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杂交鲟流水养殖试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通过杂交鲟流水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镇远县气候条件和铁溪的水源、水质条件适合饲养鲟鱼。由于黔东南州地区气候自然条件的差异不大,在其他县市开展冷水鱼养殖是完全可行的,说明在黔东南州养殖杂交鲟以及其他冷水鱼类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 杂交鲟 流水养殖 黔东南州
  中图分类号 S965.2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8421(2009)08-111-01
  
  鲟鱼是地球上现存的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不仅有很大的科研价值,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青睐。2005年笔者在镇远县舞阳镇铁溪进行了流水饲养杂交鲟试验,现将有关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用鱼 试验鱼来自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的鲟鱼养殖场,共计100尾,每尾重647g左右。该鱼已驯化,能进食人工配合饲料。
  
  1.2 试验场所及条件 试验地点选择镇远县舞阳镇铁溪冷水养鱼示范基地。试验水池规格为25m×2m,池水深70-90cm,水源来自聋子河(距冷水养鱼示范基地7km的地下水潭),水温终年在4~25℃,其流经一片无人居住的地方,无任何污染,因长距离流动溶氧充足。
  1.3 饵料及投喂 养殖试验采用分级饲养,设5个阶段,分别为①:3月23~31日;②:3月31日至4月11日;③:4月11~25日;④:4月25日至5月9日;⑤:5月9日至6月23日。投喂饲料是玉屏县同旺饲料公司的“鱼宝牌鲟鱼幼鱼891号”料,蛋白质含量40%以上,根据鱼的规格投喂不同大小的饵料,第①、②阶段投喂粒径2.5mm的饵料,第③、④阶段为3.5mm,第⑤阶段为4.5mm。每日投饵3次(分别在7:30、13:30和19:30),每次投喂量根据杂交鲟具有避光的生活习性(设备无遮光棚)实行早晚多喂,中午少喂的原则,每日投喂量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和前日的摄食情况进行调节。
  1.4 日常管理 流水池的进水由闸门调节,根据天气、时间和鱼类的活动状况控制鱼池水位,每天晚上巡池,观察进水情况以及鱼的活动情况,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处理,定期清洗鱼池。
  1.5 做好记录 每日9:30、13:30和19:30记录水温,每期定时测量体重,其方法是每个阶段投料前随机抽取7尾进行称量,求平均重量,日平均增重。并对水质处理,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记录。
  
  2 结果与分析
  
  2.1 摄食与生长情况 从表1可看出,鲟鱼日增重随饲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第①阶段鱼体的增重最慢,可能是鱼体经长途运输受伤或应激影响了其摄食和生长,在这段时间采取降低投饵率,少量多次的投喂法,可以降低饵料系数。
  杂交鲟的生长与饵料的种类和颗粒的大小有极其重要的关系。用不同粒径的饵料投喂杂交鲟,在其饵料系数上存在着一定差异,从①~⑤的试验阶段来看,饵料系数的增加总体上与杂交鲟的个体增重呈正比。随着杂交鲟的体重增加,应增大投喂饵料的粒径,可以减少饵料的浪费,有助于降低饵料系数。
  对杂交鲟进行解剖,观察其食物的充食度(表2)。杂交鲟在投喂3~4h后其肠道的充食度大部分在2~3级,说明其吃食状况良好。
  
  2.2 疾病的防治杂交鲟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适应性。该试验中未发生任何疾病。保持充足的流水,使其溶氧充足也是减少鲟鱼发病的重要原因;杂交鲟易发生水霉病,清洗流水池时要细心操作,尽量小心,防止鱼体受伤,鱼池清洗后用食盐水或碘伏泼洒消毒。为防止气泡病,严禁用变质、发酵、发霉饵料投喂,及时捞出池中残饵和粪便,防止其滋生有害气体毒害鱼类;为防止细菌性疾病,每10~15d用碘伏稀释液泼洒全池;经常用生石灰等药物消毒。
  
  3 小结与讨论
  
  3.1 饵料情况 通过试验观察,饵料是决定普通流水养杂交鲟是否成功关键性因素之一。鲟鱼饵料应具有以下特点:①营养成分合理。蛋白质含量高,具有强烈的血腥味。②饵料的颗粒大小要适口。③水中成型时间要长。人工配合饵料与活饵相比,人工饵料更经济,饵料系数更低,可避免大量投喂引起水质污染。本次试验的饵料系数偏大,饲料粗蛋白含量低,在水中成型的时间不够长,在投喂方法上有些欠缺。
  3.2 加强水质管理 流水养鱼溶氧充足,为杂交鲟提供了良好的水体环境。但杂交鲟对含氯离子较多的水源和农药以及一些金属离子非常敏感,因此,要随时检查水源的水质状况,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流进鱼池,使鱼产生应激或发生疾病。
  3.3 黔东南州发展冷水性鱼类的前景 该试验结果表明,镇远县气候条件和铁溪的水源、水质条件适宜饲养鲟鱼,由于黔东南州地区气候自然条件的差异不大,在其他县市开展冷水鱼养殖是完全可行的,说明在黔东南州养殖杂交鲟以及其他冷水鱼类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陈曾龙,我国鲟类生物学概述[J],淡水渔业,1999,29(7):20~22。
  [2]梁本用,流水池养殖鲟鱼鱼病的防治[J],科学养鱼,2004(2):46。
  [3]李正友,杨兴,罗永成,等,贵州山区鲟鱼健康养殖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3):114~115。
  [4]陈万光,郭国强,水库网箱仿生态养殖大规格鳙鱼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078~3079。
  [5]许二学,河道网箱养殖鳜鱼高产技术研究[J],农技服务,2007,24(1):90-91。
  [6]侯元军,崔进华,田德霞,鲟鱼鱼苗的食性转换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139-141。
  [7]秦玉丽,吴良钱,李睿,网箱养殖黄颡鱼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610。
  [8]张祝珍,池塘培育大规格草鱼种高产高效模式探讨[J],农技服务,2007,24(6):94。
  [9]闫光兰,河南省南阳市野生鱼类资源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39-441。
  [10]丁淑荃,观赏鱼金鲫饲料配方的优化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173-51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0883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