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献祭仪式与神话原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田园

  摘 要 托尔金的《指环王》与蒂姆・奥布莱恩的《士兵的重负》均是文学名作。这两部作品已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这些作品中饱含意象,顺着这些意象能寻到一种献祭仪式与神话原型的踪迹,即“手指祭”。本文将对“手指祭”进行介绍,并尝试通过神话――原型批评的方式来分析上述作品中的原型意象,揭示“手指祭”的原型是如何在上述作品中得以体现,从而更进一步展现作品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神话――原型批评 献祭仪式 原型
  中图分类号:I561.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6.066
  Abstract "The Lord of the Rings" by Tolkien and The Things They Carried by Tim O'Brien are well-known literary works, both of which have been adapted to films or TV series and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public. In the works mentioned above, a ritual of sacrifice and mythological archetype can be tracked down from many images appeared in the works, which is "finger sacrifice". In this thesis, "finger sacrifice" will be introduced in details. Myth and Archetypal Criticism will be applied to analyze different archetypal images in the works mentioned above in order to show how the archetype of "finger sacrifice" is embodied in the works and the artistic charm of the works.
  Key words Myth and Archetypal Criticism; rituals of sacrifice; archetype
  1 神话――原型批评
  神话――原型批评在国外文论界并没有一个众所公认的统一名称。最初,流行的称谓是“神话批评”,1957年,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中系统阐发了该派的批评理论,正式确立了以原型概念为核心的“原型批评”观。此后,神话批评和原型批评成了两个并行不悖的同义词。叶舒宪拟综合这两种异名同实的概念,将其统称为“神话――原型批评”,简称为“原型批评”,以避免同神话学研究的概念相混淆。神话――原型批评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的途径或文学批评的方法,起源于本世纪初的英国,在战后兴盛于北美,成为取代统治文坛多年的新批评派的一个新的派别。
  原型批评的产生和发展曾至少分别受益于以下三个不同的学科:以弗雷泽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以荣格为代表的分析心理学以及以卡西尔为代表的象征哲学。
  弗莱是原型批评的创始人和杰出代表。他深受此三种学科的影响,弗雷泽与荣格对他的影响尤为重要。弗雷泽在他的传世巨著《金枝》(1890-1915)中精辟地论述了仪式、巫术、神话等人类原始文明的源流关系。《金枝》可以视为神话――原型批评的奠基之作了。弗莱受到弗雷泽的启示,着手在神话中探寻构成神话的普遍模式,从原型象征中发现人类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的最深层的意义。
  弗莱公开宣称,他的原型理论是受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的启发创建的。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就是原型,因此,可以说集体无意识就是原型的积累。他所阐发的“原型”概念成为了现代文艺学中的重要术语,他的《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等论著也被奉为神话――原型批评的早期经典文献。
  弗莱的《批评的解剖》在当今西方学术界享有声誉,被公认为是神话――原型批评的集大成之作。他将原型的概念转移到了文学中。弗莱认为,文学批评的系统化有赖于对文学本身的规律性因素的把握,一部文学作品,它所体现的规律性因素不是作家个人天才创造发明的,而是在文学的历史发展中,在文化传统中所形成的,这种规律性因素就是“原型”。《批评的解剖》的理论建树的功绩是难以抹杀的,它所遵循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在文艺学界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神话――原型批评》一书中指出了该书的局限性,弗莱所构拟出的共时性模式是否能准确、完整地概括全部文学现象,他所描述的历时性模式究竟在何种程度上符合文学发展的实际,这些都还是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此外,《批评的解剖》主要是对西方文学现象的研究和概括,在他看来,东方各民族的文学大都还处在传奇阶段,因而根本没有得到他的重视。把包括中国文学和印度文学在内的悠久而丰富的东方文学遗产排斥在外,要想建立真正的“文学人类学”理论,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2 手指祭
  弗雷泽等人类学家以及其他哲学家或心理学家在他们的专著中记录下了种种仪式。《金枝》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而在瓦尔特・伯克特所著Creation of the Sacred一书中也记载着多种仪式的清晰脉络,我将以该书中遵守“以部分换回整体”的献祭原则的仪式为例,讲述手指祭这种仪式原型:
  在古罗马时代著名斯多亚学派哲学家塞尼加的《天问》中就写到,在克利欧奈,人们会通过祭祀各自祭品的方式来转移冰雹的灾祸。有人供奉一只羔羊,有人则献出一只鸡。“如果一个人既没有羔羊也没有鸡可供奉,那么他就用任何他可祭祀的东西来进行献祭:他可能会将自己作为祭品――但是你不要认为云朵会如此贪婪残酷,它们要求的并不多。他只需用一支有着锋利笔尖的笔刺破手指即可,这样他就用自己的鲜血完成了会带给他幸运的献祭,之后,冰雹不仅会远离其他供奉更丰富的祭品的人们的土地,也会离开他的土地。”患重疾的演说家阿里斯提德斯在给康复之神忒勒斯福洛斯献出一枚正戴在手指上的戒指后,身体便得以康复。上帝同意用戒指替换的身体部位其实应该正是手指本身。阿里斯提德斯让自己的供品成为了他身体一部分的替代品,将自己的性命从死亡的威胁中救赎了回来;古希腊的统帅阿伽门农之子俄瑞斯忒斯因为父报仇而杀害了自己的母亲,虽然报了仇但他又使自己陷入了弑母的重罪中,被复仇女神反复纠缠的俄瑞斯忒斯不得安宁以至于发了疯,直到有一天咬断了自己的一根手指他才又恢复了意识。从身体上割下手指的行为可以安抚紧追不舍的恶魔;损失了部分正是为了拯救一条性命。俄瑞斯忒斯的发疯与癫狂被这种特别的祭祀仪式所治愈了。我们看到俄瑞斯忒斯的经历与阿里斯提德斯的经历极为相似,在此处手指祭的主题则清晰可见。   在民间故事和童话故事中也有手指祭主题。在不同的故事中,这个主题则有着不同的变化形式: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会将一枚指环扔掉,也就是我们文本中的金戒指,而英雄则渴望得到它,但是一旦他将那枚戒指戴上手指,那戒指便无法再轻易脱下。这样一来,英雄就只能咬断或用刀割下自己的手指,将其扔向巨人,最终才能成功逃脱,“损失了一小部分但却挽救了整条性命”;据弗雷泽所观察:“在汤加群岛之上的汤加王国中,为了使病重的年长亲戚恢复健康,晚辈切断一根手指或割下手指的一部分作为献祭神灵的祭品是非常常见的行为;霍屯督族女人与布西曼族女人会将第二个孩子手指的一个关节切断,这样的指关节献祭是为了保住第二个孩子的性命”;在一些著名的旧石器时代的洞穴中,仍保留着一些残缺不全的手印,这证明手指祭是一种旧石器时代的仪式,直至20世纪,它依旧存在,跨时20000多年;在位于伊拉克的新石器时代后期遗址,即阿尔帕契亚遗址的一处圣所发现了五只石制手指以及一根人类手指骨。这个发现似乎证实了在公元前四千年就已存在的自残的风俗。若遇到不幸、病痛甚或预见到灾难,人们都会割去自己的一根手指或是手指的一部分来使自己获得幸免,这种做法看起来在全世界都通用。
  3 手指祭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手指祭的献祭仪式,遵守了“Pars pro toto principle”,即“以部分换回整体”的献祭原则。而这种原型在文学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托尔金的《指环王》就体现着手指祭的原型,“指环”即魔戒本身,则是工业文明的隐喻。用魔戒这个人工锻造的意象,象征人的物欲痴迷。只有最终远离魔戒的巨大功利性诱惑,人类的和谐社会才有可能得到恢复。只有彻底拒绝魔戒的巨大诱惑,人类的和谐生存才得以恢复。此处的魔戒正如同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诱惑英雄的金戒指。英雄渴望得到它,但是一旦他将那枚戒指戴上手指便不能轻易摘下,只能咬断手指以保性命。而在《指环王》中,只有毁掉魔戒才能重获宁静的生活。指环替代了手指,此处的魔戒故事正是手指祭原型的变形版本。文学发展演变的规律线索在于原型的“置换变形”;在蒂姆・奥布赖恩的短篇小说《士兵的重负》中,一位士兵携带着拇指的情节令人印象深刻,战友桑德斯从小越共战士的手上割下拇指,并让性格温顺的波克随身携带象征道德的手指,以保他不受到越共的杀害。手指祭原型在此处显现:用男孩的手指保全波克的性命。
  4 结语
  “手指祭”是一种作为献祭仪式的神话原型,以上文学作品当中都饱含与这种神话原型相关的种种意象,沿着这些意象的脉络能清晰地寻到这种献祭仪式在文本中的生动印记。正是一个个神话原型赋予了这些作品无限魅力,令人着迷。本文通过神话――原型批评的方式分析了这两部作品中的部分原型意象,揭示了这种原型是如何在上述文学及影、视、剧作品中得以充分体现,从而更进一步展现神话原型与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
  [2] 赵一凡等.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3] Burkert, Walter. Creation of the Sacred,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4] Frazer, J. G. Pausanias’Description of Greece I-VI, London, 1898.
  [5] Levy, R. The Gate of Horn. London, 19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78165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