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构建高中阶段的“开放式阅读”语文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既有精细的阅读,又有快餐式的阅读,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信息的吸收、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各类信息的收集、整理、碰撞,可使成绩不在同一层面的学生在共同的信息交融、碰撞中产生新的思维火花,最终提高自我阅读、自我认知的能力,强化内功。
  【关键词】开放式 阅读 教学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养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话题。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深感要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强化阅读教学非常必要。这里的阅读是指“大阅读”,既指对课本知识的阅读,又指生活中对报刊杂志等的阅读,还指对校本教材或地方教材的阅读,我们称其为“开放式阅读”,惟其如此,才能真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从高中生语言发展的特点来看,高中生已经进入了“文化语言”的学习阶段,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已由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对语文基本知识的学习转入到更深一层的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即由原来的对字词句和基本文体的粗浅学习上升到对较复杂、高深的词语和复杂文体的理解、应用及写作上来。针对此特点,我们的教学策略也必须随之变化,除了继续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知识外,还必须考虑到高中生个体的差异性,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学生身心发展都进入了高峰期,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也有了明显的差异,文化积累和语文能力的差异,以及个性差异明显增大,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千差万别的学生。古人曰:“因人而异,因时而化。”为此,我们应该构建“开放式语文阅读”,正视高中学生的个体阅读差异,并鼓励他们有差异地发展,为全体高中生能够实现语文学习的多样选择创造条件。语文是百科之母,高中语文课应为具有不同兴趣、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的阅读创条件,显然,传统的语文教学远远不能满足这样的需要。总之,开放的语文阅读课程要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为他们提供一片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从而为促进学生未来的成长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那么,在高中阶段,我们应如何构建“开放式阅读”的语文课呢?
  一、“开放式阅读”应该建立开放的学习目标,使高中学生学会粗线条的自我阅读
  在学习课本的基础上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利用课余时间寻找适合自己个性化发展目标的类型文章。教学策略仍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同一层级的学生自由结合,互相推介自己喜欢读的作品或杂志,交叉阅读,制订学习目标,交流所读所得,以周记形式写到作文本上,这样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反馈信息,并因为阅读与书写及时有效的结合,在训练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字词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巩固更是包含其中,一举多得。这种开放式的粗线条的交叉反复阅读,使学生在高中忙碌的学习生活中,可以获得更直接、快捷、感性的语文知识,扩大有效阅读面,促进自主阅读精神的增强,能在短时间内提高阅读能力。
  二、“开放式阅读”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者的作用,在阅读目标的确定,阅读对象的选择上作有效指导。当前图书市场鱼目混杂,低级庸俗的图书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指导学生读有益的书,获得有益的知识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阅读过程必须有一条主线贯穿。学生要有目的地去阅读,而不是自由式、放羊式的想当然的“泛读”。教师必须考虑到高中学生的社会阅读环境,年龄特点,思维特点,语言发展特点、兴趣爱好和最终要应付高考等因素,所以,须把阅读范围锁定在哲理性、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现实性较强的类型文章上。这类文章的特点是:与高考题型紧密结合,示范性较强,有一定的深度、广度、难度,设题点较多,知识类型新颖,可读性强,实用性强,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时代感强,极具启发性。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是“开放式阅读”的先行者,自己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除广泛阅读中外名著外,还要能及时发现并补充现实生活中的好文章,推荐可读性强的书目给学生。如:我在近几年的“开放式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除推荐了高中学生必读的中外名家名篇外,还推荐了我国当代学者周国平、当代诗人汪国真的哲理性较强的散文、诗歌,以及英国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的与现实联系较紧密的文章。推荐的以现代科学知识为主的读物有:《新编十万个为什么》,《百慕大之迷》,以及以航天技术、军事科学、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等为主的科技书籍。针对部分“特长+文化”的学生,我还利用晚自习、周末业余时间开了艺术鉴赏课,其中涉及美术、音乐、体育、现代美学等不同学科的鉴赏性文章。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拓宽阅读视野,构建宽厚的语文知识背景,从而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更深厚的文化积累,使其驾驭语言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更强,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开放式阅读”应该是多元的,快速的,有效的
  既有精细的阅读,又有快餐式的阅读,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信息的吸收、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各类信息的收集、整理、碰撞,可使成绩不在同一层面的学生在共同的信息交融、碰撞中产生新的思维火花,最终提高自我阅读、自我认知的能力,强化内功。当然,开放是建立在课本阅读的基础之上的,绝不能忽视对课本知识的阅读学习,而要以课本知识为立足点,循序渐进,把知识点的基本要求,把课本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梳理后再反馈到“开放式阅读”教学中来,指导“开放式阅读”的有效完成。《语文课程标准》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是:学生每分钟的阅读不少于600字,有占有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尽可能多抓关键词语,找准关键词句,准确把握文意,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和阅读技能,以及良好的阅读心理。对校本教材或地方教材的阅读,也是实现开放式阅读的一条良好途径。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适时补充一些这方面的知识,鼓励学生多阅读,交流心得体会,自己多写,多发表,还把我市日报、都市报、晚报上发的一些好文章及时推荐给学生阅读,买《山花》、《凤鸣钟山》等一些地方文艺杂志给他们阅读,使学生真切感受到阅读的真实和快乐,感受到阅读到的人和事就在自己身边,认识到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而生活是生命的轨迹,对这一轨迹的记忆是文字,对这些文字的阅读则是语文学习。
  总之,高中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基础,只有加深、加厚对各类知识的阅读,才能丰富语文知识的储备,有效提高阅读能力,语文“开放式阅读”将伴随高中生三年的语文学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1193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