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媒体环境下影像传播的社会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媒介的演变,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出现了新媒体和影像传播这样两个概念。其实,影像传播早已有之,摄影、电影、电视等都是传播影像的重要媒介工具。如今,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以及数码技术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移动影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新媒体恰恰是承载这些移动影像的最佳平台。本文通过一些与移动影像有关的真实案例,从正反两方面探讨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影像传播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影像传播;移动影像;网络视频
  
  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过“媒介即讯息”的理念,即一种新的媒介产生以后,无论它传播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其形式本身就会对整个人类社会以及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影像媒介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人类社会由文字时代进入读图时代,现在又进入影像时代。从摄影、电影、电视到数码摄像机、手机,影像传播无疑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传播形式之一。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许多新媒体纷纷与网络结合,逐步形成多对一、多对多的互动影像传播模式。而在这种新媒体参与的传播环境下,影像传播已经对社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1.新媒体的概念
  美国的《连线》杂志曾经给新媒体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严格来说,这不能算作一个标准的定义,但它道出了新媒体概念的精髓。所谓新媒体,就是指能够同时对普通大众提供个性化内容和服务的媒体。通过新媒体,传者和受者可以进行对等的交流,而传播链上的所有个体都可以在进行个性化信息传播的同时相互交流。
  2.影像传播
  随着影像技术、印刷技术、电子传播技术等数字化传播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已经进入了“视觉化”、“图像化”、“影像化”的时代。电子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正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而影像技术的发展无形中促成了一种新的传播模式:影像传播。在传播媒介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影像传播的概念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范畴,如电影影像、纪录片等,而是涵盖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等经编码形成的信息序列。
  3.新媒体环境下影像传播的社会影响
  3.1为传统媒体提供内容资源
  2007年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公布了该年度网站关注度最高的三段视频,其中两段都被传统媒体引用。其中一个是有关奥巴马的视频,名为“奥巴马女孩”。这段视频是由一个自称为“并非政治”的人制作并上传的,内容是一位迷人的女歌星公开表示对奥巴马的爱慕,点击率超过了400万次,并且多次在电视新闻和各类访谈节目中播出。另一段视频是反映动物之间冲突的视频“克鲁格之战”。该视频由游客贾森拍摄,记录了发生在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真实的一幕:一群水牛、一群狮子和一条鳄鱼争夺一头小牛。这段视频画面颇受关注,还被美国广播公司(ABC)的新闻节目和《时代》周刊采用。2005年英国发生地铁连环爆炸案几分钟以后,伦敦的各类媒体就接到了群众发来的大量的有关现场情况的图片和影像。这些影像大多是由手机拍摄的,有一些片段被英国媒体采用,并且为警方缉拿恐怖分子提供了宝贵的现场证据。专家们普遍预测以后媒体上将有更多的突发性新闻来自于普通市民,而不是新闻记者。此外,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发生的时候,一些美国东南部的摄影爱好者用家用DV拍摄了很多现场画面和灾后景象,有一些视频随即通过CNN向观众播出。
  3.2确保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性
  传统的影像传播方式如电影、电视等由于受到传播工具本身的限制,只能处于一种静止的传播状态,人们不得不受限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型的移动媒体如手机应运而生,为移动影像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媒介和平台,使得影像信息得以随时随地的传播。对于各种突发的新闻事件,每一个在现场的普通人都可以拿起手机进行影像记录。在对图像质量没有苛刻要求的前提下,移动影像是目前为止成本最为低廉的数码影像获取方式。同时,彩信业务或者3G业务为移动影像的发送与传递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足以保证影像信息可以即拍即发,从而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广大受众。
  3.3由静到动的信息接受方式
  移动影像不仅在信息的发送和接受方面领先一步,而且还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由静态的接受变成动态的接受,不论你在干什么,不论你在哪里,都能随时随地接受信息。IMS Research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预计到2010年,全世界将有1.2亿手机用户通过手机收看实况电视节目。有调查表明,截止到2008年2月18日,共计有超过百万的手机网民登录无线互联网上的“3G门户手机春晚”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其中最高在线的峰值时段有超过25万人同时挤在手机上,以互动方式参与春晚联欢晚会。此外,网络上也兴起24小时连续播放的“春晚播客”,都非常受网民欢迎。一项在3G门户上关于央视春晚的调查中,有近一半的网民选择两者兼顾。
  3.4影像化的生存方式
  现在,在人们的各种日常生活习惯中都能够看到新媒体影像传播的影子。人们现在正在逐步习惯用网络版的Flash动画制成的电子贺卡代替原来的纸质贺卡或是更为抽象的语言问候;我们也会有意无意的随时随地用手机拍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通过手机发给自己的亲人、朋友,让他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人们也越来越适应“快餐式”的阅读方式。随着手机报用户的增多,人们会更多的用手机屏幕浏览新闻信息。由于彩信的容量有限,新闻信息只能以摘要的形式发送给用户。所以手机用户会渐渐习惯于这种快速阅读的方式。而且,却来越多的人习惯于把彩信中的“表情符号”作为自己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甚至像“滴汗”、“狂倒”这样的词汇都是直接引自移动影像。此外,在接收新闻信息的时候,我们也会先看影像报道的部分。
  3.5影像传播的负面效应
  在Web2.0时代,网络为人们提供了相当的自由,用户可以随意上传信息。虽然网站中会有一些“把关人”对网络上流通的内容进行监控,但是面对海量的资源和亿万的用户,这些限制措施显然是有心无力,始终无法完全控制一些不良信息的发布。因此,大量涉及侵权、暴力、色情和犯罪的视频在网络上流行。
  4.结语
  影像传播有着悠久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壁画、石刻等等。但是,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电子媒介和数字技术的出现,影像传播便不再局限于狭义的影像了。新媒体环境下的影像传播囊括了更广范围的影像形式,同时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常说,技术是一柄双刃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但笔者认为,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一种技术能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完全是由利用技术的人决定的。在人们享受影像传播带来的惊喜的同时,也难免受其负面影响所累。但这并不是影像的罪过,也不是传播媒介的错,真正应该负责的是那些存心不良的利用影像传播扰乱社会秩序的人。
  
  【参考文献】
  [1]孙振虎.数字影像时代的新媒体革命――以手机的影像传播为例[J].中国电视,2007(6).
  [2]王长潇.浅析手机影像传播的积极作用及伴生问题[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4).
  [3]盛希贵.影像传播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王长潇.电视影像传播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5]王志敏,杜庆春.理论与批评:影像传播中的身份政治与历史叙事[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6]下志敏,杜庆春.理沦与批评:全球化语境下的影像与思维[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0465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