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长江源冰川科考手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10年5月,我受邀参加了绿色江河环保组织的“2010拯救冰川行动”,赴长江源进行冰川考察。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腹地唐古拉山冰川雪原区,冰川消融的涓涓细流在这里汇成了长江最初的源流。长江源区海拔高,气候寒冷,终年以固态降水为主,因此成为长江流域最主要的冰川分布区。长江在通天河和楚玛尔河汇合口之上的江源区域,也就是南起唐古拉山,北望昆仑山,西达祖尔肯乌拉山地区,地形为一系列北西西―南东东走向的山脉与宽阔谷地相间的波状起伏高原。长江在那里呈自西向东倾斜的扇状分布,主要有口前曲、当曲、布曲、尕尔曲、沱沱河和楚玛尔河等河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是江源区域的最高峰,海拔6621米,其周围发育着如岗加曲巴冰川、姜古迪如冰川和切苏美曲冰川等许多大型冰川。江源地区有现代冰川627条,冰川面积1168平方千米,分别占长江流域冰川总数量和总面积的47.1%和61.6%。近些年来,受环境气候变化的影响,长江源冰川出现以退缩为主的巨大变化,不仅引起科技界的广泛关注,也引起环保人士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此次考察的目的就是要了解长江源区冰川现状及其近几十年来的变化过程。考察的路线是:从格尔木启程,第一站到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然后经五道梁、沱沱河到雁石坪,最后进入岗加曲巴冰川。这一路高原风光无限,不仅有丰富的高原植被群落、山川河流、冰雪和寒冻地貌等自然景观,还有壮观的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等大型人文景观,更有种群繁多的珍禽异兽。
  
  5月27日
  从索南达杰
  自然保护站出发
  今天,我们从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出发,沿青藏公路驱车前往雁石坪。
  随着人们保护意识的增强,青藏公路沿线的野生动物日益增多,沿途不仅可以看到成群的野驴、藏羚羊和藏原羚,还可以看到野牦牛、熊、狼、狐、兔子、雪鸡、斑头雁和赤麻鸭等。从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出发走不多远,我们就遇到了一群野驴,有十五六头,在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之间的平坦草地上吃草。这群肥壮的野驴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通体红润闪亮。我们看到它们时,正好有一列北上的火车风驰电掣般地驶过,受惊的驴群立即向公路边上移动,试图穿越公路奔向北侧的草原。我们的车队停止前进,待在远处,等待观看驴群穿越公路的壮观景象。
  一只头驴领着几头野驴步上了路基,它们准备穿越公路。可就在这时,一辆卡车高鸣着喇叭从公路上呼啸而过,将它们吓退。驴群不安地在公路南侧徘徊,我们的车队依然停在远处等待。野驴时而看看我们的车队,时而向公路前方张望,它们准备再次穿越。
  仍旧是头驴慢慢地走上路基。它四下观望,然后试探着向前走。其他野驴也慢慢地靠近了路基,它们相互跟着,并不挤抢,幼驴则夹在成年驴之间。当头驴走到公路路面中心并确认没有危险后,它突然加快步伐穿过公路下了路基,其他驴群也快速跟着鱼贯而过。这期间,我们的镜头一直对准它们,拍摄下了难得一见的野驴群穿越公路的景象。
  过了五道梁,有人发现在很远的草地上有一黑点在移动,仔细辨认,原来是一头野牦牛。由于距离太远,无法观察到它的详细体态特征。野牦牛的防御意识特强,当它注意到路边多了一些车辆和人群活动时,便一溜烟地跑得没影了。我们在沿途还看到了在公路两侧吃草的藏羚羊群和藏原羚群,这些野生动物看上去悠然自得,其实保持着警惕,一旦发现附近有车辆停下或有人出现,便立即向远处逃离。
  由于气候变暖,近年来长江源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在布曲河上游冬克玛底冰川谷地从未有人见过熊,但最近几年发现有一对熊母子经常出没,我们在2008年还看到过4只熊,有的都爬上了冰川。熊有时会跑到牧民住地,毁坏住房,咬死牧羊犬,危及牧民的正常游牧生活。
  
  5月28日
  前往
  岗加曲巴冰川
  天色微明,我们就出发了。车队沿柏油路行驶约15千米后,转入通往牧区的便道公路,再向西行驶几千米,就进入布曲支流谷地,道路坡度开始增大,弯道也越来越多。车队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时左时右、时上时下、时停时走。我乘坐的丰田越野车带有绞盘,被安排为收尾车,走在车队的最后,以便于在其他车被陷时实施援助。司机老孙经验丰富,但仍然非常小心地向前慢行。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今天的车不对劲,头重脚轻的,极不平稳。后来,我突然想起,这辆越野车底盘高,以往在后备箱中装有两桶汽油,重心低,车子自然稳当。而这次没有带大汽油桶,在后备箱中装的是些比较轻的东西,而且在装车时又将轮胎等重物放到了车顶货架上,以至重心太高,车子不稳,开起来自然就有些飘。我赶紧把这些想法告诉老孙,他恍然大悟,立即将车停靠在河滩宽谷中,招呼大伙重新装车。
  大伙一齐动手,解绳索、搬东西。如果是在平原地区,重新装车半个小时也就足够了,可在5月底的青藏高原,天寒地冻,清晨更是冷风刺骨,加上队员们或多或少都有点儿高原反应,做这件事就不那么轻松了。不多时许多人就感到头晕眼花,手也冻得不听使唤了。花了近一小时才将车装好,重新上路。这下感觉稳当多了,在泥坑中冲刺也不成问题了。
  在由布曲河谷地进入尕尔曲谷地的山口处,车队停了下来。通常在山口,尤其是交通要道上的山口,都堆有玛尼石,这是藏区最迷人的人文景观――一块块天然的石头,五彩缤纷的经幡因刻写着经文和真言而闪耀着圣洁的光芒。过往牧民都会在玛尼堆前停下脚步,往上添石块,挂经幡,撒龙达,顶礼施拜。我们的队伍中也有藏族同胞或常年的高原行者,他们也在玛尼堆旁挂经幡,撒龙达,煨香草,撒青稞,对山施拜。
  翻过山口,就看到水丰草盛的尕尔曲谷地了,亦即我们此次考察之行的目的地之一――岗加曲巴冰川所在的流域。
  早春的江源大地上,到处散布着片片金黄色的草地,在河谷低地,高原所特有的湿地冻胀草丘也泛着金黄,退化的草地裸露出黑色的泥沼土。河流在宽阔的谷地上蜿蜒,间或分布着大片未融的河冰。白色的羊群,健壮的牦牛,流云般游移于草场,不远处有成群的藏羚羊和藏原羚在悠闲地吃草,牧民的帐篷冒着轻轻的炊烟,构成一幅宁静祥和的高原牧景图,让人感觉到香格里拉般的梦幻和远离嘈杂城市的清静。
  车队继续向前,在山间小道和河滩地上左冲右突,卷起浓浓的尘土,不时惊动路边的藏羚羊和藏原羚奋蹄奔向山间。经过七八个小时的跋涉,午后两点多,我们到达了各拉丹冬东坡岗加曲巴冰川前缘,看到了远处的各拉丹冬――银白色的雪山顶在阳光下闪烁着五彩的光环,一条条巨龙般的冰川由山顶伸向谷地,静卧在山间谷地的宽阔平原上。
  
  5月28日
  在岗加曲巴冰川上
  去年我们也到过岗加曲巴冰川,时间比今年早半个月,运气可真不好,白天时还天气晴朗,夜里却下起雪来。一连几天的大雪将大地整个覆盖,完全模糊了冰川与大地的界限,使我们的工作陷入困境,我们只能窝在帐篷里盯着各拉丹冬雪山干着急。到第四天了,眼看着给养即将用尽,如果再不突围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我们决定冒险突围。人在前面步行找路,车跟在人后,摸索着慢慢往前走。花了几个小时,只走出几百米,车辆还频频陷入积雪之中不能自拔。没办法,我们只好失望地退回原地,打算耐心地等待积雪消融。还好,天无绝人之路,那天下午艳阳高照,积雪融渗加速了密实过程。第二天,我们开始下撤,用了整整一天时间到达半道的欧阳家的帐篷处(在平时只需两小时),又花了一整天,在夜里10时多终于撤回雁石坪。
  今年的情况看来不错,天气晴朗,前方的冰川一览无余,正是考察的好时机。不过,高原的天说变就变,我们必须趁天气好尽快开始工作。扎好帐篷,稍事休息和准备后,我们便开始工作了。我们沿着冰川谷地上行,目的地是岗加曲巴冰川左侧的冰碛高地。在高原上走路不同于在平原,缺氧,呼吸困难,走几步就心慌气短,脸色发青,心脏功能不好的人是难以支撑的。
  岗加曲巴冰川为各拉丹冬东坡最大的冰川,长10.8千米,面积为37.44平方千米,末端海拔5300米,最高峰海拔6621米。周边冰峰高峻,五条冰流汇流形成树枝状的山谷冰川。通过平坦宽阔谷地一直伸至谷口,雄伟壮观,绵延数千米。如今,冰舌早已远去,退至谷内很深的位置。
  我们一路观察一路拍摄。在一万年前的寒冷期,冰川一度占据整个山谷。后来,气候变暖,冰川逐渐消退,并在山谷两侧的山坡上留下了印迹――我们称之为“冰碛阶地”或“冰碛高地”。一级级阶地,从最高处一直分布到谷底,依次为末次冰期的、新冰期的、小冰期的,还有最近退缩变化留下的,显示着不同时期环境气候的变迁和冰川规模的变化。站在高高的冰碛阶地,向上游望去,银白色的冰川光亮闪烁、晶莹剔透;向下游看,起伏的冰碛垄还保留着当年冰川的基本形态和规模,让人不由地想象着当年冰川的磅礴雄伟。
  5月29日,按照计划,我们要考察岗加曲巴冰川末端的位置,研究冰川的近期变化情况,谁料一早起来又是风雪大雾(当然和去年比,天气还是好很多)。我们的早饭是大米稀饭和用油炸热的大饼。饭后,我们背上观测和拍摄器材,冒着鹅毛大雪出发了。
  远处的冰川时隐时现,我们在起伏的冰碛垄中时上时下、左穿右绕。到达冰川前缘后,人员分为两拨:我带一拨人负责冰川的观测考察,杨欣带另一拨人,使用GPS,对照过去的老照片,寻找当时冰川末端的位置,然后拍摄对比照片,以确定冰川退缩的情况。由于雪大雾大,视线不清,我们只能在冰川附近的一处低洼地背风站着,等待雪停雾散。即便如此,转眼功夫身上就铺上了厚厚的一层雪,冻得大伙不停地走动跺脚。在风雪中等了一小时左右,大雾开始消散,我们赶紧寻找山头参照物,进行观察、定位和拍摄,忙个不停。
  测量结果显示,冰川的变化实在惊人。1989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的考察人员发现:从1969~1989年的20年间,冰川退缩了至少600米;而这次我们非常吃惊地发现,岗加曲巴冰川过去静卧谷地伸至谷口的宽阔冰舌,如今已退至谷内很深的位置,雄伟高大的连坐冰塔已退至山脚,谷地零散地分布着寥寥可数的一些孤立小冰塔,前端留下了退缩的遗迹并向冰川中部深入,南侧一冰流已和主冰川解体分离。利用GPS定位监测和航片、地形图以及卫星相片对比判读发现,在1969~2010年的40余年间,冰川末端平均退缩约2800米,其中1969~1989年退缩了600米, 1989~2010年退缩了2200米(平均每年退缩了近110米)。显然,近20年间的退缩幅度较前20年大得多,说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岗加曲巴冰川正在加速退缩。这也是目前我国监测到的退缩最强烈的冰川。
  
  冰舌
  (glacier tongue)
  
  冰舌是山谷冰川的消融区。因其像舌头的形状一样蜿蜒于山谷之中,故名冰舌。冰舌一般要比积累区长,但宽度却远小于积累区。若一条冰川有两个以上积累盆地,汇流之后的冰舌将表现出条带状分布,且彼此间有中碛区隔,在平面上显得十分规律而美丽。冰舌中上游比较洁净,中下游会有表碛分布甚至被表碛覆盖。冰舌厚度及末端位置的变化(前进、后退或稳定),敏感而又明显地反应了气候变化的现状和趋势,因此是研究环境变化的重要对象。(张文敬)
  岗加曲巴冰川过去静卧谷地伸至谷口的宽阔冰舌,如今已退至谷内很深的位置,雄伟高大的连坐冰塔已退至山脚,谷地零散地分布着寥寥可数的一些孤立小冰塔,在1969~2010年的40余年间,冰川末端平均退缩约2800米,其中1969~1989年退缩了600米, 1989~2010年退缩了2200米(平均每年退缩了近110米)。显然,近20年间的退缩幅度较前20年大得多,说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岗加曲巴冰川正在加速退缩。
  
  5月30日
  在水晶矿冰川上
  水晶矿冰川位于岗加曲巴冰川南侧,距我们的营地4千米左右,因冰川侧面的山中有水晶矿而得名。过去有人曾试图开采这座水晶矿,最终因开采难度大而放弃,至今在冰川脚下还留有四散的水晶碎渣。水晶矿冰川长5.79千米,面积4.0平方千米,末端海拔5400米,最高峰海拔6175米。冰川落差小,冰面平坦,积累区宽阔而冰舌短小,是一条由多粒雪盆构成的围谷型冰斗冰川。冰川前端有一个很大的冰碛湖,冰川融水从左侧山脚处切穿终碛而流出。
  上午8时,我们从营地出发,沿着冰水河谷向上徒步行走。行约2千米时,前面出现一道20~30米的陡坎,南侧被流水切割出一道深沟,有水流流出。爬上陡坎观察,原来是水晶矿冰川末次冰期遗留的终碛垄,经长期寒冻风化,如今表面已形成厚厚的一层土壤,有稀疏的植物生长其上。我们继续向山谷里走去,见到一片约1千米长的平坦湿地,因受惠于冰川融水的自然浇灌,植被茂盛,发育着高寒地区特有的冻胀草丘和热融湖塘景观,许多报春花已贴地开放。穿越湿地后,前面又是起伏的冰碛垄,有新冰期的,也有小冰期的。冰川在这里退缩缓慢,冰碛垄间的距离不大,但起伏很大,表面布满了特大冰碛石块。新冰期的冰碛垄表面已生长有植被,而小冰期的冰碛垄由于冰川退出的时间短,风化成土差,很少有植物生长,仅能看到少量的雪莲花等先行植物。
  站在冰碛湖边缘的高冰碛垄上,就看到了水晶矿冰川前的椭圆形大冰碛湖。在蓝天的映衬下,这座冰湖显得圣洁而冷峻,湖面结着厚厚的冰层,冰舌前端陡峭,从山顶缓缓溢向山脚谷地。1989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考察时发现,水晶矿冰川因其退缩使冰川末端冰湖较1969年变长约200米。此次我们发现冰川仍呈现退缩状态,冰湖长度继续增大,冰舌缩短,但总体来说退缩幅度不算太大。冰川退缩除了冰面减薄,主要是冰舌前端陡峭冰体底部受湖水溶蚀作用,使冰体在重力作用下崩塌。
  下午,当我们爬到水晶矿冰川东北侧海拔5522米的纳依那恰山脊,正准备拍摄岗加曲巴冰川的全景对比照片时,突然狂风大作,浓雾弥漫,雪花飞舞。因为无法拍摄,我们只好原地等待。好不容易等到雾慢慢消散,我们正准备拍照,不料一阵风又从旁边吹来一团大雾,将冰川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就这样,在天气反复变化中,我们仅抓住机会拍摄到几张照片。
  夜里,大风呼啸,吹得帐篷哗哗响,明显感到比前几个夜晚冷多了。
  
  冰川湖泊
  (glaciation lake)
  
  冰川湖泊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按成因和分布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冰面湖、冰内湖、冰蚀湖和冰碛湖。
  冰面湖和冰内湖:冰川在运动过程和太阳辐射作用下,其表面会形成锅穴状地貌以及冰内穹窿,冰川融水注入其中则形成冰面湖和冰内湖。由于冰川总是处于运动之中,加之湖水融蚀和冲蚀,湖的大小和位置都处于不停地变化中。一旦冰堤洞穿,湖水便一泄而空,湖泊旋即消失。
  冰蚀湖:冰川运动会对冰下基岩谷床产生挖蚀作用,冰川后退后融水注入冰蚀洼地而形成冰蚀湖。冰蚀湖是冰川湖泊中最稳定的湖泊。
  冰碛湖:冰川运动时会在冰川的两侧和前端形成侧碛和终碛垄。如果侧碛和终碛具一定的封闭性,冰川融水和雨雪水储留其间便形成侧碛湖和终碛湖。
  冰川前端往往会形成冰蚀冰碛双重成因的冰川湖。冰川湖泊风光迤逦,是户外探险和旅游观光的好地方。(张文敬)
  
  5月31日
  顺利撤出冰川
  一大早,我走出帐篷,只见天空阴云密布,周边山头云雾缭绕,地面又盖上了一层薄薄的雪,天空还飞舞着零星的雪花。
  为了避免像去年那样被困山中,大家抓紧时间收拾行李帐篷准备撤退。草草吃过早饭后,就开始装车,接着清理垃圾。我们在野外的生活垃圾必须清理打包,带出山外处理,这是我们长期在野外工作形成的环保习惯。大约用了一个小时,全部东西(包括垃圾)都装上了车,9时多出发,原路返回。
  随着气温升高,地面薄薄的积雪很快就融化了,这使我们不仅易于辨认路径,而且地面潮湿,车跑起来不起尘土,车速快多了。途中,我们走访了一些牧民的定居点,还和路遇的正在放牧和转场的牧民交谈,做了一些调查,如牧区生活垃圾的种类和处理等。这些牧民常年生活在高原,经常要趟冰冷的河水和坐在潮湿的草地上,骨关节的伤害严重,特别是年长者,患风湿疾病者较多。我们的随队医生为他们做了简单的诊治,还送了他们一些常用的药物。
  天气继续好转,沿途积雪、河冰不断减少,路况比去年好多了,只七八个小时我们就顺利地撤回了雁石坪。
  
  随后,我们还考察了各拉丹冬西坡的姜古迪如南、北支冰川以及尕恰迪如岗的曾陇冰川,发现这些冰川总体来说目前都处于退缩状态,但退缩幅度相比岗加曲巴冰川要小得多。比如我们从1989年开始监测研究的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冰川,在1969~1989年的20年间,冰川处于小的前进状态,近20年退缩总量也不超过100米,平均每年退缩速率不超过10米,最大年退缩幅度也就10米左右,仅为岗加曲巴冰川的约1/10。
  为什么相比之下岗加曲巴冰川的退缩如此显著呢?究其原因,一方面,有冰塔分布发育的冰川本身就是一种强烈退化型冰川――当冰川冰体比较稳定地停留在一个区域时,经差别消融形成冰塔,冰塔在强烈辐射作用下不断消融,高度越来越矮,冰体越来越薄,直至消失。所以,有冰塔发育的冰川消退的速度要比没有冰塔的冰川消退的速度大得多,这也正是岗加曲巴冰川退缩大得惊人的原因之所在。另一方面,气候变暖仍然是引起冰川消退的主要原因――在近几十年中,岗加曲巴冰川冰舌区林立的冰塔随着气候变暖不断消融损失,但却得不到足够的补给,使冰川失去了平衡。
  冰可以说是一种高温岩体,当外界气温达到0℃时,就会发生消融。冰川退缩初期,融水补给河流,增大径流量,甚至造成洪水泛滥;当冰川退缩到一定程度超越零界点时,冰川发生崩溃,使水资源枯竭,河流径流锐减甚至断流,那将是可怕的后果。近几十年气候变暖增大了冰川消融,使冰川面积减小,冰储量减少,危及高原水环境安全。
  除气候变暖加速冰川退缩外,人类在高原的生活和生产也会对高原环境、高原冰川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关注气候变化的同时,要尽力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尽力地去维护自然,着力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自然,保护冰川。
  
  冰塔林(serac)
  
  冰塔林是发育在中低纬度的大陆性山岳冰川消融区常见的一种塔林状地貌景观。单个冰塔下大上小,全由冰川冰构成。冰塔林高度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最高可达30米以上。冰塔林分布从海拔6000米左右的雪线开始可一直延伸到冰川末端。冰塔林在其形成之初源于雪线附近冰川的的张性裂隙,中低纬度高角度太阳辐射沿着冰裂隙对冰壁产生辐射融蚀。随着冰川向下游的运动,辐射融蚀的深度加大,冰塔的高度越来越大,冰塔的形态也越来越完善。冰塔林每时每刻都处在消融作用的影响之中,当冰川运动到海拔更低的地方时,由于消融强度增大,冰塔林的规模会变得越来越小,以至于最终被夷平。中国境内珠穆朗玛峰的绒布冰川,喀喇昆仑山的迦雪布鲁姆冰川、乌尔多克冰川和音苏盖提冰川都发育分布着规模巨大且非常壮观的冰塔林景观。(张文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0268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