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企合作实用型IT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针对当前高级应用型IT类专业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结合哈尔滨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实践经验,对IT人才培养方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三零五化”的人才培养思想,通过实施“2.5+1.5”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和四位一体的培养方案,提高学生应用技能和实践能力,通过产学研结合,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进而阐述“校企合作”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软件工程;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
  
  引言
  
  哈尔滨学院自软件工程专业建立以来,加大了投入和政策倾斜,先后投入300余万元,组建了7个专业实验室。软件学院经4年的建设和发展,于2008年7月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示范型软件学院,年底又被哈尔滨市政府认定为“哈尔滨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软件学院与哈尔滨奇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被认定为“哈尔滨市服务外包企业”。从而软件学院将获得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及相应资助。除实习和实训基地提供的教学资源外,奇安公司投入了50余万元,与学校联合建立了研发大厅和实训实验室。
  
  1 目前IT专业生产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思路
  
  经过认真研究近几年的生产实习教学的经验和教训,我们选择了校企联合的IT专业生产实习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实训基地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实训内容由学校与企业根据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共同制定,实训指导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共同承担,实习内容为组织学生到企业参与已结题项目的再现开发,或组织优秀学生直接参与企业在研项目的开发。这样,学生可以了解和体验IT产业的生产过程,达到生产实习教学的目的。
  
  2 校企联合办学的优势
  
  我院提出“三零五化”人才培养思想,即“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零间隙,毕业与上岗零过渡”和“培养目标定向化、能力培养工程化、教师队伍双师化、资格认证多元化、产学合作多样化”为指导思想,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核心,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为重点,以基于问题、案例、项目教学为主线,开展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校企联合办学有以下优点:
  2.1 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校企联合办学可以利用企业正在开发的系统或已经开发完成的系统作为案例,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最实用的技术;通过企业工程师“1对4、5个人培训”的方式使学生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具体的指导老师,学生在学习中需要不断的沟通,提高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2.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一方面,学生的能力提高,增强了学生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和企业在学生就业上有约定,企业必须负责学生的就业,因此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渠道向外推荐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2.3 有利于企业选拔优秀的人才
  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持,企业在帮助学校培养人才的同时,可以发现自己需要的人才,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使得被培训的学生成为企业的后背人才库。
  2.4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我校是一所市属院校,教师的科研水平较低,科研立项较困难,即使立项,也往往是指导性项目,没有经费支持,这使得教师很难开展科研工作。通过校企联合办学,使教师可以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能够进行有使用价值的研究,同时在经济上也可以得到回报。
  2.5 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可以实现校、企的优势互补,使教师的科研产业化,是企业增加课智力资源,真正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3 实施的整体策略
  
  我院领导在通过一系列的考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与教师进行大量的沟通,构建了校企联合办学的整体策略。
  3.1 确定人才培养的恰当定位
  首先我们确定了适合我院的人才培养的恰当定位,也就是要培养优秀的软件蓝领。
  提出了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以软件产业需求为导向,培养掌握软件工程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的,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管理等工作能力,以及参与工程项目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具有发展成软件行业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潜力的,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和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3.2 建设优秀的教学团队
  教学成败的最根本在于有没有良好的教学团队,我院一方面不断派出优秀教师进行学习和交流,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认真组织教师相互听课,安排示范课,加强教学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我院注重培养教师的团队意识,使得我院成为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
  3.3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
  旧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不适应我院新的情况,为此我院邀请专家进行分析研究,制定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
  结合我院多年来与IT企业联合进行毕业设计及实习工作的经验,提出了与外向型IT企业联合培养软件人才的新模式,即:两年半高校的学历教育和1年半在企业进行软件工程实践的“2.5+1.5”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3.4 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完整的教育过程,是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依托的实施过程。因此,课程体系设计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要跟上软件行业发展的市场需求,既要重视理论知识教学,更要突出实践环节教学。
  
  4 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4.1 探索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上,加强产学合作,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利用学校与产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教育优势,把以课堂教学与项目研发有机结合起来。实践证明,面向校企合作的产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4.2 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中,我们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施教对象以及有利于职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选择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求教学方法要多样化,能够针对不同生源的学生因材施教,提倡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探究式和项目驱动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学,学了有什么用,学了怎么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学知识到学习怎么获得知识。
  4.3 改革实践教学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学院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任务,基本思路是“软硬件实验环境适用化、实验平台综合化、实验内容系统化、产学研结合一体化”。全面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实验,改革实验管理体制,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4 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在学校,当一门课结束的时候,老师要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严格地反映在成绩中,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要有一个量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但是有些教学内容是很难量化考核的,这就导致这些教学内容在实施的时候有很大的难度。在企业内训中,老师只负责教授不负责考核,拥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使得老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时候非常自由。
  
  5 结束语
  
  本研究受到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校企合作实用型IT人才培养探索实践”的支持。它提出的与外向型IT企业联合培养型用型软件人才的新模式和采取的相应措施,有利于学生主动适应软件产业人才市场的需求,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在满足学生发展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人才储备,是企业文化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渗透。通过对05、06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实施,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应与时俱进,我们还需深入进行总结、探索、实践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贾宗福,齐新军,王知非,任向民.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5):3-5.
  [2]徐云龙,龚声蓉.全面校企合作,培养IT应用型创新人才[J]. 计算机教育,2009(2):20-24.
  本文受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校企合作实用型IT人才培养探索和实践》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88528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