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厩肥的主要作用及高效施用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厩肥是指家畜粪尿和垫圈材料、饲料残茬混合堆积并经微生物作用而制成的肥料,富含有机质和各种营养元素。各种畜粪尿中,羊粪的氮、磷、钾含量高,猪、马粪次之,牛粪最低;排泄量则牛粪最多,猪、马粪次之,羊粪最少。垫圈材料有秸秆、杂草、落叶、泥炭和干土等。厩肥分圈内积制(将垫圈材料直接撒入圈舍内吸收粪尿)和圈外积制(将牲畜粪尿清出圈舍与垫圈材料逐层堆积),进行嫌气分解腐熟。在积制期间,其化学组分受微生物的作用而发生变化。
  一、厩肥的主要作用
  1. 厩肥含营养物质丰富,不仅含有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元素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钙、镁、硫、铁、锰、硼、锌、钼、铜等无机养分,而且还含有氨基酸、酰胺、核酸等有机养分和活性物质,如维生素B1、B6等。合理施用厩肥可有效地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2. 合理施用厩肥,能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因为厩肥中含大量微生物及各种酶(蛋白酶、脲酶、磷酸化酶),促使有机态氮、磷变为无机态,供作物吸收,并能使土壤中钙、镁、铁、铝等形成稳定络合物,减少对磷的固定,提高有效磷含量。
  3. 合理施用厩肥,改良土壤结构。腐殖质胶体可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降低容重,既能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协调水、气矛盾,还能提高土壤的缓冲性和改良矿毒田。
  4. 合理施用厩肥,能培肥地力,大大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力。
  二、厩肥的高效施用
  厩肥的施用,应依作物种类、土壤性状、气候条件及肥料性质等因素来考虑,因地制宜地合理施用,才能更好地发挥肥效。
  1. 根据土壤性状施用。厩肥应首先分配在肥力较低的土壤上,因为等量厩肥的增产幅度瘦地高于肥地。砂质土因通透性良好,粪肥易分解,可施半腐熟厩肥,但由于砂质土保肥性差,所以每次用量不宜太多,并应施得深些。对于黏重的土壤,应施用腐熟的厩肥,腐熟的厩肥保肥性好,一次用量可大些,且不宜耕翻过深。
  2. 根据作物种类施用。生育期长而且旺盛生长期处于高温季节的作物,如油菜、玉米、马铃薯、甘薯、棉花、麻类等,可施用半腐熟的厩肥;而生长期较短的作物,如西瓜、番茄、大豆、花生等,须施用腐熟度较高的厩肥。
  3. 根据肥料性质施用。半腐熟的厩肥最好做基肥施用,腐熟的厩肥既可做基肥又可做种肥和追肥,做追肥时施后必须盖土,以免肥分损失。
  4. 根据气候条件施用。在降雨量少、气温较低的地区或季节,宜选施腐熟的厩肥,耕翻得深些;降雨量较多、气温较高的地区或季节,可施用半腐熟的厩肥,且翻得浅些。
  相关知识链接:厩肥腐熟后主要做基肥用。新鲜厩肥的养分多为有机态,碳氮比(C/N)值大,不宜直接施用,尤其不能直接施入水稻田。
  [作者联系地址:湖南省益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龙光桥镇) 邮编:4130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0437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