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交往教育――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维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生入学教育是整个大学教育的开端,而交往教育又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开展交往教育具有积极作用。这是让新生学习交往、学会交往,树立正确的交往观,提高交往能力的一种有效教育方式。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交往是完成大学理想缺一不可的重要条件,对大学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明确其内涵、选择正确的教育内容和实施途径,是顺利开展交往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大学新生 交往教育 必要性 内涵 途径
  
  大学新生来自全国各地,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性格和习惯的差异,往往会让他们出现交往上的困难与障碍。如何让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群体,交往教育就成为了必修的第一堂课。但是根据对广东省内外几十所高校开展入学教育的调查,当前各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种类繁多,但是却没有交往教育,只是在其他教育中偶有提及。当前大学生交往问题的日益增多,有些同学由于交往障碍产生了焦虑、不安、恐惧等负性情绪影响,严重影响了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因此在大学新生中开展交往教育意义重大。
  一、高校新生交往教育的内涵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里指出:“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他还把教育定位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雅斯贝尔斯对交往和教育所作的独到分析,对于我们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在他看来,教育的本质是通过交往来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的。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交往活动,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他还指出:“如果存在的交往成为现实的话,人就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就不会成为别人意志的工具”。
  新生入学,首先面对的就是一个陌生的环境,环境的变换必然带给学生心理压力。如果能够对他们进行有效的交往教育,正确引导他们,就如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新生们就能够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也就是说,首先他们能够理解他人、认识他人,在交往和交流的时候就可以更加融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他们也能理解自己和实际状况,发现自身在不足,分析自己和现实的差距,从而尽快作出调整。
  综合对交往教育的分析,可以看出高校新生交往教育就是运用交往教育的理念,针对刚入学的大学新生而开展的,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提高交往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新的人际环境,为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二、高校新生开展交往教育的必要性
  要减少大学生中的交往问题,为将来的交往树立良好开端,就有必要在新生中开展满足新生需要、符合新生情感的交往教育。因为新生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大学的素质,正确的交往教育不仅能帮助新生确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新生的成长,更能够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提高大学的质量。
  1.交往教育能帮助新生确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新生成长
  学生的发展离不开交往,交往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有效地引导、组织教育过程中的交往关系。大学生特别是新生在心理上都有交往的渴望,但在行动上却缺乏主动性,交往能力不适应新环境的要求,对交往存在畏惧心理,甚至自我封闭。
  如果能通过交往教育正确引导新生,使他们充分意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而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培养合理的交往动机,提高交往技巧和交往能力,这样他们就能在新的人际环境中掌握、协调好交往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帮助新生迅速消除对环境的不适应,而且对心理健康状况起着任何因素都代替不了的作用。
  2.交往教育能促进大学质量的提高
  交往是大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大学理想缺一不可的重要条件,交往教育对大学质量的提高也就起着关键的作用。而新生交往教育又是整个交往教育的重要开端,如果能通过交往教育来提高新生的交往素质乃至高层次的综合素质,那么在提高大学的质量上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3.交往教育能克服精神堕落的表现,促进学术的交流
  大学是个公开追求真理,进行学术交流的场所,在这个追求真理、弘扬学术的地方,“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关注交往的方式”。作为大学新生就更要关注交往,学会追求真理的基本本领――彼此交谈和讨论,“不要简单重复自己的意见,而要听听别人怎样去进行哲思活动的”。要走进真理光照之源,在学术上有所成绩,必须能在思想上、精神上进行交流。
  三、新生交往教育的内容和实施途径
  1.交往教育的内容
  (1)系统化、专业化的交往理论教育
  新生只有一些过去在小学、中学和家庭生活中积累的人际交往经验,但是这些都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没有在他们的思想上形成一个体系,他们也不会自觉认识到交往的重要性。系统和专业化的交往理论教育目的就是让新生把在生活中掌握的零散的交往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学会分析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状态,提高交往认知能力、沟通能力及控制能力。
  (2)从观念和意识出发培养他们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总是相互作用的。不同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而展开的竞争与为实现共同利益或各自利益而进行的合作,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既交往的基本形式就是竞争与合作,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都需要这两种意识。对新生进行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就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竞争动机、团队协作精神等。
  (3)交往语言的学习
  “交往具有语言性的特点,交往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具有意义的符号,是人的思想的物化表现,也是人们彼此间进行交往的媒介和工具,是表达自己生命活动的一种形式,语言不仅是交往成为可能的逻辑条件,而且是交往成为事实的现实条件”。哈贝马斯也指出:人际交往中的“话语”、“言说”、“表达”、“参与”等,在相互之间的“沟通”、“理解”与“认同”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发生着具体而复杂的实质性联系。任何交往行为都是以语言作为中介的,不管是体态语言、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而新生在语言上的欠缺往往阻碍了他们交往的进行。因此,对新生进行交往语言的培训,让他们掌握交往的语言艺术,则能让他们在与人交往中更加和谐。
  (4)交往礼仪知识的学习
  交往礼仪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和涵养,拥有丰富的礼仪知识和交往技巧,往往在办事和与人交往中如鱼得水。不能只认为只有职业人士才要讲究交往礼仪,作为大学新生同样需要懂得和掌握,这不仅有助于学习和生活,更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2.交往教育的实施原则和途径
  有了交往教育内容,就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把这些内容传递给新生,而在这一个过程中,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实施原则
  有交往就必须有交往的规则、理念和意识。否则,交往就会失去航向,无法进入和谐、有序、完美的理想的状态。雅斯贝尔斯的交往教育观启示我们,教育活动应是在身心敞放、相互平等的氛围中我与你的对话与敞亮。在这种对话关系中,交往教育要求双方的地位是相互平等的,要共同参与,相互敞开胸怀,相互接纳,达到精神的共鸣。因此,对新生进行交往教育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2)实施途径
  新生交往教育要打破过去其他教育“满堂灌”的形式,不能一味采用讲座或者报告,而要采用体验式的交往教育方式。这种方式能使新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培养交往中的主动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规则意识,提高他们的语言和交往技巧等,从而为交往的顺利进行提供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所谓体验式的新生交往教育就是以体验式学习为理念,从新生的思想特点和情感依归出发,以新生为教育主体,学校教育者和新生双向互动,采用一系列有利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往的教育方式。这种体验式的活动是对新生进行人际交往能力训练的良好措施。通过对各种活动的参与,新生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交往技巧的掌握会亲身去体验,认真的去学习,以达到自身的提高。
  例如,“认识你真好”的游戏。其游戏规则是:第一,让新生站成两排,相隔1米距离,并且两两相对;第二,新生相互鞠躬,身体要弯腰成90°,高喊“××你好”;第三,向前迈一步,交会于队伍中央,再相互鞠躬高喊一次“××你好”;第四,相互作自我介绍,要求每人四句;第五,请对方填写“认识你真好”的卡片。要求:在20分钟内,至少找到十位非本小组的同学签名,看谁能签得最多。找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上规则。
  在整个游戏活动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的主动交往,指导老师只是负责把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告诉新生,并且发给他们所用的材料,之后新生就要按游戏规则主动去认识身边的新同学。他们用鞠躬和高喊对方名字(新生身上都挂有姓名牌)的方式打破彼此之间的陌生和拘束感。之后双方做自我介绍,并填写卡片。几轮之后,新生都打破了被动感,主动积极地去认识了不少的同学,他们之间的陌生感消除了,从而为以后的进一步交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只是体验式交往教育实施的一个案例,此案例通过小小的体验式游戏,以小见大,把交往教育的内容(主动意识、规则意识、合作意识、语言、礼仪等)诠释的淋漓精致。新生们通过此游戏体会到在以后的生活中,不能只生活在自己世界里,要积极主动地去多交朋友才能发现生活的乐趣,和更多的朋友交往,还能够开拓视野,学到更多的知识。
  作为学校应该重视新生的交往教育,创新教育的方式和途径,真正发挥交往在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校际之间的联通作用,使精神和心灵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德]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德]哈贝玛斯著.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3]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方煜东.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特点及其针对性教育[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5]刘惊铎.交往之教育价值的理论解读与中国教育改革的重新定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0).
  [6]白逸仙.大学教育:一种培养全人的精神交往――雅斯贝尔斯大学理念解读[J].辽宁教育研究,2008,(5).
  [7]史学正,边瑞瑞.大学生交往教育刍议[J].现代教育科学,200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87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