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科技论文  > 
  • 田家庄镇三田村100公顷红富士苹果树产量质量上不去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

田家庄镇三田村100公顷红富士苹果树产量质量上不去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凤翔县田家庄镇三田村(田南村、田北村、田西村),海拔较高,紫外线强,气候昼夜温差大。无霜期12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交通十分便利,是生产优质、精品苹果的适宜区。但近2~3年来,有50%~60%的果农失去务果信心,虽然面积逐年增加,但产量特别是质量上不去,难以形成高档次绿色食品商品基地。
  
  1 苹果质量、产量上不去的原因
  
  1.1 缺乏科技培训,果农素质低
  有相当一部分果农不参加县、镇、村举办的各种形式培训班,不学习高新技术及新科技务果技术。不订阅果树杂志、果业科技报,务果技术因循守旧,果农素质低。
  
  1.2 规模小,品种乱,缺乏市场竞争力
  栽植分散,管理粗放,苹果园全部是农民家庭型果园。面积不大,且分布零散,品种杂乱,管理粗放,品质差,缺乏市场竞争力。
  
  1.3 树体营养十分匮乏,大小年结果严重
  树体每年施肥量很少。偏重于施氮肥,磷肥,不施钾肥,更谈不上施微量元素,不实行配方施肥,特别是大多数果农好几年时间未施有机质土粪,土壤严重板结,不疏松,树体营养十分匮乏,极度衰弱,呈饥饿状态,不成花,不结果,不抗寒,不抗旱,不抗病虫害,如遇到灾害,恶劣性气候,就会出现树体、果实生理性病害发生;例2007年前期长达120天未降雨,6月17~22日强降雨后猛晴,出现生理性裂果病。各个果园轻重不同程度均有发生,严重的失去商品价值。每年结果树率在40%~50%,大小年结果特别严重。形成恶性循环,腐烂病相继出现,园貌残缺不全。
  
  1.4 果园郁闭,不通风透光
  在该地区实行大改形已经5年时间,但仍有40%~50%的果园未进行大改形,即使改形也是力度不大,树冠抱头生长,不实行强拉枝,不开张,果园郁闭、不通风透光,这样难以形成花芽,结的果果子小,着色差。
  
  1.5 只重视冬剪,其它时间不管理
  有相当一部分果园,管理不规范,只请技术人员冬剪,生长期一律不管,结果年年剪,年年冒,造成树形紊乱,树冠密闭,形不成花芽,结不成好果。
  
  1.6 使用廉价农资,管理不规范
  部分果农在施基肥及施追肥时购买廉价的化肥、农药,套袋选用单层纸袋,结果施肥肥效不高,喷药药效低,套的袋容易破烂,起不到增值效果。喷药不是根据病虫害活动规律喷药,而是根据田间农活紧松决定,想什么时候喷药就喷药,有的20~30天喷1次,甚至个别的45~50天喷1次药,叶片遭受病虫侵害形成小、薄、黄叶,养分累积少、花芽分化率差。按规范化管理应该是每月必须保证喷2次药,叶片才能正常生长,叶厚、黑、大、光、亮,且百叶重,营养累积好,花芽分化率高,药价每50千克药水应在10~12元,才算质量较好的农药。目前大部分果农只花5~7元,结果造成早期落叶病、褐斑病尤其是套袋黑点病严重发生。金纹细蛾、红白蜘蛛局部发生,叶片提早脱落,果品质量特别差,难以成花,经济效益差。
  
  1.7 大部分果园未实行套袋,起不到提质增效作用
  县园艺站和镇政府近几年大力提倡和推广果实套袋,发展绿色食品,提质增效,但50%~60%的果园至今未套袋,大部分是光果,提不了质,增不了效,收入甚微,每年徘徊在2000~3000元,只能勉强以园养园。
  
  1.8 专业务果人员太少
  由于去年和今年工价普遍提高。有30%~40%的青壮年外出打工,在家务果的大多是老人和少年、缺乏果树管理技术、往往放弃果园管理,任其生长,个别果农甚至毁掉果园种粮或其它作物。即使有的果农进行管理也十分粗放,不疏花、不疏果、不施肥、不喷药,使不少果园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1.9 销售不畅
  由于果子质量不高,近2~3年果商来得太少,只4~5家,和相隔不远的邻乡镇米杆桥镇同类苹果销售价相比,相差0.2~0.3元,需求高质量的果商难以吸引来收购。
  
  1.10 家庭贮藏发展不起来
  在三田村,像本镇齐村三组张德全那样,季产年销。家庭贮藏苹果25~30万千克的农户没有一户,说明开拓精神差,思想陈旧僵化,适应不了当前形势的发展和需要。
  
  1.11 缺乏组织协调,缺少科技示范
  由于没有组建果业协会,果农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管理技术和规范得不到传输,果园之间管理水平相差太大,一些管理较好的果园也无法示范和推广。
  
  2 解决对策
  
  2.1 强化技术服务体系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果业的投资力度,充实和加强县乡两级果业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体系,确保他们推广、示范工作的正常进行。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可以通过正面宣传、培训,提供科技信息,抓典型,采取积极引导,强化服务体系,实现果业的生产与销售,贮藏一体化。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经费、投入、资金、政策等方面加以倾斜并加大投入力度,做好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一要建立和完善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二要增加基础建设投入:三要努力提高果农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四要建立专项扶持物资或专用资金;五要出台一系列有利于果业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六要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相配合,预防为主,搞好综合防治;七要做好果树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八要深化果业事业单位改革,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调动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抓示范户,推广高新技术、服务生产的积极性。通过举办技术讲座、现场会,印发资料、广播宣传、放映科教录像、现场解答等形式,积极开展技术下乡活动,向果农不断传授先进适用技术,以便大家及时掌握,用到生产中。
  
  2.2 加强学习,提高科技含量和科技意识
  开展科技入户,科技进万家工程。首先要求每户订阅1份《西北园艺》或《果农之友》和《果业科技报》,要抽挤时间翻阅,学习,要经常不断地收看收听科技知识讲座及典型示范户材料。积极参加省、市、乡、村举办的长期或短期技术培训班,丰富果树栽培知识,充实自己的理论水平,提高管理技能。其次,要寻找自已果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到先进示范园考察,参观学习,请进来指导。取长补短,并经常向专家、技术人员求教,多交流探讨。在田间作务上,要遵循果树生长规律,按照苹果树技术规程,适时适度地将技术措施落实应用到位。尽快提高标准化果园管理水平,提质增效,多增加果农收入,努力争创省级示范园。
  
  2.3 组建果业协会,创名牌,争效益
  根据一个果园应有1~2名技术员,或一个自然村,(或有3.3~6.7公顷连片果园),应有1~2名技术骨干的要求,需要组建果业协会,培养大批科技骨干。党员、村、组干部、高级果农、科技能手首先要把自已的果园切实管好,规范化、科学化运作管理,树立典型,起到示范、引导、辐射、带动作用。协会要定期组织果农学习,研讨存在问题,只有统一规范栽培技术,才能提高苹果的整体质量。像我省乾县周城乡南齐村及我县彪角镇南务村果业协会那样,做到“五统一”。即统一技术学习,统一改形修剪,统一套袋品牌、时间,统一施药品种和统防统治时间,统一销售。这样,才能做大做强,上规模经营,创名牌,增效益。实现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富裕一方的发展思路。
  
  2.4 发展家庭贮藏业,争取做到季产年销
  大力鼓励果业大户发展家庭果品贮藏,缓解果品集中上市的压力,有利市场供应和增值。充分发动家庭、集体、龙头企业一齐上,大、中、小配合,建议从信贷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
  
  2.5 加大果树生产投入力度
  苹果生产先进国家的经验和我省渭北果区典型示范园表明,苹果业是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值、高效益的产业。一般成龄苹果树(13~15年生)667平方米需投入2000~2500元,才能确保投入产出达到1:3,每667平方米可收入7000~8000元。对于基础较好的果园力争投入3000~3500元,可确保投入产出比高于1:3.5,每667平方米可收入12000~15000元,提质增效。
  (作者联系电话:0917-77816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89959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