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优质稻中浙优8号在浙西山区的种植表现及其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浙优8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用优质不育系中浙A与恢T―8配组而成的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2006年2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临安市于2003年引进试种,经过3年试种、示范,表现出产量高、抗性好、米质优等特点,是目前我市继中浙优1号大面积推广后的又一个优质超级稻新品种。
  
  1 产量表现
  
  2003年浙江省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单产7102.5kg/hm2,比对照汕优63减产0.9%,不显著;2004年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单产7771.5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5.4%;两年平均单产7437kg/hm2,比对照增产2.3%。 2005年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046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4.4%。2003~2005年临安市连续3年对比试验,平均单产7764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4.6%,2005年在临安市龙岗娘娘畈连片示范种植0.853hm2,平均单产8427kg/hm2,其中龙岗镇姜水莲户0.073hm2中浙优8号,平均单产9415.5kg/hm2。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主要农艺经济性状
  中浙优8号植株紧凑、株叶形态好、叶色翠绿、剑叶挺笃,长相清秀,分蘖率中等偏上,茎秆粗壮,耐肥抗倒性强,主茎叶片17~18叶,穗大粒多,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平均有效穗225~240万/hm2,成穗率60%左右,株高120cm,穗长25~26cm,每穗总粒数165.8粒,实粒数144.5粒,结实率87.2%,千粒重26g左右。
  
  2.2 生育期
  据200342005年临安市单季杂交稻评比试验结果,平均全生育期141.3d,比对照汕优63长6.2d。适宜在临安市海拔350m以下地区作单季稻种植。
  
  2.3 抗性
  据浙江省农科院植保与微生物研究所2004年抗性鉴定结果,叶瘟3.2级,穗瘟1.0级,穗瘟损失率0.52;白叶枯病7.0级;褐稻虱9.0级。
  
  2.4 米质香、优
  据200342004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米质检测结果,中浙优8号糙米率82.2%,精米率74.7%,整精米率57.0%,粒长6.8mm,长宽比3.2,垩白米率9.0%,恶白度1.9%,透明度1.0级,碱消值6.2级,胶稠度63mm,直链淀粉含量14.5%,蛋白质含量9.0%。该组合不但稻米外观品质好,而且煮饭时能散发出香味,米饭松软而不粘,饭冷不回生。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从我市3年种植情况看,中浙优8号生育期较长,在我市平原地区作单季栽培,一般在5月20日左右播种,直播田可推迟到5月25日左右播种,半山区;月10~15日,山区5月初播种,秧田播种量112.5kg/hm2左右,1叶l心期喷施多效唑,培育多蘖壮秧,一般秧龄控制在30d左右,适时早插易获得高产。
  
  3.2 合理密植,插足落田苗
  根据试验和示范实践看,丛数控制在18万丛/hm2左右为宜,插种密度26.7cmX 20cm,落田苗90万/hm2左右,有效穗达到240万/hm2。
  
  3.3 合理肥水管理
  根据中浙优8号穗形大、茎秆粗壮、耐肥抗倒性强等特点,施肥上应采取“攻大穗、促粒重、提高结实率”的技术策略,施足基肥(占60%~70%),早施追肥,增施磷钾肥,适施穗粒肥。一般施纯X225~240kg/hm2、P2O5135kg/hm2、K20180kg/hm2。水浆管理上,以湿润灌溉为主,除移栽期,孕穗扬花期和施肥喷药时灌薄水层外,其他时间湿润灌溉,苗到300万/hm2时,开始多次轻搁田,最高苗控制在375万/hm2以内,收割前5~7d断水。
  
  3.4 加强病虫害防
  根据病虫预测预报,在做好稻瘟病、螟虫、稻虱等病虫害防治的基础上,重点抓好纹枯病的防治,一般在封行后防治3次以上,同时在抽穗50%~60%时,喷施粒粒饱和禾枯灵,以防早衰,增粒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1157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