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半干旱山区水平沟集流整地造林技术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对半干旱山区水平沟集流整地造林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半干旱山区,水平沟集流整地造林技术明显优于传统带子田整地技术,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对宁夏南部山区林业发展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关键词水平沟集流整地;造林;半干旱山区
  中图分类号 S725.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8-0182-01
  
  为了解决宁南山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的问题,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林业工作站经试验研究,总结出“88542”水平沟整地造林技术。其与传统的带子田整地相比,表现出集水均匀、效率高、土壤蓄水好、入渗深、保水性强,苗木生长快、长势好、发枝量大、结果早、产量高、收入增加等优点。
  1试验内容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固原市原州区,其东北部山区属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为200~240 mm,且多集中在7、8、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水土流失严重[1]。传统造林整地方式以带子田、鱼鳞坑为主[2]。2000―2005年,以水平沟集流整地造林技术栽培生态林5 000 km2,生态和经济效益显著。
  1.2整地
  1.2.1 水平沟集流整地。水平沟集流,也称“88542”隔坡反坡水平沟整地,创造模式是死土培埂,活土还原。用于坡面较整齐、坡度小于30°、土层深厚的坡地。隔带宽度视坡度大小而定,一般宽5~8 m[3-4]。整地技术:沿等高线开挖深、宽各80 cm的沟槽,用其土于沟外侧筑高50 cm、宽40 cm的埂,将沟内侧120 cm范围内的表土回填,保持沟面外高内低,做成5~6°反坡,田面宽2 m左右,于沟内所填的疏松表土中栽植树木(图1)。通常在沟内侧栽植山桃、山杏、沙棘等乔灌树种,在沟外侧埂坡上种植以柠条为主的抗旱树种,护坡保土、拦蓄降水。
  1.2.2带子田整地(CK)。沿等高线开挖宽1 m的沟,长度随地形而定,带间距3~4 m,田内深翻20 cm[5]。
  1.3树种选择
  推广适宜当地栽培管理的优质高效生态林、经济林树种,以主栽树种山桃、山杏、沙棘、接杏为主,抗逆性强,栽植性状优良,果实成熟期早,树势旺盛,种粒饱满、优质高产、稳产,且接杏品质优、口感好,市场销售较快。
  1.4造林措施
  隔带宽度6 m,株距1.2 m,山杏与山桃按1∶1隔株混栽,沟外侧埂坡上翌年5月中旬种植以柠条为主的抗旱树种。夏秋季整地结束后,于翌年4月选择一年生壮苗定植,定干高度45 cm[6]。定植后浇 “吊命水”1次,每株10 kg。栽植时采用生根粉蘸酱、塑筒套干、覆地膜等抗旱造林技术,提高苗木成活率;隔坡带种植板蓝根、柴胡等药材发展林下产业。
  2造林效果分析
  试验发现,采用水平沟集流整地技术,暴雨后未出现冲刷和淤积的现象,能够完全截断径流,控制水土流失,土壤蓄水好,入渗深保水性强,集水均匀、效率高,大大提高了水分利用率。与带子田整地造林相比较,增强了土壤肥力和水分,延长了肥水管理,提高了效能,降低了成本,从而减少了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以原州区三营镇北庄村为例,其2000年秋季退耕还林采用“88542”水平沟集流整地,2001年4月栽植山桃、山杏(山杏与山桃栽植比例为1∶1),山杏苗木平均成活率为96%,山桃为95%,分别比带子田造林高21%和19%,而且苗木长势好,生长快,发枝量大。2003年开花,2004年坐果,山杏平均产种2.0 kg/株,山桃平均产种1.7 kg/株,比传统造林提前1年;2005年山杏平均产种3.0 kg/株,产量约2 250 kg/hm2,为传统造林的1.5倍。山杏种子12元/kg,产值达2.7万元/hm2,增值9 540元/hm2;山桃平均产种2.6 kg/株,产量约1 845 kg/hm2,是传统栽植的1.5倍。山桃种子10元/kg,产值达1.85万元/hm2,增值6 450元/hm2;2007年山杏平均树高260 cm,冠幅240 cm,分别是传统造林的1.1倍,山桃平均树高200 m,冠幅180 m,分别是传统造林的1.1倍。2008年,在原州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支持和指导下,对该试验点的10株较小的山杏采取高枝换头,进行嫁接红梅杏试验,2009年每株产量1.5 kg,接杏品质优、口感好,售价16元/kg,且市场销售较快。
  3结论
  试验表明,水平沟集流整地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截流充分。即可以全面截断径流,蓄水保墒,控制水土流失,充分收集全年的自然降水,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满足了树体生长的水分需求;二是死土培埂,活土还原。即栽植沟内全部还原活土,可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理化结构和性质,防止有机质的流失,形成土壤团粒结构,相对集中养分;三是促进幼苗生长,缩短郁闭年限。不足之处:水平沟整地坡度虽小于30°,但沟的跨度大,又有林下产业,给松土、除草、喷药、运输带来不便,不利于机械作业,管理难度大。同时,此试验投入较高、难度大,有待于进一步试验。
  4参考文献
  [1] 金小平,殷爱萍,罗淑琳,等.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漏斗式集流整地造林技术[J].北方果树,2006(2):25.
  [2] 张淼,厚凡霞,张国强.“16542”水平沟整地造林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5(2):15-16.
  [3] 高圭,杨志让,常磊. 宁南山区沙棘截干抗旱造林技术[J].中国水土保持,2001(40):32-33.
  [4] 路宗智,梁全宝.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集流整地模式[J].宁夏农林科技,2006(6):58,75.
  [5] 王正彪.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集流整地模式[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2):79-80.
  [6] 张淼,戴华盛,厚凡霞.干旱地区造林的几种整地方法[J].防护林科技,2005(1):8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0989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