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茶园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茶园病虫草害是制约茶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通过近几年对茶园病虫草害的调查和研究,在茶业生产中初步形成一套有效的茶园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特介绍茶园主要病虫草害的种类及其防治策略,以期能够促进茶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茶园;病虫草;综合防治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茶园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成为必然趋势。笔者经过不断地生产实践和总结,初步形成一套有效的茶园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1茶园主要病虫发生种类
  
  1.1假眼小绿叶蝉
  茶树上常生性害虫,为害新梢,初期叶片发黄,叶脉变红,叶缘稍卷曲,芽叶萎缩枯焦,直接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全年发生数量有2个高峰,我地一般第一高峰在5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第二高峰在10月至11月上旬。
  1.2茶蚜
  主要为害新梢,使新梢萎缩卷曲,并排泄蜜露污染茶梢,使茶叶品质下降。一年中以4~5月和9~10月发生较重。
  1.3茶橙瘿螨
  刺吸茶树叶片的汁液,使其失去光泽,叶背出现锈斑,叶脉变红,叶片卷曲,芽叶萎缩、僵化,以夏、秋茶受害较重。1.4黑刺粉虱
  主要分布在新安江库区及荫蔽茶园。以幼虫刺吸叶片汁液,分泌物可诱致煤病,影响光合作用,树势衰退,芽梢停止萌发,引起大量落叶,严重减产。幼虫发生盛期分别在5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下旬及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1.5茶毛虫、茶黑毒蛾、尺蠖类
  属间歇性、暴发性害虫,以取食或蚕食叶片,严重时茶丛被害光秃,低龄幼虫常群集为害。茶毛虫1年发生2代,盛发期在5月和8~9月间;黑毒蛾,我地以第三代为害较重,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尺蠖类,一般幼虫盛发期在7月至8月下旬。
  1.6蓑蛾类
  主要有茶蓑蛾、大蓑蛾、小蓑蛾等,以茶蓑蛾为主。雌成虫成蛆状,藏匿在护囊内,悬挂在茎杆上,幼虫咬食叶片成孔洞或缺刻。
  1.7茶云纹叶枯病
  主要为害成叶和老叶,初期正面出现黄绿小点或晕圈。后期变为淡褐色或深褐色,病斑中心为灰白色,产生黑色小粒点。病斑晕圈逐渐增多,形成浓淡相间的云纹状。发病严重时,造成大量落叶。为高温、高湿病害,一般夏季雨后有利发病。
  1.8茶轮斑病
  发生在成叶或老叶上,初为褐色、边缘不明显的斑块,逐渐扩大,呈圆形或半圆形,灰、褐相间,明显的同心轮纹,病、健部分界明显。后期病斑有煤污状的黑色小点,病叶质脆易落。一般6~7月和9~10月为发病高峰。
  1.9茶炭疽病
  主要为害当年发的成叶,常在一棵茶丛上成片发生。病斑初为褐绿色、水渍状,后变焦黄色。病斑不规则,正面散生细小黑点,病、健分界明显。5~6月为发病盛期。
  1.10茶煤病
  初期叶片产生煤黑色斑点,后扩大及全叶,严重时有厚厚一层,以后发展到枝干,由下向上蔓延,以致整丛成污黑状,该病借黑刺粉虱、蚜虫等活动进行传播。
  
  2防治策略
  
  2.1主要害虫防治策略
  一是重视利用农业防治措施。分批勤采茶树新梢可有效控制小绿叶蝉、蚜虫的发生;秋季深耕将越冬的蛹或老熟幼虫(如尺蠖类、刺蛾类)杀灭,减少来年虫口数;冬季或早春摘除有卵叶片(如茶毛虫、黑毒蛾)或护囊(如蓑蛾类),可有效减少发生量;适时修剪,剪除虫枝。二是适时喷药防治,掌握在害虫对药剂最敏感阶段,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或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2.2主要病害防治策略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以适当的化学防治。增施磷肥、钾肥、有机肥,增强树势和抗病性,修剪茶枝,改造老茶园,调节土壤酸度。对叶部病害,如茶云纹叶枯病、炭疽病等在发病初期,喷施杀菌剂进行防治。对枝部病害,可在秋季喷施波尔多液等以杀灭病菌和枝干上的地衣苔藓。
  
  3茶园杂草主要种类及防治策略
  
  3.1杂草主要种类
  茶园杂草主要有禾本科、菊科、蓼科、莎草科、马齿苋科、十字花科等杂草。不同茶园,往往以1种或几种优势草种为主,同时混生其他多种杂草,并且还因茶园条件及一年中不同季节而有差异。其中发生最普遍和危害最严重的有狗尾草、蟋蟀草、狗牙根、马唐等。
  3.2防治策略
  一是深垦,将草根集结的表土翻埋至40~50cm以下的底层。二是可利用作物秸秆进行土壤覆盖,抑制杂草生长,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力。三是进行化学除草,以触杀型除草剂(如克无踪)为好,既可防除杂草,又可保土保肥。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如草甘膦),应控制使用或不使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1131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