进光合产物的输出。宜合理选择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及使用时期,切勿重复调控。
  孕穗期 喷施0.1毫克/升的三十烷醇药液50公斤,可促进叶面积增加,绿叶寿命延长,提高光合速率和灌浆速率,减少籽粒退化率,减轻干热风危害,与0.2%的磷酸二氢钾混喷效果更佳;或喷施0.01毫克/升的芸苔素内酯药液50公斤,可提高旗叶的光合强度,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穗粒数与千粒重;或孕穗期、抽穗期各喷洒一次50~75毫克/升乙烯利药液50公斤,可增加粒数、粒重;或在齐穗期喷施10~15毫克/升2,4-D药液50公斤,可促进灌浆提高粒重。
  灌浆期(扬花后10天) 喷施20毫克/升萘乙酸药液50公斤,可促进籽粒灌浆,减轻干热风危害,增加产量,促早熟;或喷施20~40毫克/升赤霉素药液50公斤,增强叶片的光合速率,促进灌浆,可增加穗粒数与千粒重;或喷施10~30毫克/升的细胞分裂素药液40公斤,增加产量并改善籽粒加工品质;或开花(避开扬花时间)至乳熟期喷洒80~100毫克/升防落素药液50公斤,促进灌浆提高粒重。
  四、生育后期延长籽粒休眠期
  灌浆后期喷施生长抑制剂,可以防止容易穗发芽的小麦品种在连续阴雨气候条件下发生穗发芽。可于小麦开花后18天,以1000~2000毫克/升的青鲜素药液25公斤,喷洒小麦穗层,对抑制小麦发芽有较明显的效果。也可在小麦齐穗后,以青鲜素1000毫克/升+乙烯利1500毫克/升的混合药液25公斤喷施,可明显抑制连阴雨下麦粒的发芽、变霉。该措施对产量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一定要在连续阴雨且难以避免小麦发芽的预期下使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7005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