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黄35”创大豆高产纪录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547名院士投票评选的2007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日前揭晓。我国著名大豆育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王连铮研究员主持育成的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中黄35”创亩产371.8公斤高产纪录,被评为200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07年,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大豆课题组合作,在新疆石河子采用“中黄35”进行超高产试验,实收1.2亩,亩产达371.8公斤,这是我国大豆的最高产量纪录。该品种2006年8月通过国家审定。确定在黄淮海地区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地夏播,又于2007年确定在我国春大豆晚熟组试验地区辽宁、河北、陕西、宁夏、甘肃等地春播。专家认为,“中黄35”在新疆地区作春播品种是适宜的。在肥水得到满足且栽培管理精准的条件下,亩产还能达到更高水平。
  
  丹东高冠蓝莓获奥运推荐果品
  
  由辽宁省丹东市高冠蓝莓研究开发中心选育栽培的优质蓝莓以果大,色泽纯正,蒂痕小,外观美、味甜、香味浓郁、果硬、耐贮运等极佳品质,在2007年北京奥运推荐果品综合评选活动中,获“奥运推荐果品”。这是目前国内唯一被推荐为奥运果品的蓝莓。
  丹东市高冠蓝莓研究开发中心是目前丹东市唯一从事蓝莓等小浆果国际交流与合作、科研、育苗、浆果加工和国际贸易于一体的专业化、综合性技贸企业,是我国最早引进高灌蓝莓的科研开发单位。其“高灌蓝莓品种资源圃”已建园10年,已完成了对66个引进品种资源的系统研究和品种开发定位,成为我国蓝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莒南花生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
  
  在日前山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工作会议上,莒南县农业局选育的花生特大果新品种“莒南2号”经专家组综合评审。达到审定标准。给予审定。这是全省唯一获得审定的花生特大果新品种。
  “莒南2号”特大果花生由科研人员用系谱法精心筛选培育而成。该品种系密枝型中晚熟特大果新品种,果大、产量高、抗病、抗逆性强,适宜在黄淮海流域种植。2005年~2006年,该品种参加了全省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达到340.9公斤。2007年参加了全省花生新品种生产试验,7处试验点平均亩产达到330.8公斤,比对照品种鲁花11号增产9.38%,位居2007年山东省新选品种第一位。
  
  非粮食原料我国燃料乙醇生产获突破性成果
  
  香港和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采用自主拥有的生物活性引透技术,在以甜菜为原料生产生物质乙醇的研发实践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并经其设在宁夏银川的工厂近两年的工业化生产实践,使利用非粮食原料、低成本生产乙醇,实现“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财政争钱”成为可能。
  香港和宝国际2006年开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生物活性引透生产非粮食类乙醇技术。该技术具有投资少、成本低、出酒率高、生产工艺兼容性强、污染程度低等一系列明显优势,已获得国内高新技术项目认定。公司2007年在宁夏银川建成年产1.5万吨96%乙醇的工业示范基地,并成功地在世界上第一次用生物活性引透技术以甜菜为原料生产出乙醇,且达到了工业化目标。
  
  海南成功选育出一种高产优质糯稻
  
  海南省农科院成功选育出一种比黎族传统山兰稻品质更优良的糯稻“海丰糯1号”。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耐寒、抗倒伏、糯性好等优点,平均亩产是山兰稻的4倍。
  山兰稻也叫“山拦稻”,是指海南黎族同胞在山上砍出一块空地围栏起来,种上的一种旱糯稻,适合酿酒,山兰酒被称为黎族的香槟。因此,山兰稻是黎族最喜爱的传统作物。
  海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负责人介绍,在海南中部地区,由于长期种植山兰稻,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产量很低,一亩山兰稻仅产100多公斤。为了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又满足农民种植糯稻酿酒、制作特色食品的需求,从2003年开始,海南省农科院就致力于选育可替代山兰稻的优质糯稻。
  通过几年的选育和试种,“海丰糯1号”具有高产、抗病能力强、耐寒性好、抗倒伏能力佳等优点,其糯性远高于山兰稻。平均亩产可达450公斤。产量是山兰稻的4倍。
  此外,“海丰糯1号”的生长期较短,在海南一年能种两造。早造12月播种,145天左右成熟,晚造7月播种,仅需117天左右即可收获。很适合海南中部山区推广种植。
  目前,海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已在五指山、白沙、昌江等市县示范推广种植500亩。 “海丰糯1号”近日已通过了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的审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0525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