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课堂对话教学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亚娟

  摘 要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我们的教学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灌输和填鸭式的传统,教师独占发言权,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与新课标“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相悖。因此对要求大力弘扬主体精神、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来说,更需注重师生之间的对话技巧。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对话 技巧
  “对话式”教学,并非凭空想象,它有着先进的理论依据。它最早是由德国的克林伯格提出: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我们的教学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独白”占据主要地位,同时辅以“问答式”的教学方式。该方式最大弊端就是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往和沟通,它否定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否定了教师在教学中所具有的真正的指导作用。因此,要改变此种弊端,在课堂上推行“对话式”教学,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改进:
  一、平等:实施有效对话的前提条件
  对话教学是民主、平等的教学。因此对话的意义不仅仅是狭隘的师生之间的语言交谈,而更应该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和彼此接纳。所以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教师应放掉自己“高高在上”的位置,归还学生的话语权。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有自我发现的潜力,学生也应该相信教师及其他同学在引导和帮助自己发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彼此敞开心扉,真诚交流和沟通,这样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而且创造了共同成长的精神氛围。正如巴赫金所说:“思想只有同他人别的思想发生重要的对话关系之后,才能开始自己的生活,亦即才能形成、发展,寻找更新自己的语言表现形式,衍生新的思想。” 在对话精神的作用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平等交流、真诚沟通,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各自生成或建构了自己的认识与知识,与传话式的教学相比,整个教学过程是充满创造色彩的。
  二、有效:促进对话教学发展的生命
  在要求掌握文本的基础上,作为“引导”的教师要精心选择好话题。话题的确立,直接影响对话中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对话能否广泛而深入的开展。
  话题的设计要做到:⑴话题应有针对性。不能只注重问题的选择,还要注意话题的选择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为学生着想,设计内容应触及学生的个性、知识、智能特征和社会文化背景,让学生把知识的积累更好融入到互动教学之中;⑵话题应因人而异。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层次,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同时尽可能的让不同兴趣爱好的同学有自由选择的空间。从而把学生引向作品的深处,形成共鸣;⑶话题应有跳跃性。既要紧扣课文,但答案决非现成,要经过多层思考,才能得出答案;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他们在思考和对话中闪现出灵感的火花;⑷话题应有多元性。话题的设计应以语文为依托,渗透其他学科。新的“纲要”提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新一代公民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从现行的教材和历年的考试中,增加了不少文学作品、科普类作品,内容涉及面广,有些问题的研究需要参考其他资料。必要时,还需要相关学科教师的协助。这样,才能读懂文本,把握文本;⑸话题应有生活性。刘国正说“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反之,难免会苍白而呆板。话题设计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去解读、感悟、欣赏和评论文本。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生、自然、社会、文化,紧扣时代的脉搏,让对话的话题起到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作用。引导学生深入体味生活,掌握生活智慧,提升人格境界。
  三、倾听:实现有效对话的要件
  倾听是对话的前提,是感受性与个性化阅读的基础。在新课标改革中,教师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其间, 教师的倾听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教师认真倾听,才能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实现师生的有效对话。倾听是一个教师必备的教学能力之一,尤其是现在的教师更要特别重视培养自己的倾听能力。我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倾听文本。左拉曾经说:“在读者面前的不是一束印着黑字的白纸,而是一个人,一个读者可以听到他的头脑和心灵在字里行间跳跃着的人。” 阅读就是与这个活生生的人对话,实质上也就是倾听作者用笔说的话,倾听文中人物和作者的心声。语文教师作为对话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担负着引领学生走进作品,走进人物的重任,自己对文本的熟悉就尤为重要,只有这样,在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其次,倾听学生。语文教师必需在适当的时候做好学生的听众,在对话形式中,师生要相互倾听。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了解学生们初步的感受。关注学生即时的表现、观点和发言,并要敏锐地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质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到的深度,决定需要由教师补充哪些有关作品的背景性介绍,何时介入讨论,以何种方式介入。
  最后,倾听有法。⑴个别交谈,心与心的交汇。个别谈心是倾听学生倾诉心里话、了解学生真实想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比较“随意”的创造和学生个别谈心的机会,谈话中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爱抚、一句赞美,都可能是对学生“倾吐”的鼓励,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倾吐心声。⑵利用活动,听自然的表露。班队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沟通平台。 教师要投身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倾听,因为在活动中学生处于身心开放状态,不经意间的言谈举止往往是内心真实想法的自然表露。善于倾听的教师就会及时捕捉,从而获得推心置腹的教育契机。
  “对话式”教学,是在师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中进行的,从而达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精神的交融、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相融,作为教学新理念,它把学生从被动世界中解放出来,成为富于创造、善于合作的现代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36418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