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黄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新华

  [摘 要] 黄瓜无公害化生产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措施,它符合人们的生活需要,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保障生活以及工作的健康发展,因此势必得到人民的青睐,所以无公害化生产效益将成倍提高。无公害化蔬菜生产,就是在生产过程中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品种,减少化学肥料的用量,使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和其它有害元素保持在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水平上,使农药的残留量保持在允许范围内,使产品营养丰富,食用放心。
  [关键词] 黄瓜 无公害 高产 栽培技术
  一、种植前的准备
  黄瓜无公害化生产,要从基础着手,全过程操作,所以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是保证无公害生产的关键措施。
  1.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品种 品种的优劣直接影响黄瓜生产效益,因此必须谨慎选用。适合我区种植的品种有津杂系列和津绿3号。
  2.备好肥料 肥料施用时要遵循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原则,要求亩施有机肥10―12方以上,化学肥料要按配方施肥,一般施用N、P、K比例各为15或18的复合肥。
  3.做好有机肥的腐熟 有机肥腐熟能够熟化肥料,又能杀菌灭虫,是无公害生产的重要措施。具体操作为将8-10方有机肥加碳铵100公斤、锌硫磷2公斤、多菌灵2公斤混合后洒湿拌匀,盖不透气的膜,堆闷15-20天,每隔7天搅拌1次。
  4.晒地 耕深40CM以上,晒地10-15天。
  5.改善浇灌条件 最好采用滴灌,备好滴灌设备。
  6.高温闷棚 这项措施是一种省工省力省钱的无公害生产必要措施,无论新棚或老棚都必须进行。具体方法:在7-8月份扣棚膜,密封使棚内温度达到60-70℃,连闷7-8天,杀虫灭菌。
  7.起垄 宽窄行种植:垄高25-30cm,宽行80cm,窄行60cm。
  8.准备好地膜 备膜时要准备全膜覆盖的数量,秋延迟栽培要用银灰膜(有趋避蚜虫的作用)。
  9.土壤消毒 每亩用地菌灵2公斤,锌硫磷2.7公斤,加细土拌匀,撒于地面,用悬耕机或锄地与土壤混合。
  10.棚体消毒 定植前用菌毒清300倍液,每亩棚50公斤药液喷洒全棚所有物件。
  二、育苗
  1.营养土的配制
  育苗盘和营养钵所用的营养土,可按体积为2:4:4的方法配比,即烧透的炉渣20%,无菌的田园土40%,腐熟的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粪40%。用细筛过筛,要求营养土孔隙度60%以上,搅匀消毒、密封15天。每育667m2黄瓜苗,育苗盘需营养土0.16m3,育苗钵需营养土2.5m3。
  2.播种方法
  2.1黄瓜播种 黄瓜籽首先用55℃的温水烫种,保持水温10~15分钟,并要不断搅拌水温降至30℃,而后再浸种1~2小时,搓洗种籽表皮的粘液,晾至散离状态后用净湿布包住放在30℃左右环境中催芽,20小时后露白播种。
  黄瓜要比南瓜提早5~7天育苗。育苗时,把过筛营养土装入育苗盘内,浇透水,刮平表面即可播种。播时按3cm×3cm排放种子,播完之后覆盖1cm厚的细砂,再在上面盖一层报纸,报纸上洒少许水,然后放在水拱硼内保温保湿。
  2.2南瓜播种 南瓜籽用60℃的热水烫种15分钟,再浸种8~12小时,然后搓洗种皮上的粘液,洗净后晾8~10小时,最后用湿毛巾包好放在30~33℃环境下催芽48小时,破嘴露白后即可播种。
  3.播后管理
  出苗前温度宜高些,白天温度应控制在30~35℃,晚上温度应控制在20~25℃。出苗后温度宜低,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晚上温度控制在15~20℃。苗刚顶土时,揭去报纸,温度超过时及时揭去小拱膜。出苗后白天不盖膜,晚上盖膜,苗齐后用800倍的0.5%氨基酸寡糖素水剂与稀土液混合喷打两次,喷打间隔期为5天。
  三、嫁接与管理
  1.嫁接适期
  当黄瓜苗长到两叶一心,下胚轴7~8cm时;南瓜苗第一片真叶刚出现,下胚轴6~7cm时为嫁接适宜期。
  2.嫁接工具
  每667m2地须准备5~10个刮须刀片,纵向折成两半,还需准备3kg左右的嫁接夹,嫁接时每人准备一个小凳子和一个嫁接工作台。
  3.嫁接苗床
  提前准备好8~10个5m×1.2m的苗床,1.6m宽的小拱膜和小拱杆。
  4.嫁接方法
  先用刀片挑去砧木的生长点,在生长点以下1cm处自上而下斜切1~1.5cm长的切口,斜度应于下轴心线呈35~40度夹角,深度达茎粗的1/2处;在黄瓜苗子叶的正下方1.5~2cm处自下而上斜切1.5cm的切口,斜度应于下轴心线呈25~30度夹角,深度达茎粗的3/5,最后将接穗的舌形契插入砧木的切口之中,使两者切口相互吻合,黄反的叶应在南瓜上呈“+”字形,随即用嫁接夹固定。嫁接完后,立即把黄瓜的根埋入营养钵土中,浇足水,随手摆入小拱棚内。
  四、嫁接后的管理
  1.嫁接愈合期的温度管理
  2.愈合期湿度管理
  嫁接后的7天内,小拱棚内的相对湿度必须保持在90%以上。
  3.愈合期苗床管理
  嫁接后前3天全天遮光密闭(无太阳时可不遮),3天后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步通风见光。如遇阴雨天可用电灯、电炉、地热线增光补温。
  4.愈合后温湿度管理
  温度白天23~25℃,夜间10~12℃,昼夜温差12℃左右为宜;相对温度一般要求60%~80%。
  5.愈合后水肥管理
  2片真叶前一般不需浇水,只需叶面喷肥,可用微肥和稀土液进行喷打。2片真叶后,可根据苗情适当浇水。浇水时可配上微肥、稀土、磷酸二氢钾等。4片真叶前可喷打两次微肥混合液,促进花芽分化。
  6.黄瓜断根   嫁接后10~11天,接口完全愈合,可进行黄瓜苗断根。
  7.病虫防治
  断根后,可用15%混合氢酸铜?锌?锰?镁水剂500倍液进行灌根,促其生长;叶面可喷0.5%氨基酸寡糖素水剂600倍液、或60%琥铜・乙铝・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40%吗啉胍・羟烯腺可溶性粉剂1500倍液等药进行防治立枯病、猝倒病、细菌性角斑病和病毒病等。轮换喷打,间隔期7~10天。
  五、适期定植、科学管理
  1.定植
  定植要选晴天午后弱光期,顺垄(苗3叶1心)开沟浇灌水后定植,摆苗时子叶要一致,盖土深度要保持苗堆与垄面相平为准,不要使秧苗嫁接口接触地面,避免接穗黄瓜产生平不定根而失去嫁接作用,根据品种适宜密度定株距,一般25-30CM,每亩定植3500株左右,盖土后盖地膜,破洞引苗,再把地膜两侧压少量土固定。
  2.定植后管理
  2.1温度管理:(1)发棵期温度,以促进根系生长为主,白天温度掌握在25-30℃,夜间不低于15℃;(2)结瓜初期,以促根促瓜成长为主,将温度控制在适温下限,白天温度掌握在25℃左右,夜间温度不能低于10℃,最好保持昼夜温差8℃左右;(3)结瓜期:白天控制在26-28℃,夜间控制在12-14℃,白天可利用通风降温控制温度,夜间千方百计保持温度。
  2.2水肥管理:定植后结瓜前最好不要浇灌大水,干旱严重可浇灌小垄沟(大垄沟不浇灌水)见瓜后大小垄沟一块浇灌,要以水带肥,前两水要少带肥,一般每亩带肥10公斤左右,以后浇灌水时逐渐增加肥量10-20%,深冬浇灌水要选晴天浇灌水,实行隔垄浇灌,严防大水满灌。深冬季节最好根外追肥0.2%磷酸二氢钾加0.2%尿素或三元复合肥喷施,施用二氧化碳气肥,气肥40-50公斤/亩,7天开始放,高效40天,有效90天。硫酸和碳铵化和法:50平方米设30CM高25CM内径的塑料桶或瓷缸,桶内加入1/3高的按1:3配比好的稀硫酸;碳铵用量和用法:苗期每桶300克至390克,定植至结瓜每桶750-800克,坐果至收获每桶500-700克,用纸包好上午9-10时投入到稀硫酸内,晴天温度高于18℃可按上限,反之下限,低于15℃不施,施时闭棚2小时后可通风,(注意)硫酸向水中倒。
  3.植株调整 采用拉绳子吊蔓,S型绑蔓,及时去掉卷须及雄花调整植株,及时打掉老叶黄叶,深冬要把蔓落到离地面较近处最好。
  4.及时清除薄膜灰土,有利于透光,增加棚内温度。
  5.使用反光膜,用钉子把反光膜固定在墙体上,最好是2米以上宽,以达到增强棚内光照和温度,同时能较快提高棚内温度的效果。
  6.做好防寒沟,防寒沟一般50CM宽,70CM深,用稻草杆或麦杆加一部分牛马粪填满盖薄膜,晚上薄膜上盖草苫保温。草苫上部再盖膜,即能加强防寒能力又能防雨雪。
  后坡复膜,特别是墙体较薄的大棚。
  7.物理和生物防治黄瓜病虫害
  7.1设置防护措施:放风口用防虫网封闭,防止蚜虫,白粉虱进入棚内。
  7.2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每亩用40cm-25cm黄油板15-20片。
  7.3杀虫灯诱杀害虫。
  7.4生物防治蚜虫、食蚜蝇等。
  7.5用生物农药:浏阳霉素(防治红蜘蛛),农抗120(防治早晚疫病),多抗霉素(霜霉病、碳疽病)、农用链霉素(细菌性角斑病)、灭菌灵(黄瓜霜霉病)、井岗霉素(50%井岗霉素500-1000倍液防苗期立枯病)、春雷霉素(防治黄瓜碳疽病、角斑病、枯萎病、西红柿的叶霉病)武夷霉素(黄瓜白粉病、灰霉病、黑腥病和碳疽病)。
  8.药剂防治病害
  8.1霜霉病: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克露72%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50%甲霜铝铜(2%甲霜灵、30%铝、18%二元酸铜)兑水500-800倍,66.5%普力克600倍液,70%乙磷锰锌(25%代森锰锌、45%磷铝)400-500倍液。
  8.2白粉病:20%粉锈宁乳油2000-3000倍液,40-50%混杀硫(硫菌灵)600-800倍液,50%退菌特(三福美)可湿性粉剂兑水800-1000倍,40%灭病威(20%多菌灵、20%硫磺)500-700倍液。
  8.3碳疽病: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80%碳疽福美(50%福美锌、3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或浇灌。
  8.4细菌性角斑病:2%春雷霉素水剂400-500倍液喷雾,农用链霉素100万单位4000-5000倍液,77%可杀得500倍液灌根。
  8.5灰霉病:50%速克灵1500倍液,50%的扑海因10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50%农利灵500倍液,65%甲霜灵1000倍液,50%多霉灵1000倍液,40%特立克800倍液,40%百可得1500倍液,40%施佳乐1000倍液,阴天喷粉:100%灭克粉1公斤/亩,10%速克灵烟雾剂50克/100平方米。
  8.6黄瓜的蔓枯病:75%百菌清6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50%托布津500倍液,77%可杀得500倍液灌根。
  8.7黄瓜的菌核病:75%百菌清6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50%速克灵1500倍液,50%农利灵500倍液。50%的扑海因1000倍液,40%菌核清1500倍液。
  9.药剂防治虫害
  9.1蚜虫:50%劈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20%速灭杀丁2000-3000倍液,20%灭扫利2000-3000倍液,10%一遍净1000-2000倍液,10%灭百可乳油2000-3000倍液。   9.2白粉虱:10%一遍净1000-2000倍液,25%扑虱灵(优乐得)粉剂1500-2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
  9.3美洲斑潜蝇:75%灭蝇胺3000倍液,50%锐劲特2000-4000倍液。
  9.4蓟马:20%恶虫威1000-2000倍液,20%好年冬(丁硫百威)1500倍液,25%仲丁威1000倍液。
  9.5茶黄螨:浏阳霉素1000-1500倍液,20%灭扫利2000-3000倍液,73%克满特2000倍液,2.5%功夫4000-5000倍液。
  六、畸形黄瓜的成因与防治
  黄瓜畸形瓜的形成,大大影响了其商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参考有关资料,进行了几年的研究和调查,探索整理出几个常见畸形黄瓜的形成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1.尖头瓜
  尖头瓜又称尖嘴瓜,是畸形共黄瓜中常见的一种。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
  1.1黄瓜单性结实弱且开花期雌花没有受精。因为单性结实弱的品种,一般较难独自发育成果实,又由于雌花没有受精,果实中不能形成种子,缺少了促使营养物质向果实运输的源动力,因而造成实尖端营养不良,形成尖头瓜。
  防治措施:在黄瓜开花期创造良好的授粉条件,如放蜂、人工授粉等。
  1.2植株生长早期,氮肥供应不足,使得植株茎秆细而坚韧,果实也会产生尖头瓜。
  防治:施入尿素等含氮量较高的肥料。
  1.3植株生长势弱,特别是果实膨大后期,肥水不足,使得果实中不能得到正常的养分供应,保证有充足的矿质营养运输到果实。
  2.大肚瓜
  这也是一种常见的畸形型黄瓜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2.1黄瓜雌花受精不完全,只在瓜的先端产生种子,使得营养物质积累到先端,导致先端果肉组织特别肥大,呈大肚瓜头。
  防治:创造良好的开花授粉条件。
  2.2植株缺钾而氮肥又供应过量,也会产生大肚瓜。
  防治措施:土施硝酸钾、草木灰等,或用0.3%的磷酸二氢钾液喷施植株叶面。
  2.3黄瓜生长前期缺水,而后期大量供水,也会产生大肚瓜。这是因为水分对细胞的延长或肥大生长会产生很强的影响,缺水时,细胞生长缓慢,大量供水时,细胞则发育迅速。
  防治措施:整个生长期均衡供水,保持土壤见湿,避免过度干旱缺水或大水漫灌。
  3.弯曲瓜
  3.1黄瓜受精不完全,仅仅子房一边的卵细胞受精,导致整个果实发育不平衡而成弯曲瓜。
  3.2黄瓜生长期间,受高温、高湿及不良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弯曲瓜。
  防治技术:取一牙签,扎在产生弯曲瓜条部位的黄瓜蔓上,紧接着浇一遍水,次日瓜条即可伸直,此时再将细牙签拔出,黄瓜仍能正常生长。
  3.3黄瓜在生长过程中,瓜条受到外物的阻挡而不能正常伸展,以致产生畸形弯曲。
  防治:黄瓜坐瓜以后,去掉阻挡黄瓜生长发育的外物,可使黄瓜正常伸长。
  4.蜂腰瓜
  4.1同弯曲瓜的形成相似,黄瓜雌花授粉不完全,也易发育成蜂腰瓜。
  4.2黄瓜授粉后,植株中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干物质积累少,养分分配不足,也易引起黄瓜发育形成峰腰瓜。
  防治方法:加强植株营养,特别是坐果期要加大肥水供应,保证有充足的养分积累。另外,对于弯曲瓜或蜂腰瓜,可用激素处理,使黄瓜瓜条长直。常用的激素 有:2,4―D,浓度以0.01%~0.1%为好;GA,浓度以50毫克/公斤为好。处理方法:在黄瓜开花前3天内涂抹或喷雾,以开花当天处理最好。
  作者简介:高新华(1961-),男,汉,学士,从事农业推广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58705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