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爱的课堂感动心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艳荣

  关键词:课堂教学 情感教育 学生心理
  
  一、情景化的课堂,交流中丰富爱的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们感到厌烦,就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充满欢乐。”创设巧妙的情境,让学习在孩子们快乐的参与中变成一种享受,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
  残疾人生活上的困难,一般健康的人都不会有什么体会和感受。看到残疾人遇到困难,好大一部分学生会嘲笑他们。《伸出爱的手》课堂导入时,如果老师选择“一位盲人在行走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或“一位脚残疾人走楼梯”的情景来导入。希望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们遇到困难需要得到我们的帮助。”那么,肯定会有部分学生最先关注的是盲人摔跤,脚有残疾的人走楼梯的情形。这情形在他们眼里看到的可能只是摔跤时的狼狈,走楼梯时的滑稽。
  1.准备性
  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观唤醒。”教师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认知基础和心理状态,善于调节儿童的情感,使他们对即将开始的活动充满期待,否则学生很难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啊?”由于学生在课前走进残疾人的生活,对此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学生诉说感受,有内容,有深情,课堂气氛活跃。
  2.真实性
  活动情景的内容必须是真实学生的体验,脱离了实际生活,其学习就达不到课程目标。只有观察并研究学生的生活,寻找到教育的契机,架设起学生生活与品德教育的桥梁,教育的作用才能实现。本课教学诉说活动的感受,对学生来说是有体验的,于是学生们争着诉说内心的感受――残疾人的艰辛,甚至有的孩子留下了不知名的泪水。
  二、生活化的课堂,体验中再现爱的情感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树立“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反思,并用“美好生活”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真实生活,使课堂教学体现实效性。
  道德体验能力是指学生能具备角色互换和移情的能力。教者在教学中可有目的地设置情境,通过改变角度从而激发情感,提高道德体验能力,化静为动,巧妙穿插操作性活动。为了引导学生自然生成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我大胆的放手,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体验,他们自由选择体验对象(盲人、聋哑人、肢残人等),自由确定体验方式,自由拓宽体验地点(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去室外)。这样“静态”的课堂动起来了,静中有动,打破了沉闷的课堂气氛。
  三、诗意化的课堂,活动中升华爱的情感
  记得雅斯贝尔斯说过:“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长,并启迪其自由天性”。老师们光有真情和真心不够,还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让爱的课堂感动孩子的心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24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