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超宽带室内信道模型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卢勋

  摘 要: 信道模型研究与分析是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础,而超宽带是一种全新的无线通信技术,分析超宽带信道模型对于研究超宽带通信有着重要的意义,超宽带室内信道是典型的短距离多径多散射体环境,主要有两簇模型、STDL模型和IEEE 802.15.3a标准模型等,主要分析IEEE 802.15.3a标准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
  关键词: 超宽带;信道模型;多径;Matlab仿真
  中图分类号:TN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1)1210081-02
  超宽带是一种短距离高速无线通信技术。它通过组建高速个人无线局域网,使无线局域网和个人局域网以无线的互联接入成为可能。与现有的无线通信技术相比,超宽带具有对信号衰落不敏感、发射信号功率谱密度低、安全性高、系统复杂度低以及定位精度高等特点,可应用于无线多媒体家域网、个域网、雷达定位和成像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多个领域[1]。2006年,国际电信联盟第一研究组宣布,超宽带成为“全球性监管标准”。目前,超宽带技术已成为短距离高速无线通信领域研究热点。
  由于发射功率受到限制和频带极宽,超宽带市内信道模型和传统的室内无线通信信道模型有很大不同。信道模型的建立与分析是通信系统研究的基础,超宽带室内信道是典型的短距离多径多散射体环境,主要有两簇模型、STDL模型和IEEE 802.15.3a标准模型等。本文主要分析IEEE 802.15.3a
  标准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
  1 室内信道模型分析
  2003年7月,在经过了多次的修改之后,IEEE标准化组织802.15.3a工作组提交了一份超宽带室内多径信道模型的最终报告[2]。该模型是根据Intel公司所进行的UWB信号传播实验的数据在经典的S-V模型的基础上作了少量的修改后得到的。S-V模型基于这样的观测:同一个脉冲的多径分量会以簇的形式到达接收机,簇的到达时间被视为一个泊松过程;每一簇内,相继的多径分量的到达时间也被视为一个泊松过程;多径的能量和幅度分别服从于双指数分别和Rayleigh分布。802.15.3a工作组所建议的超宽带室内信道模型保留了S-V模型中多径成簇出现以及能量服从双指数分布的特点,但根据实际的测量数据对多径的幅度作了修正,用对数正态分布表示多径增益幅度,用另外一个对数正态随机变量表示总多径增益波动,所以该模型又称之为修正S-V信道模型。
  IEEE模型的信道冲激响应可以表示为[3]:
  
  
  道幅度增益。
  簇和簇内多径到达时间均服从泊松分布过程:
  
  
  式中 分别代表簇和簇内多径到达率,多径分量的幅度系数
  定义为小尺度衰落和大尺度衰落系数的乘积:
   (3)
  考虑由于反射引起的信号翻转, 等概率取 ; 反映了第簇的衰落; 对应的是第l簇第k径的衰落。 服从均值为 、方差为
  的对数正态分布,即
   (4)
  
  的簇和簇内径衰落相对应。
  
  
  其中 式第一簇第一径的平均功率。最后,由于信道的多径能量之和服从对数正态衰落,将 以多径总能量之和进行幅度归一化,再由参数 表征对数阴影效应,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即:
  
  
  3 信道仿真
  IEEE 802.15.3a工作组给出了四种不同信道环境下的信道参数,如表1所示。四种信道环境命名为CM1、CM2、CM3和CM4,分别对应0~4m视距(LOS)、0~4m非视距(NLOS)、4~10m非视距和极限非视距四种情况[4]。
  表1 标准模型四种环境下的信道参数
  
  图1 CM1LOS信道冲激响应
  图1显示,发射端发射了一个脉冲,接收端产生多个多径分量,其中第一条分量传输的能量最高,不同簇表现有明显相同。
  
  图2 CM2NLOS信道冲激响应
  图2显示,多径冲激响应由多个簇相互叠加而成,由于障碍物的影响,最强峰值不是出现在第一条路径上,而是出现在第一条路径之后大约4ns的地方。
  
  图3 CM3NLOS信道冲激响应
  图3显示,CM3信道比前两者具有更大的时间弥散和脉冲的时间间隔,最强峰值也不是出现在第一条路径上。
  
  图4 CM4极端NLOS信道冲激响应
  图4显示,在极端NLOS情况下,发射能量的时间弥散比前面三者都要大,在第一条接收路径到达50ns的地方仍然有接收能量的存在。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分析IEEE 802.15.3a室内信道标准模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仿真。仿真分为四种情况:CM1、CM2、CM3和CM4,分别对应0~4m视距(LOS)、0~4m非视距(NLOS)、4~10m非视距和极限非视距,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参考文献:
  [1]朱刚,超宽带(UWB)原理与干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2-3.
  [2]葛利嘉等译,超宽带无线电基础,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5:196-203.
  [3]Theodore S.Rappaport,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1996,Prentice Hall Inc.
  [4]M.Z.Win,R.A.Scholtz.On the Robustness of Ultra-wide Bandwidth Signals in Dense Multipath Environments.IEEE Commun.Lett,1998,2(2):51
  -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78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