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决策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何帮助大学生应对心理危机,有效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急迫课题。而心理求助是一个内部决策的过程,是大学生积极、主动应对心理困扰解决心理危机的最佳途径。本文借鉴江光荣等有关心理求助阶段-决策模型理论,通过分析每个阶段影响个体心理求助行为决策的主要因素,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求助行为决策教育启示
  
  1 前言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且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也有严重化和上升的趋势。特别是马加爵杀人事件和刘海洋伤熊事件发生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加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2年樊富民、王建中在对23所高校6000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16.51%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1]新华网2006年3月报道:甘肃省青少年教育研究所的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西北地区大学生精神行为阳性检出率为16%,心理处于不健康或者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约占50%左右。而且大学生的自杀率有上升趋势,上海高校2000年1-4月中旬,自杀人数已与1999年全年自杀人数持平(张志刚,2000)。综上可见,如何帮助大学生应对心理危机,有效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当前高校教育者和心理健康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急迫的课题。
  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扰与心理危机首先离不开其自身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应对,心理求助是一种最佳的选择,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求助,大学生可以从父母、朋友、老师、心理辅导教师或者是专业心理咨询机构那里得到心理疏导与帮助,缓解压力,解决心理问题。但纵观大学生心理求助,存在求助积极性不高、求助意识不强,求助比例偏低的问题。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或精神困扰时,只有11.02%的人主动寻求帮助,84.40%的人很少或偶尔寻求帮助,4.58%的人根本不寻求帮助。[2]2005年邓志军、蔡水清等抽样调查了1286名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情况,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比例高达74.65%,但具有心理求助倾向的只占26.8%,愿意求助心理咨询机构的比例仅占1%左右。[3]
  可见,当前大学生有心理求助的必要,也有心理求助的需要,但却少有付诸求助的实际行动。根据心理学的一般规律,人的行为只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的外在表现,心理求助对外表现为一种行为,对内是一个内部决策的过程。
  2 心理求助阶段-决策模型
  关于个体心理求助行为决策的过程,江光荣(2004)等提出了心理求助阶段决策模型[4],此模型认为,个体的求助行为是一个内部决策的过程,这个决策过程是分阶段的,在求助行为进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决策内容。在求助过程中,首先是个体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然后个体评估自己能否处理,如何不能处理时,个体再考虑是否向外界求助,向谁求助。
  这个决策过程是由一系列先后相继的反应构成,完整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决策内容:
  阶段一,问题知觉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当事人产生对心理问题的知觉,即意识到自己是否有心理问题或麻烦,在个体知觉中可能表现为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或不正常。一旦个体意识到自己可能有心理问题,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阶段二,自助评估阶段。自助评估阶段即当事人评估个人是否有资源和能力来独立处理所面临的问题。自助性评估的结论可能包括:我是不是可以靠自己来应付;如果我不能自己处理,这个问题能否可以不管,后果严重吗。只有当以上两个方面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时候,当事人才可能想到求助于外界的力量,这时进入第三个阶段。
  阶段三,他助评估阶段。他助指当事人寻求一切自己之外的力量来帮助自己的行为。这些外援可能是家人、朋友、老师等,也可能是心理卫生领域的专业人员。他助评估是指在当事人已经决定求助于个人之外的力量后,决定向哪一种或几种外在力量求助的决策过程。
  3 影响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决策的因素
  基于心理求助的阶段-决策模型,抛除影响心理求助行为的人口统计学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外,本文仅探讨在“三个阶段”过程中影响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决策的主要因素。
  3.1问题知觉阶段
  相当部分大学生不作心理求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意识到心理问题的存在,即缺少对问题的知觉。有的个体已经在困扰中生活了很久,并以习惯了的应对方式生活,因而感觉不到心理问题的存在,当然也不知道求助。造成心理问题知觉迟钝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
  其一,缺少对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由于不了解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未掌握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准,因此很多大学生意识不到自己身上存在的心理问题。
  其二,缺少必要的线索和提示。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由于已经在这种困扰中生活了很久,已经对这些“问题”产生了感觉适应,经常视而不见,认为都很正常了。这时,必须有一些必要的线索或提示,成为他们重新知觉到心理问题存在的契机。
  3.2自助评估阶段
  自助性评估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独立处理所面临问题的判断。在自主性评估阶段,有几个变量会影响自主性评估的结论,一是个体所希望的缓解目标;二是个体对问题严重程度的判断;三是个体对所具有的应对资源的判断。
  个体所希望的缓解目标,是指个体期望通过心理自助能达到的目标,如感觉不再那么难受,让自己高兴一些,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等。个体可以根据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来判断自己应对是否科学。
  个体对问题严重程度的判断,即当事人对自己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的直觉和评估。其中,当事人主观体验的痛苦程度是影响严重程度判断的重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对问题后果严重性的判断。
  个体对应对资源的判断,主要是指当事人对自己解决或应付所遇到困难的能力和经验的判断。越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和应付所遇问题的大学生,越不倾向于求助他人。
  当个体意识到自己存在心理问题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首先想的是自己能不能应对和处理,其次想的是如果不去处理,后果会不会很严重,只有当他作出判断自己无法应对和处理且如果不处理后果会很严重的时候,他才会作出求助于他人的决策,这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3.3他助评估阶段
  他助评估是指当事人已经决定求助于个人之外的力量后,决定向哪一种外在力量求助的决策过程。这些外在力量可能是家人、朋友、老师、领导,也可能是心理卫生领域的专业人员。个体会对自己可以利用的外在资源进行权衡和取舍评估。虽然这一取舍过程存在相当大的个别差异,但总体上一般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评判标准和“参数":
  (1)便利性。指个体与可利用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接近程度。其他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个体更倾向于寻求比较便利的资源的帮助。
  (2)信任度。指个体对被求助对象的信任程度。个体的心理求助行为,不仅受到如社会成见等社会文化因素影响,同时也受到个体自尊、羞耻感等心理因素影响,因此,求助者对求助对象的信任度,有利于降低 这些因素对个体求助行为的影响。
  (3)有效性。指个体对所求助对象或途径帮助效能的估计,即个体对求助对象能帮助自己解决心理问题或心理困扰可能性的预期。这一方面取决于他对求助对象的了解,另一方面取决于他对求助对象相关能力的认可。
  (4)经济性。指个体选择帮助资源需要付出“成本”的大小,包括时间、金钱、社会形象、个体自尊和亲友情感负担――害怕因自己的问题和求助使所求助的对象难过。
  (5)问题性质及严重程度知觉。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求助因遇到的问题不同,首选对象有明显区别。例如学业问题较倾向于向朋友和老师求助;生活和就业问题更倾向于向家人和朋友求助;异性交往问题向朋友和恋人求助;而在失眠和情绪问题上,向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求助比例明显上升[5]。同时,大学生对面对问题严重程度的知觉也会影响其求助行为的决策,一般的问题多求助于父母、朋友等非专业人士,医学或心理问题则更倾向于求助于专业心理咨询人员。
  (6)求助经验。求助经验包括效果方面的经验和情感方面的经验。效果方面的经验是指此前的求助行为对解决心理困扰的有效性;情感方面的经验是指此前的求助行为给当事人留下的情感印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4 教育的启示与建议
  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决策的主要因素可以看出,如果通过干预这些因素,可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求助行为决策,促进其充分利用各种外界资源,积极进行心理求助。这对高校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学管理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1)要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体系。一方面,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在国外,许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体现在开设多种心理学课程,且这些课程是必修课程的一部分[6]。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及利用网络、报纸、板报、海报、广播、心理沙龙、心理剧表演等多种形式,普及宣传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基本掌握心理问题的基本表现和一般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再一方面,要经常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或普查,为每一位大学生建立个人心理档案,及早发现那些心理问题学生并及时地提醒和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这样也能让心理问题学生自己尽早清醒地知觉到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为下一步是否进行心里求助奠定基础。
  (2)要创造一种积极向上、良好的心理求助氛围。一方面,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不仅要注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和调适方法的教育,还要让他们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正确认识心理咨询和心理求助,帮助他们树立“有心理困扰时要及时寻求他人的帮助,特别是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是很正常和非常明智”的观念。要让学生认识到,遇到心理困扰时求助于他人不仅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一种敢于的面对自我的真正勇敢。另一方面,在学校中要经常举行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等活动,可以让每位同学都试着就某类问题向他人进行求助,培养其主动求助的意识与能力;也可让那些通过心理求助解决了心理问题的学生现身说法,激发那些需要心理求助学生的求助动机。
  (3)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辅导队伍。首先,各高校都应成立专业或准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具有正规心理咨询资格的专业人员,对大学生开展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且在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过程中,遵循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各项原则,并能够有效地帮助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解决心理困扰。其次,还要建立一支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骨干为主体的兼职心理健康辅导队伍,学校应定期对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骨干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专题培训,使他们具备初步的识别心理问题的能力,并要求辅导员和班主任经常地深入学生,经常与学生谈心,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和心理状况,并力所能及地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缓解心理困扰。
  (4)要建立一种信任、和谐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研究证明,大学生心理求助的对象更多的是一些非专业人士,如父母、朋友和老师。在高校中,比较便利和经济的求助对象就是老师和同学,要促进大学生做出心理求助行为决策,必须要建立一种信任、和谐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但在现实中,往往大学教师多重知识传授,轻思想和心理辅导,这就要求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教师教书与育人并重,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开展沟通与交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与学生建立一种信任与和谐的关系,其中,推行大学生导师制是一项不错的尝试。同时,还要注重促进建立一种良好的生生关系,要注意发挥学生干部、学生群团的作用,特别是对那些不善交际和言谈的学生,要发挥集体的温暖,或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助其避免陷入心理困扰。
  (5)可尝试进行多种渠道的心理援助。可以通过匿名信箱、电话咨询等方式提供心理援助,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开展网上心理援助。
  
  参考文献:
  [1] 王建中、樊富民: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研,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5):331-333
  [2] 陈文莉等: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2):64-70
  [3] 邓志军、蔡水清:当前大学生心理求助的特征、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宜春学院学报,2005(10):114-117
  [4] 江光荣、夏勉:心理求助行为:研究现状及阶段-决策模型,心理科学进展,2006,14(6):888-894
  [5] 余晓敏, 大学生心里求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6] 钱铭怡:借鉴国外经验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国高等教育,2002(8)。
  
  作者简介:
  曲福华(1977.8―),男,山东滨州人,讲师,山东师范大学高校教师在读硕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0140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