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分析电力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常见问题及管理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曾纪锋

  摘要:安全是电力企业的头等大事,它既关系着企业正常的生产管理,也影响到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当前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虽已形成体系,并通过制度规章、操作程序等非主观因素的约束,企业在安全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管理上仍然存在着“结构性”漏洞,严重影响到了企业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常见问题;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M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6-0143-02
  我们知道,安全是电力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基础与前提,若失去安全,则电力企业的生产流程就会被打破,甚至于会严重影响电力企业的社会形象、经济利益。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生活对于能源需求的日益剧增,都强烈要求电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但与此同时,与企业扩张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却仍然滞后,这为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因此,电力企业的生产应始终坚持“以安全为生产管理的根本出发点”,通过不断地制度创新、制度改进,以此来迎接新世纪社会对电力企业的考验。为此,本文在对电力生产安全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来提出相应的解决
  对策。
  1 供电企业的生产管理安全漏洞
  1.1 各级安全管理意识不够强
  管理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意识决定行为,因此企业各级管理者安全意识的强弱决定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各级管理者平时对安全工作会上强调的多,文件发的多,但在实际抢修、施工、生产过程中又往往有意或无意会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忘记了安全第一的方针,各项安全规程得不到严格执行,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安全隐患”难以彻底消除。
  1.2 基层管理工作不到位
  有些基层管理工作“避重就轻”,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重视重点项目、轻视较小项目”,从而为小项目出问题埋下了“安全隐患”。综观近几年发生的作业事故,大多都集中于小型、分散作业型项目上。在这些小项目上,由于企业管理者的不重视,安全监督完全成了“走过场”、“应付差事”,作业人员间缺少配合,施工外围缺少安全保障,从而造成“是否安全”。安全取决于作业人员本身的素质或者是依靠管理者的侥幸心理。与此同时,与项目作业相配套的设备检修、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等方面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甚至于时常出现档案丢失、报告“事后补充”等现象。
  1.3 职工习惯性思维定势
  习惯性思维定势,在职工行为研究领域也被称为“习惯性违章”,它主要指的是生产管理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且被职工“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习惯性违章存在的机理有三:一是工作本身机械重复;二是工作主要由人来完成;三是此种违章一般不会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因此,习惯性违章主要是由管理手段来决定的,它的解决途径也应从管理入手。按照违章内容的不同,习惯性违章可以划分为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等。值得注意的是,某些习惯性的违章行为可能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例如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的情况下,就开始工作,会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
  1.4 现场操作管理不严
  电力企业现场操作监管缺失是其管理问题的显性表现,主要体现为:运行机制缺失、运行规章没有修订、“两票”执行情况差、“五防”装置管理缺失、无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等。电力企业的设备检修、试验工作是每天必做的工作,虽然有相关制度原则的明文规定,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由于缺少监管,职工往往“走形式”,造成“小问题没看见、大问题不分析”,并且以一种微不足道的心态来处置。这样的工作方式、工作心态必然为后期的电力生产埋下“隐患”。长此以往,生产事故肯定会发生,只是发生早晚的问题。
  1.5 器具定置管理不规范
  电力企业的生产运行车间是“定置管理”的绝佳场所,而电力企业的生产性质也决定了生产器具需要定置管理。但在实践中,我们却发现部分电力企业的定置管理落实不到位,存在着工具放置混乱、工具质量老化、工具丢失等情况。生产工具的管理混乱情况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它加剧了“管理隐患”的爆发过程。例如电力企业的生产工具质量堪忧,尤其是在诸如农村供电所等基层单位,由于监督制度的相对缺失,使得作业器具的质量合格率普遍较低。与此同时,相关电力部门对作业器具,尤其是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检测流于形式,甚至于会出现文字记录与实际操作不相符的情况。报废管理也是“走过场”,许多已明显损坏的作业工具仍然在超期使用。
  2 强化电力生产管理安全的优化措施
  2.1 强化安全管理意识
  实践决定意识,而意识对实践具有指导性作用。电力企业要想加强生产管理,强化各级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是第一位的。首先企业的各级领导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与认识,通过学习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接受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从而牢固树立“管理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忧患意识、职责意识;其次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先进的管理理念,坚持做到尽职尽责;最后要善于处理企业效益与生产安全的关系,将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放在预先发现、鉴别、判断可能导致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和控制防范措施上,做到有备无患,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
  状态。
  2.2 完善管理安全体系
  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是生产安全的重要保证,企业应将管理体系构建放到企业的头等大事中来。首先是积极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要求职工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来操作,并建立安全管理网络,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其次是做好安全性评价工作,通过多种安全措施,在项目实施前尽可能全面地预见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做好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做到发现一起、纠正一起;最后是对广大职工开展思想教育和安全业务培训,以此来提高职工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提高职工处置事故的能力。   2.3 坚决落实岗位责任制
  岗位责任制的核心在于“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做到“责任清晰、有责必究”,真正实现企业职工“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观念的转变。现代意义上的岗位责任制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它的功能不只是“追责”,“预防”也是其重要的作用之一。首先要做到“有章可循”,追责任才能公平正义。为此,电力企业制定一系例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是有必要的,它可以将职工的工作与考核奖惩联系起来,做到让制度管人、让制度管事;其次要做到“有责必究”,责任制才能体现出其权威、强制性。虽然责任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预防,但当生产事故发生时,我们应严格依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做到有理有据、不偏不倚。
  2.4 强化现场安全执行力
  现场安全执行力指的是在现场作业时要严格按照生产规范实施,对于发现的生产隐患,要及时予以纠正。首先是要构建监督机制、履行监督职责,积极做到“三到位,四意识”:即思想认识到位、监督职责到位、基础工作到位,同时应具备服务意识、从严意识、协调意识、创新意识;其次是要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可以根据相关的规定,设置相应的安监室,配备专业的安监人员,将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做到实处;最后是加强班组管理,具备处置突发情况的能力。班组作为电力生产一线单位,应具备超强的安全执行力。我们可以通过制定标准化管理制度来确保现场作业人员的责任心与工作态度。
  2.5 实施生产工具定置管理
  定置管理既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种实践性操作过程。针对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企业“定置管理”应包括以下四项:一是作业器具的定购管理;二是作业器具的存放管理;三是作业器具的使用管理;四是作业器具的报废管理。关于作业器具的定购,电力企业应制定统一的标准,由企业的专门部门统一定购、统一下发。作业器具的存放应严格按照定置要求,做到摆放有序、标注清晰。使用时,依照“申请→备案→领取→归还→签字”的程序。在器具报废阶段,应做好报废器具的登记工作,避免外流,造成其他生产单位的安全隐患。
  3 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是电力企业生产的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其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绝大多数电力生产事故是能够被预防的,所以只有我们不断加大安全监督力度,努力提高生产的科学管理水平,才能将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范玉顺.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1.
  [2] 任国明,邵玉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及问题探讨
  [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1).
  [3] 韦仲康.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网安全与稳定[J].电力
  安全技术,2006,(5).
  作者简介:曾纪锋(1963—),福建上杭人,供职于国网福建上杭县供电有限公司,研究方向:电力企业运行、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8351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