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基础的施工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宗泽

  摘 要:基础是指建筑物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在建筑工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将建筑物上部得荷载均匀的传递给地基,因此在地基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坚固、稳定而且要可靠性能好。本文就建筑工程中浅基础施工工艺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其施工工艺进行浅析。
  关键词:浅基础 基坑开挖 基坑支护 地下水
  浅基础在施工的过程中一般多采用砖、石、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组成,在施工中按照受力特点可以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在工程中,用于抗压强度较大,而且抗弯、抗拉强度较小的建筑材料建造的基础被称之为刚性基础。刚性基础也是当前建筑工程中最为常见的浅基础形式之一,是在施工的过程中,最大拉应力和剪应力必定在变截面处和其价值受到基础平台的宽高比影响下进行分析,因此在确定其中各种因素和方式的时候进行严格处理。在混凝土基础的时候中一般都是采用1:1,砖基础在施工的时候是1:1.5。在浅基础建设的时候,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将作为基础叫做柔性进出。它在工作中抗弯、抗拉和抗压能力都很大,适用于地基土比较软弱和上部结构荷载较大的基层之中。
  一、浅基础的类型
  建筑物的浅基础多用砖、石、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做成。在施工的过程中按照其构造的形式可以细分为:单独基础、条形基础、筏片基础和箱形基础等。单独基础也被称之为独立基础,一般在分析和构筑的时候多呈柱墩型,假面一般都是阶梯型或者锥形的。条形基础是指长度远大于高度和宽度的基础平台。常见的墙下条基是通过砖、毛石和混凝土等构成的。柱下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统称为扩展基础。而且在应用的时候由于柱下带形基础不能够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的时候,是通过纵横性基础的连接成整体而成,使得基础纵横两个方向有着较大的刚度和硬性。箱形基础是由底板、顶板、纵横内隔墙和外墙组成一个整体的空间结构,这个空间结构一般由一层或者多层混凝土构成。
  二、浅基础的施工要点
  在陆地上砌筑浅基础的主要工序是:基坑开挖取土、做好钢筋混凝土基础、做墙基、回填土或者挖土施工、铺筑垫层、砌墙基础、铺筑防潮层、做地圈梁、最后进行回填土施工。
  在当前浅基础施工的过程中,一般都采用砖基础和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的施工形式和方式,同时多数都采用转材料作为主要的施工技术方式。而在砖基础在施工中一般都分为条形基础或者独立基础应用,并且对基础下部扩大称之为大放脚,大放脚在应用中具有等高式或者不等高式两种。
  三、陆地基坑的开挖
  基坑开挖前应准确测定基础轴线,边线位置及标高,并根据地质水文资料及现场具体情况,决定坑壁开挖坡度或支护方案,做好防水、排水工作。基坑开挖的深度一般稍大于基础埋深,视对基底处理的要求而定。
  基坑开挖,如是范围较小的桥梁基础施工,常用位于坑顶的吊机操纵的抓土斗等;遇到开挖工作量特别大的基坑,还常用铲式挖土机、铲运机、推土机和自卸式汽车等。
  四、基坑支护的类型及特点
  (一)挡板支护及桩板支护
  当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下时,可用挡板支护。挡板支护一般用水平挡板挡土,用立木、对撑、木楔,使之紧贴在坑壁上。挡板支护在边开挖边支挡的情况下施工是不方便的,可用钢桩代替立木的支护,称桩板支护。在地下水位较低或已降低的地铁工程和一些高层建筑基础施工较为方便。
  (二)板桩支护
  挡板或桩板支护防渗性差,当基坑在地下水面以下时,可用板桩支护。基坑开挖前先沿坑周将板桩打入坑底以下一定深度,再在开挖过程中根据需要设撑(锚),因而开挖是在板桩支护下进行的。
  (1)木板桩
  木板桩成本较低,容易加工制造和施工,但强度较低,不宜有于坚硬土层。
  (2)钢板桩
  钢板桩有很大优越性,板薄强度大,能穿过较坚硬的土层,锁口紧密,不易漏水。且能承受很大锁口拉力;断面形状多种多样,可焊接接长,能多次使用。
  筋混凝土板桩
  (3)钢筋混凝土板桩耐久性好,刚度大变形小,但笨重且防渗性差,一般用于码头等永久性挡土结构。在铁路工程中则少用。
  (三)水泥土墙支护
  一般依靠自身重力维持墙体稳定,是一种重力式的新型支护。水泥土墙支护有两种基本方法:深层搅拌法和高压喷射注桨法。
  深层搅拌法是用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施工。搅拌机有可喷浆状固化剂的,也有可喷粉状固化剂的。用作固化剂的水泥掺入比不应小于10﹪,一般取13﹪~18﹪,喷浆的掺入比稍大于喷粉的。
  高压喷射注浆法是用钻机把带有特制喷嘴的注浆管插入土中,到达预定深度后,在定速提升过程中用高压泵等高压发生装置喷射出20~40Mpa高压射流,冲击分解土体,使泵入的水泥浆与土混合,形成水泥土固结体。
  五、基坑处理和灌注水下混凝土
  (一)基底处理
  基底处理应按不同土质须符合下列要求:
  1.岩层
  在未风化的岩层上建筑基础时,应先将岩面上松碎石块、淤泥、苔藓等清除干净。如岩层倾斜,应将层面凿平或凿成台阶,以免滑动。在风化岩层上建筑基础时,开挖基坑宜尽量不留或少留坑底富余量,将基础圬工填满坑底,封闭岩层。
  2.碎石类或砂类土层
  应将基底修理平整,建筑基础时,先铺一层稠水泥砂浆。
  3.黏性土层
  在铲平坑底时,应尽量保持其天然状态,不得用回填土夯实。必要时可夯入一层厚10cm以上厚的碎石层,碎石层顶面应略低于基底设计标高。处理完后,尽快砌筑基础,不得暴露过久,以免土面风化松软,致使土的强度显著降低。
  4.泉眼
  应用堵塞或排队的方法处理,不能任其浸泡圬工或带出土粒。基底检查时如发现土质比要求者差,认为地基承载力不够时,应改变基础设计,也可按具体情况进行人工加强的特殊处理。
  (二)灌注水下混凝土
  如基底为粗砂、碎石层等透水性大的土层,很难抽干围堰内积水;或因基底为粉砂、细砂等细粒土层,抽水可能引起管涌危险,则在水下灌注一层混凝土,以封住坑底,防止漏水。
  此法应用最为普遍和有效。施工方法是:用20~30 cm直径的导管垂直下放到离基坑底约10cm处,导管上端伸出水面上接漏斗,在漏斗颈口用细绳悬一球塞,漏斗里灌满混凝土,并先做好后续供应的准备。然后放松吊绳,使球塞在混凝土柱压力下,下落一个距离,随即割断绳索,使导管内混凝土随球塞下落,同时不停地向漏斗输送混凝土,当球塞落到导管底,提升导管25~30cm,管内混凝土从下口把球塞挤出,并在管底周围形成一混凝土堆,把管口堵住,当混凝土面高出管1m以上后,随着混凝土面上升慢慢提升导管,使导管底始终保持在混凝土面以下至少1m,以保证新混凝土不会与管外水接触,如此直到灌完,不得间断。
  五、结束语
  浅基础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中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提高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功能和质量的合理发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36939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