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流浪汉”和他的离经叛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我爱看“爱因斯坦展览”(中国科学技术馆),因为它“真实、完整”。最能反映这特点的,是爱因斯坦16岁~26岁中发生的故事。
  1895年,爱因斯坦因不尊重老师,遭中学退学处分。后来报考苏黎世联邦工学院未遂,院长赫尔佐克建议他到瑞士阿劳地区的州立中学补习。爱因斯坦喜欢这所中学,因为那里有“自由精神”;他喜欢那里的老师,因为他们不迷信权威,且“思想自然独特”。自打进入小学已有十年光景,他第一次感到上学之乐。
  爱因斯坦在那所中学就读的时间不长,一年后就获得毕业文凭。爱因斯坦在中学毕业时的法语作文《未来的计划》中写到,他希望到苏黎世联邦工学院学数学和物理,出来以后,他想象“自己会成为那些自然科学分支领域里的一名老师”,而且“更喜欢其中的理论部分”。爱因斯坦说:“引导我走向这个计划的是这样一些理由。首先,是因为(我)倾向于抽象思维和数学思维,而且缺乏想象力和实践能力。”另一理由就是:“科学事业还存在着一定的独立性,那正是我所喜欢的。”在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爱因斯坦经常强调的“独立性”。年仅17岁,爱因斯坦对自己就有了清醒的认识,并对人生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青年爱因斯坦如此深刻的人生鉴赏力是怎样形成的?值得关心教育事业的人们深思。1896年秋天,爱因斯坦进入苏黎世联邦工学院学习。
  1955年,苏黎世联邦工学院成立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时刻,爱因斯坦撰写了回忆录《自述片断》。在这篇文章中,爱因斯坦谈到大学同学马尔塞耳・格罗斯曼:“他不是像我这样一种流浪汉和离经叛道的怪人,而是一个浸透了瑞士风格同时又一点也没有丧失内心自主性的人。”他理解爱因斯坦为什么经常缺课,深知爱因斯坦只愿意思考和学习感兴趣的东西,而这些内容对老师来说又太过深奥。格罗斯曼对父亲说: “爱因斯坦总有一天会成为真正的大人物。”“展览”告诉观众,备考的时候,格罗斯曼工整的笔记成了拯救爱因斯坦的“救命稻草”。互相接受、互相欣赏,使他们成为真正的朋友。爱因斯坦也钦佩格罗斯曼,说“看到他的笔记自叹不如。”爱因斯坦的“临阵磨刀”很有效。1898年底的“毕业证书中期考试”,班上5个学生,经常缺课的爱因斯坦各科总平均分名列第一,“拯救者”格罗斯曼的成绩却不如他。
  说到就业,爱因斯坦也很不顺当。由于得不到联邦工学院老师青睐,他没当上助教。1900年7月毕业以后,爱因斯坦长达两年处于失业状态。在这个无助的时刻,又是格罗斯曼伸出援手,他请父亲帮忙为爱因斯坦在伯尔尼的瑞士联邦专利局找了个工作。1902年6月16日,爱因斯坦成为专利局的“临时”三级技术专家。爱因斯坦这样回忆格罗斯曼对他的援助:“后来,我们的学业结束了――我突然被人抛弃,站在生活的门槛上不知如何是好。但是他援助了我,感谢他和他父亲的援助,我在专利局找到了一个跟着哈勒工作的职位。这对我是一种拯救,要不然,即使未必死去,我也会在智力上被摧毁的。”为什么说专利局对爱因斯坦是一种“拯救”?《展览》指出,在专利局,他可以在没有学术责任、没有学术压力的情况下,自由地进行独立研究。对爱因斯坦来说,这个宽松的环境很重要。它促成爱因斯坦于1905年写出6篇论文(其中5篇在当年发表),造就了一个“奇迹年”。这个瑞士联邦专利局“正式职员”,当时仅仅26岁。
  1936年9月20日,爱因斯坦得知格罗斯曼去世,即写信给格罗斯曼夫人表示慰问,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学友的真情:“他是一个无可指责的学生;我自己却是一个离经叛道和喜欢梦想的人。他同老师的关系搞得很好,而且宽容一切;而我却是一个流浪汉,心怀不满,也不为人所喜欢。但我们却是好朋友。”
  流浪,锤炼出一个具有独立判断能力、具有完整人格的伟人;离经叛道,展现了一个敢于怀疑和挑战权威的、为人真实的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家,是少年天才,是爱智者,是爱乐者,是“教育的半个门外汉”,是幽默者,是“管工”,是和平主义者,是被退学的中学生,是失业的大学毕业生,是“流浪汉”,是“离经叛道的怪人”,是世纪伟人。真实、完整的爱因斯坦是人、不是神,因此可敬、可爱。
  《展览》让我想起贝弗里奇。他把人划分成两大类:“一类人惯于对外界的影响(包括别人的思想)起强烈的反应。一类人则消极被动地接受一切事物。” “前一类人甚至在孩提时期就对别人教给自己的一切提出疑问,并往往叛逆传统和习俗。他们富有好奇心,要自己去探索事物。”爱因斯坦属于这前一类人。 “第二类人更容易适应生活,而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更能积累正规教育所传授的知识。”格罗斯曼就是这第二类人。“后一类人的头脑充满了公认的观点和固定的看法,而反应型的人则固定观念较少,他们的思想更自由、更可变……显然,接近被动型的人是不适于从事研究工作的。”
  歌德说:“如果孩子的成长凭借自身的本性,那么我们得到的就是天才。”“孩子自身的本性”,一日真实,二日完整。天才保有的,就是那颗赤子之心。呼唤创新型人才,就是呼唤人的完整、全面、和谐发展,呼唤人的自然、本真、自由的发展。培育创造力的关键,在于充分开发人性之丰富和多样的内涵,即培育自然真实、和谐完整的人格。
  (责任编辑 刘 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0317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