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回归生命本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青清

  摘 要 人作为生命实体存在于自然界,道德来源于生命,关注生命是道德的真正意义之所在。当前的德育脱离生活实际,忽视生命的需要,使道德教育沦为空洞的教条,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是德育失效的重要原因。本文从传统道德入手,认识道德的生命内涵,提出从生命本身寻找德育目标,道德教育应与生命的发展规律相适应,进行阶段教学。
  关键词 生命的本质 德育目标 自爱 生长规律 阶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1 当前德育困境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转型,人的观念开始发生很大转变,传统德育开始遭受到巨大冲击,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正日益凸显出来。从历史背景看,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实行封建王权统治,伦理道德完全受制于封建政权的政治意识形态,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成为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传统特点。①新中国建国以来,面对内忧外患的国情,德育也表现出以国家为中心的特点,用政治教育代替了道德教育,强调个人对组织的服从;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集体和社会贡献的义务,这种特殊的道德教育方式在当时的情况下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它过分强调德育的社会功能,脱离人的现实需要,逐渐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2 传统道德的生命内涵
  在中国,人们的道德思考是从殷商时期就开始的。从商朝出土的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德”字,但对于当时,德的意义还比较宽泛,并没从意识形态中分离出来。在中国最早的典籍中,“道”表示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的认识、践行而后有所得。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②而对于这个物,老子进一步讲到:“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在老子看来,天地万物都是由道生成的,道就是世界的本原,是世界万物变化运动的规律与秩序。因此,不难看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生命是道德中的一个重要内涵,只有包含生命的道德才是完整的道德。
  3 回归生命本质的德育需要
  从哲学定义来看,生命只是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受制于环境。柏格森指出,生命的本质就是“绵延”,这就是:一是保护生命的存在,二是保护生命存在下去。③保持自己的生命即自爱与保存其他的生命即他爱同是生命的本质要求。从物种进化来说,人类正是源于本能的“自爱”,才使得自身在各种自然困境中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并创造了今天的文明世界。自爱是道德的来源,道德感的产生是以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为基础的,回归生命本质是道德发展的现实需要。回归生命本质的德育是一种尊重生命,以自爱为基础的道德教育,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小孩子的第一个情感是爱他自己,而从这第一个情感产生出来的第二个情感,就是爱那些同他亲近的人。④
  4 回归生命本质的德育方法
  生命的进化过程是有一定规律的,它总是循序渐进地生长。道德教育既然是人的教育,就应该适应人的生长规律,与人的发展相协调,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划分不同的教育重点,进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卢梭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将教育分为了几个不同的阶段,他的这些划分对我们青少年分阶段道德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少年期学生的理性处于睡眠状态,所以,不宜给学生进行太多书面的道德教育,而主要应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这个时期的孩子普遍具备了接受智育和劳动教育的能力,可采用智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他认识自己的能力,并借此告诉他社会关系的概念,即在社会中,他自身必然要依赖他人之力而生活,他应该用劳动来向他人偿付他生活的费用,这是任何人都不能例外的责任。处于少年期的孩子由于身体力量的增加,会促使其内心产生已成为成人的感受,即成人感,受这种感受的驱使,他们会认为成人的一切都是诱人的,开始不断模仿,据此,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应注重身体力行,端正言行,身教重于言教。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具有极强的自尊心,训令式的说教型道德教育对其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青年期的学生理性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这个阶段进行的德育是自爱到他爱的过渡教育。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两种特征:情欲萌发和社会关系意识觉醒,因此,这个时期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时期,激发青少年善良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并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这个阶段的道德教育是在学生已经有了健全人格的基础上进行的,将爱自己通过同情等情感扩大到爱他人,同时把仁爱之心付诸行动,要鼓励他们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学到大量有用的知识,这些通过亲身体验而产生的美好感受,进一步刺激他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道德教育就由理论走向了实践。
  德育是一个很慢的过程,我们不奢望能在一朝一夕起到巨大作用,但作为教育者,我们期望通过我们大家的不断探寻,能为解决当前的德育困境提供一点思路,抛砖引玉,为祖国的德育发展添砖加瓦。
  注释
  ① 熊孝梅.公民教育:传统德育的困境与转型[J].教育导刊,2011(9):52.
  ② 李聃著,乙力注译:道德经[M],三秦出版社,2008:43.
  ③ 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商务印书馆,2004:10.
  ④ 卢梭著.彭正梅译:爱弥儿[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2573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