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曙光“超”融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涛

  以HPC技术为基础,以大数据应用为前提,曙光将HPC、云计算、大数据融合在一起,让大中型数据中心客户现在就能享受到超融合架构带来的高效、便捷、灵活的应用体验。
  记者与一位业内资深人士交流时,他十分感慨:“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融合’终于得到了广泛认可。”记者也深有同感。从融合的存储、融合的网络到融合的数据中心,IT基础架构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就是融合。融合让数据中心的IT基础架构变得简化、灵活、高效,同时也让云计算、大数据、软件定义等有了发挥的舞台。
  不过,融合本身也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将服务器、存储等硬件简单地捆绑在一起这种最初级的融合(或者应该称为集成)开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倡导“超融合”的理念,人们对于融合的理念、融合基础架构的落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今天,在融合基础架构市场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这种现象无论对于厂商还是用户来说都是有利的。大家各抒己见,可以让“融合”这个概念越辩越明。各厂商有不同的融合方式、产品和解决方案,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在融合的大潮中,曙光是名副其实的弄潮儿。它在国内同行中率先提出了“超融合”的理念,并将它落地为具体的解决方案,在自己的云计算中心部署和实施。
  超融合需求来自客户
  超融合是不是在融合基础上的臆造?“不。超融合的需求来自于客户。”曙光公司总裁助理兼存储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惠润海斩钉截铁地回答,“其实,我们的很多客户早有这样的需求和想法。以专业的语音服务商科大讯飞为例,它的HPC系统、云计算服务平台、大数据项目以前都是相互分离的。但是出于业务发展的考虑,它们希望将这三个平台整合起来。”
  如今,IT的角色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以前,IT是企业的成本中心,是业务的后端支撑平台。但是现在, IT与业务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IT不仅可以促进业务的创新与发展,而且在某些条件下,IT本身就成了业务的一部分,可以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以IT支撑服务为主的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也开始转型为提供增值服务的数据中心服务商,而提供增值服务无可避免地就要将IT与应用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举例来说,一些云数据中心以前只是单纯地提供IaaS服务,现在则更多地考虑将IaaS与PaaS和SaaS相融合,或者与大数据应用相结合。曙光在国内运营着多个超算中心、云数据中心,因此对于上述转变有着更深刻的体会。曙光的超融合解决方案最先在曙光成都云计算中心落地就是例证之一。
  超・融合
  目前,超融合在业内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一些较早提出超融合理念的国外的融合基础设施提供商认为,超融合与传统的融合解决方案有着明显的区别。传统的融合解决方案就是将以前分离的服务器、存储、网络和管理软件等集成在一起。从这个角度说,传统的融合解决方案其实就是一个集成系统。许多系统集成商一直都在做这种设备集成的工作。在有些厂商看来,所谓融合系统只是给集成系统换了一个更精美的包装,而在技术上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而超融合则不同,它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IT架构的构建方式。超融合在虚拟化的基础上,将计算、存储、网络真正融为一体,一个节点中包括用户所需的各种IT资源,当系统需要扩展时,只要增加更多节点,就能同时实现计算性能、存储容量等的扩展。超融合基础设施也是典型的软件定义的架构。
  曙光也给出了它们对融合和超融合的理解。在曙光看来,融合系统就是将IT的基本组成部分(比如计算、存储、网络、服务器虚拟化等)融合在一起,而这些资源往往来自于不同的厂商,通过融合,这些资源成为一个紧密协作的整体。所谓超融合,主要是指一个供应商依靠自身的力量建立一套完整的基础架构,并将所有相关的IT资源组合在一套设备中。曙光公司HPC产品总监戴荣进一步解释说:“融合架构只是将3个或4个组成部分整合在一起,每个组成部分相对独立。而在超融合环境中,所有的组成部分都是无缝衔接在一起的。”
  曙光对超融合的理解与国际上一些公司对超融合的理解有相似之处。不过,笔者认为曙光的“超融合”还是应该理解为“超・融合”,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曙光的超融合架构超越了传统的集成式的融合架构,可以说是一次技术上的变革。
  其次,曙光的超融合架构是将HPC(高性能计算)、云计算、大数据三种架构融合在一起,与其说是从技术的角度去理解和实现超融合,还不如说是从应用和业务的角度去考虑三种架构的融合。从这一点上看,曙光的超融合与国外公司提的超融合还是有差别的。
  再次,曙光超融合架构的一个重要技术基础是HPC。超融合中的“超”代表的是HPC或者说超级计算。因此,将“超”与“融合”分开,更容易让人理解HPC是重要的技术基石。
  最后,还是强调“应用为先”的理念。如果说HPC是曙光超融合架构的技术基础,那么大数据就是曙光超融合架构的应用前提。正如惠润海所说,正是因为要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大数据需求,曙光才考虑将HPC、云计算和大数据融合在一起。
  曙光之所以能将HPC、云计算和大数据三种架构融合在一起,主要还是得益于它在这三方面拥有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曙光提出超融合可谓水到渠成。
  从2009年到2013年,曙光已经连续5年在中国的高性能计算市场上保持份额第一,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高性能计算市场的领导者。从2008年开始,曙光已经开始涉足云计算领域,并在国内的多个城市(包括成都、包头、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等)建立并运维着多个云数据中心,而曙光的HPC技术在这些云数据中心的IT基础架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曙光发力大数据其实更早。2004年,曙光就发布了海量分析平台,甚至早于社区产品Hadoop。2012年,曙光推出了XData大数据一体机。曙光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在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高校和媒体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正因为有了曙光对于行业用户应用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对大数据未来应用发展方向的把握,所以才有了超融合这个思路。而曙光在HPC、云计算、大数据三个领域的多年技术积累为超融合架构的实现奠定了技术基础。曙光在行业中的辛勤耕耘,特别是拥有运维多个云数据中心的实践经验,让超融合架构解决方案一推出就有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试验田”――曙光成都云计算中心,这让曙光可以边实践边完善其超融合架构。
  戴荣告诉记者:“成都云计算中心平台是曙光助力成都市政府打造的中国首个按商业规律运营的云计算平台,也是国内第一个同时为电子政务应用和科学计算服务的云计算中心。结合大数据的应用,成都云计算中心已经成功变身为国内首个超融合数据中心。”
  也许会有超融合一体机
  “超融合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解决方案,它面向的是大中型的数据中心客户。”惠润海举例说,“那些拥有海量数据的HPC领域的客户,如果有对外提供云服务的需求,那么超融合解决方案就是其理想的解决方案。”
  戴荣重申,曙光的超融合解决方案并不是简单地将HPC、云计算和大数据三种架构捆绑在一起,而是进行了重新设计,从最底层的架构上真正实现了融合。未来,曙光希望实现由软件定义资源利用,通过软硬一体化趋近融合,统一融合资源管理(网络、计算、存储)、统一融合服务管理(HPC、云计算、大数据)、统一融合数据管理(调度、编排、处理),并横跨三大核心产品――Gridview高性能计算操作系统、CloudView云计算操作系统、XData大数据一体机,最终实现软件定义一切的超融合计算。
  惠润海告诉记者,随着超融合架构不断完善,在满足大中型数据中心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曙光未来不排除推出基于超融合通用架构的一体机产品的可能性。到那时,中小企业也能拥有超融合带来的全新体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62726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