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叶榉育苗试验及苗期生长规律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从苗圃地选择、整地、催芽、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大叶榉种子春播育苗的关键技术,同时对大叶榉苗期物候特征及年生长规律进行了观测与研究,结果表明:大叶榉发芽率达55-60%,年苗高生长量可达78.9cm以上,为中等速生树种;年苗高生长可初步划分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生长后期等四个段。
  [关键词] 大叶榉 播种育苗 壮苗培育 生长规律
  
  大叶榉(Zelkova schneideriana)又名榉树、血榉、岩郎木等,榆科榉属树种,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之一,属二级保护植物。大叶榉分布范围广,是我国珍贵的硬阔用材乡土树种、城市绿化树种和风景园林观赏树种。据调查,大叶榉在滁州境内的琅琊山、皇甫山、神山等石灰岩山地均有分布,常与榆树、朴树、栎树等落叶阔叶树组成稀疏混交林。自然分布的大叶榉不仅数量少,种群老化严重,而且自然更新能力较差,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其人工林培育。目前,国内外大量人工繁殖和栽培大叶榉的成功经验报道不多,严重影响其开发利用和产业化经营。本文对大叶榉种子育苗和苗期生长特性进行研究,意在弄清其苗期生长规律,以期对大叶榉的育苗、栽培及管理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自然概况 试验地位于全椒县城西15km处的大山林场,地处东经118°06′10″,北纬32°06′58″,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4.4℃-16.6℃,极端最高气温42℃,极端最低气温-12℃,年日照时数2000h以上,年降雨量1054mm左右,相对湿度79%,无霜期224d。土壤为千枚岩分化的普通黄棕壤,土层厚度50~80cm,pH值6.0~6.5。地带性植被以天然阔叶林与人工针混交林为主,常见乔木树种有杉木、松类、栎类、剌槐、白榆、枫香、榉树、朴树等;下层木多见野棠梨、君迁子、山合欢等分布;林下植被有野山楂、盐肤木、菅草、蕨类等。
  1.2选圃做床 实验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灌溉条件良好、背风避阴、富含腐殖质的中性沙质壤土作圃地。播种前,深翻20~24cm,施复合肥2250kg/hm2,翻入土中,细耙2次,同时喷除草剂1次。采用宽床窄沟法做床,床宽1m,高约15cm,步道宽30cm,畦面略带龟背形,开好排水沟,中沟浅,边沟深,做到雨停沟不积水。作床后,用适量3%FeSO4溶液(2kg/m2)消毒土壤,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苗床1周时间,再掀开薄膜,平整苗床再使用。
  1.3试验方法 试验用种子10kg,净度92%,千粒重13.28g,室内发芽率87%。播种前,于2008年1月中旬采用湿沙催芽,直到3月3日有30%的种子露白及时播种,用细筛轻轻筛去细砂,随筛随播,播种量150-200kg/hm2,采用床面开沟条状穴播,条幅5-8cm,条距10-12cm;每穴播种8-10粒,播种深度1.0-2.0cm,播后覆细砂土2-3cm,并稍加镇压,使种子和土壤充分接触,随后立即灌水,以垄床湿透为标准,覆膜以保持地温。自3月30日,随机抽取50株幼苗,挂牌编号,每15d测量1次幼苗高生长,直到苗木停止生长为止(10月15日),求算平均高,从而算出苗木月生长量。
  2、结果与分析
  2.1苗期物候特征 经处理的大叶榉种子播于砂床,10-15d后大部分种壳开裂,胚芽微露,发芽率达55-60%,30d后大部分顶芽出土,随后芽苗子叶出土,主根开始伸长。3月上旬大叶榉春芽开始萌动,下旬为萌芽期,3月底为展叶始期,刚抽出的新梢呈浅红色,4月初进入展叶盛期,随后几个月枝叶茂盛,在7-9月高温、干旱条件下仍生长良好,7月中旬-9月中旬为速生期,地径生长与苗高生长同步;10月中下旬为叶变色期,高生长停止,叶片开始转黄;11月中旬进入落叶期,12月中下旬叶片全部脱落并逐渐进入休眠期。
  2.2苗高生长规律的年变化
  2008年3月3日用混砂湿藏的种子播种,3月10日开始出苗,4月5日开始大量出苗,4月20日左右幼苗出齐,出苗期持续36d左右,这时的苗高、地径生长量极小;生长初期持续81d左右,此期苗高、地径生长仍然缓慢;速生期苗高、地径生长量均达到全年最高值,苗高、地径生长量分别占全年总生长量的65.78%和58.5%;研究表明,供试验大叶榉种子出苗后,苗高前期生长都比较缓慢.但表现出对当地的夏季高温气候有较强适应性,120d时,苗木平均净生长量达10.1cm。7月中旬以后进入速生期,8月底高生长呈现峰值,平均高净生长量达15.7cm,苗木硬化期苗高、地径生长减缓,10月15日后逐渐停止生长,11月10日后开始陆续落叶,进入休眠期(苗高定期生长量具体下表1)。
  大叶榉苗整个生长期约为215d,全年最终高生长量平均约78.9cm,为中等速生树种。大叶榉苗高生长的速生期为68d,即从7月11日至9月15日,在这一阶段平均每天生长量约为0.74cm。根据大叶榉以上每月生长量分布规律的分析,可以初步把大叶榉的年苗高生长划为4个阶段:出苗期(3月15日-4月20日)、生长初期(4月21日-7月10日)、速生期(7月11日-9月15日)、生长后期(9月16日-10月15日)(具体见表2)。
  2.3病虫害发生及防治
  试验期间尚未发现大叶榉在苗期有严重的病害,已发现的主要害虫有小地老虎、蚜虫、尺蠖、叶螟、袋蛾、金龟子等约10多种危害,每月可及时喷洒90%敌百虫1200倍液或2.5%敌杀死6000倍液等杀虫剂1-2次。小地老虎防治须浇灌或用毒饵诱杀。
  3、结论与建议
  1)大叶榉苗高生长高峰时期在7月中旬至9月中旬,其苗高生长量占全年苗高生长量的60%以上。这一时期若雨水分布均匀,持续高温、干旱时间不太长,苗木年高生长量可达80cm左右。
  2)大叶榉出苗整齐后要及时间苗,去弱留强,去密留稀,苗木密度控制在12株/m2,遇天气干燥,洒水保持湿润。大叶榉苗期普遍有分叉现象,应在苗期进行修剪,蓄好1主干,以利干型通直。
  3)根据大叶榉幼苗的生长状况追施肥料,生长期以氮肥、磷肥为主,速生期以氮肥、磷肥、钾肥混合为主,苗木硬化期停施氮肥,以钾肥为主。9月中下旬进入生长后期,应控制肥水,促使苗木木质化,使其安全越冬。
  参 考 文 献
  [1]李淑琴.大叶榉的育苗方法[J]江苏林业科技,2000(3):39~41.
  [2]王长辉.青檀苗期生长规律、栽培试验及其经济效益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3):143~145.
  [3]欧斌,王波,卢清华.26种乡土树种苗木生长规律及育苗技术的系统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06,5:1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0387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