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类首次登月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1969年7月16日早晨,“阿波罗11号”月球飞船昂首朝天,准备起程。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三人为此次登月飞船的乘员,阿姆斯特朗为指令长。
  9点30分,一声巨响,火箭喷着橙色火焰和云雾以9600公里/时的速度冲向高空。在离地面64公里的高度,发动机熄火了,第一级火箭完成了使命,自动脱离飞船掉落下去。第二级火箭立即开始工作,把飞船带到了160公里的高空,速度增加到24000公里/时。
   宇航员们借助星座确定方位。他们必须把“阿波罗”号的方向对准月球所在的位置,飞行航道的角度必须绝对精确,如果有丝毫差错,他们就永远到不了月球,也永远别想再回到地球。
  当第三级火箭启动5分钟后,飞船的速度提高到40000公里/时,飞船窜出地球轨道,登上了前往月球的航程。宇航员们在塑料袋里用水调匀了一些干粮,吃了到空间后的第一顿饭。虽然这些食物并不鲜美,但他们的心情十分好,并且吃得津津有味。
  三位宇航员不断和地面指挥人员进行无线电通话。每当宇航员吃饭的时候,地面的人就给他们读报纸上的新闻,同时,他们也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地面人员。柯林斯描述了从飞船上见到的情景,他说:“地球太美了――美极了。”
  起飞后的第三天下午,“阿波罗”飞到了月球的背面,飞船与指挥中心的联络立即中断,当飞船“看不到”地球的时候,就不能进行任何无线电通讯了。
  为了跟月球的引力平衡,三位勇士必须让高速飞行的飞船减缓一些速度。他们首先必须把飞船掉过头,然后在服务舱内点燃一台发动机,这台发动机必须不多不少正好燃烧6分钟。如果这台发动机发动不了,那飞船就不会进入轨道,他们就必须向地球返航;如果它的燃烧超时了,飞船就会撞毁在月球的表面!
  整整25分钟过去了,突然,无线电传来奥尔德林那镇定的声音,飞船安全进入了月球等待轨道。宇航员们第一次在近处看到了月面,他们欣喜地眺望窗外,向地球上的人们描述见到的情景。阿姆斯特朗报告说:月面呈深浅不同的灰色。
  1969年7月20日,人类历史上一个难忘的日子,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就要进行人类登月的首次尝试。他俩高兴地向柯林斯道别,爬进了登月舱。登月舱将载着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脱离飞船主体,进行月球着陆。脱离主体后,登月舱的代号为“鹰”,飞船的主体称为“哥伦比亚”。“鹰”和“哥伦比亚”将分别与地面联系。在“鹰”登月的时间内,柯林斯将驾驶“哥伦比亚”留在月球等待轨道上不断绕月飞行,等待“鹰”重新起飞后与之对接。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爬进“鹰”内,按动电钮放下登月舱着陆时用来支撑的4只脚。
  “鹰”脱离“哥伦比亚”后开始下降,降到离月面16000米后,开始绕月飞行,这是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对两位宇航员来说,不算太危险,如果出了麻烦,“哥伦比亚”会降下来营救他们。如果再次按下电钮,点燃下降发动机,那么以后发生任何问题,人类对他们就爱莫能助了。
  两位宇航员义无反顾地按动了电钮,点燃了下降发动机。“鹰”逸出圆形轨道,沿着曲线航道向月面靠近。
  阿姆斯特朗和同伴发现了一块平地,决定在那里着陆。他们把速度降到每秒1米,“鹰”开始徐徐降落下去。这又是一个生死关头――“鹰”必须轻轻地以精确的角度着陆,稍有偏差,就可能折断一只着陆脚,登月舱就会侧向一面,那么他们就无法从月球上重新起飞!
  舱内的一盏绿灯突然亮了!奥尔德林叫道:“接触了!”阿姆斯特朗立即关闭了发动机,登月舱轻轻地降落在月面上。在全世界各个角落焦急地等待着的人们都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两位探险家准备做下一件大事――登月步行。他们吃了一点东西,这是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顿饭,然后,他们又加上了衣服,保护自己免受太阳热、辐射线和可能遇上的细菌侵害。
  两位探险家打开舱门。天空黑沉沉,月面上却阳光灿烂。阿姆斯特朗极力想发现一点活动的东西,或者一些低等的生物。但是没有,没有飞鸟,没有昆虫,没有苔藓、地衣,遍地是尘土、岩石。
  阿姆斯特朗穿着笨重的宇宙服走出舱门,准备走下扶梯。下扶梯很困难,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他的手和脚全都失去了触觉。连扶梯的梯级都感觉不到。足足走了20分钟,他才走到了最低一级。他的心怦怦地跳,稍停片刻,他跨出了最激动人心的一步,踩到了月球上。
  奥尔德林也下来了。他们几乎处于失重状态,缺乏平衡感,不知道自己的脚会把他们带到哪里,像醉鬼一样踉踉跄跄。他们发现月面坚实可靠,抬起脚,可以看见在尘土上留下浅浅的脚印,只有几毫米深。两个胜利的探险者拣起几块小石子,扔出去,石子像球一样“蹦”到空中。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搜集了一些岩石和尘土样品,准备带回地球。他们还在月球上架起了3项科学实验装置。一台“月震仪”,一个“激光反射器”,这两样东西将永久地留在月球上,供地面的科学家研究月球。“月震仪”将把月球内部的任何震荡通过电波传向地球;“激光反射器”将把光束反射到地球,使科学家借此光束测出地球和月球之间距离的细微变化。第三项设备是捕捉来自太阳的气体,将它带回地球,供科学家分析。
  两位探险家在月面上走了2小时31分钟后,爬回“鹰”里,关上舱门。这时他们感到筋疲力尽。
  他俩在月球上生活了21小时36分钟。在此期间,在110公里的高空,柯斯林独自在“哥伦比亚”中绕月飞行。这期间他一定是全世界最孤独的人。
  “鹰”终于起飞了,把它的底部、支脚和钢板都留在了月球上。与“哥伦比亚”在月球等待轨道会合后,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实现了对接,又组成了一个整体――“阿波罗11号”飞船。他们完成了使命,可以返回地球了。
  7月22日,三位宇航员踏上了漫长的归途。他们谨慎地拆掉了登月舱,将它抛弃在宇宙。经过60个小时的飞行,当“阿波罗”接近地球时,他们又抛弃了服务舱,然后掉转指令舱,使它底部的防热层指向地球。飞船以4万公里/时的速度冲向地球。
  进入大气层――这是全部航行中最危险的时刻!飞船与大气层高速摩擦,会产生巨大的热量,足以烧毁一切,连巨大的流星体在穿过大气层时都会化为灰烬,那小小的飞船如果失控,转眼间将会熔化得连青烟都不冒!
  过了3分30秒,遥远的天边出现了一道红光――“阿波罗”飞船!
  着陆降落伞打开了,飞船下降速度降到35公里/时,“阿波罗”徐徐而落,溅落在海里。“阿波罗”飞船航行了100万公里,回到地球的时间只比预定时间晚10秒。
  美国“大黄蜂”号航空母舰正在 20公里外等待着,舰上两架直升飞机飞往溅落区域,把潜水员投入海中。他们游向飞船,给它围上一个巨大的橡皮圈,使它浮出海面。一个潜水员打开舱门,把防菌衣递给了宇航员们。三名宇航员穿好防菌衣,爬出飞船,坐在一只橡皮艇中等待着。不一会儿,一架直升飞机把他们带到“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欢迎的人群齐声欢呼,乐队高奏凯歌,总统尼克松主持仪式欢迎凯旋而归的勇士们。
  人类首次伟大的登月探险,圆满成功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1252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