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班级非正式群体现象在高校中是普遍存在的,他们往往会给班级的教育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因而对班级的非正式群体加以认识和正确引导就显得非常必要。文章主要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了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并进而阐述了如何使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非正式群体 核心人物 积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012-02
  
  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单位,它更直接地承载着培养教育学生的功能。由于大学本身对学生的要求是比较自主和自由的,这样学生就更容易因为兴趣爱好相同,思想观念一致等原因而组成各种群体,这些群体有些会对班级管理带来积极的作用,而有些则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大学作为培养人的教育机构,应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而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探讨则是不可缺的一环。
  
  一、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内涵
  
  非正式群体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E.梅奥提出来的。他认为,在企业中,除了正式的组织外,实际上还存在着各种形式的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反映了组织成员之间的职能或职务关系,而非正式组织是指企业成员之间由于共同的价值标准而自然形成的无固定形式的社会组织。总的来说,非正式群体是指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这种群体没有固定的条文规范,没有固定的形式。非正式群体在工厂、学校等这些单位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主要是相对于班委会、团支部等这一类正式群体而言的。班级中的正式群体是师生认可的、为完成班级所赋予的任务而产生的、有明确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的群体。而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又称自然群体,是指班级中存在着的一种以情感成分为主要调节机制、以满足成员的心理需求为主要功能、由学生自发而形成的小群体,这种群体是完全以个人的好感、喜恶、兴趣、爱好等形成的,群体成员之间有比较固定的相互关系及成员共同自发遵守的行为规范,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核心人物,成为群体中的领头人,对群体成员具有较强的感召力。
  
  二、大学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非正式群体是学生自发而形成的,它是同学之间通过密切的接触和了解,彼此互相选择的成员组成的。心理因素的相似性是其产生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这个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正是由于观点态度的一致性、兴趣爱好的共同性、交往需要的相辅性和性格气质的相容性,他们往往很容易聚集在一起。人是具有社会性和群体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班级中出现非正式群体是学生正常的心理需求,是同学之间交往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人又有各种各样的需求,而正式群体的活动不可能全部满足这些需要,于是,情趣、性格相似的人,经过彼此选择逐步组织在一起,这是个体主观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同乡关系、同学关系、家庭情况相似等客观情况使得他们频繁接触,久而久之便产生了一定的感情。这种主观的需要与客观的条件相结合就使得非正式群体必然产生,这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总之,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尽管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但其形成往往以某一事件为契机,在某一思想上有着共同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找到越来越多的共同语言,逐渐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团体。具体来说,大学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一)形成的自发性
  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学生个人之间通过接触和交往自然形成起来的群体,它主要是以成员间相似的性格、经历、兴趣爱好和追求即情感方面的需要自发形成的,成员之间没有契约关系,互不承担责任,这个群体主要依靠情感和共同需要来维持。成员在情况发生变化的时候可以自由退出,其他同学在认可这一群体的时候也可以自由加入。
  (二)行动的协调性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是以成员间相似的心理特征和共同的心理需求为基础的,以相互之间的情感为纽带,不具有政治功利的色彩,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因此在态度和行为上具有一致性和协调性,表现出共同的倾向。在这些非正式群体中,虽然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规范,但各种不成文的、大家默认的规范和约定对其成员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从而使成员的行为出现标准化倾向,甚至有时高度一致到模式化的程度,大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意味。
  (三)成员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一旦形成,其成员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由于这种群体的内在凝聚力来自成员的心理而非具体的条文,他们的行为规范主要是一种心理上的默契,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认识能力,心理也比较成熟,因而大学生中的这种非正式群体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四)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
  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其发展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核心人物,这种非正式群体的“领袖”在成员中享有较高的威望,有着较强的威慑力与协调成员关系的能力。他们有的是因为能力和品格的出众而被公认,有的是因为身体强壮,爱打抱不平而被推崇,也有的是因为爱出坏主意做坏事而被一些学生追捧。总之,他们都在其所属的群体中享有发号施令的权威,是其成员膜拜的对象。
  
  三、如何发挥大学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
  
  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它虽然会给班级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班集体功能的不足,因此,教育工作者不能无视它的存在,更不能想方设法地变相取缔。单就人的个体需要而言,人的需求千差万别,班集体并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于是学生自发组成各种非正式群体,这是符合人性的需求的。
  要充分发挥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首先要对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一般说来,学生非正式群体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四类: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和破坏型。积极型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学校和班级的教育目标一致,它有利于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这类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应该得到大力支持和倡导,它主要是一些学习小组;中间型的非正式群体与学校和班级的教育管理目标不完全一致,有时在某些问题上会对班级的管理带来消极的影响,对这类非正式群体要因势利导,使其确立积极的目标,与班级的管理教育尽量不要发生冲突;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学校和班级的目标基本不一致,它对班级教育和管理的实现有很大的消极影响;破坏型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班级利益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其活动具有严重的破坏性。。因此,发挥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的关键在于对中间型、消极型和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加以管理和引导,具体来讲,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全面掌握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情况
  要想充分发挥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来了解这些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家庭、感情等,在平时还应该对他们多观察和多了解,从而掌握班级中有哪些非正式群体,它们的主要活动是什麽,对班级有何影响。只有这样,做到知己知彼,教师的工作才能百战不殆。
  (二)坚持正面教育,增强班级凝聚力
  首先,教师应加强与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的交流与沟通,分析和掌握不同学生的心理情感需要,引导学生确立积极的自我观念,增强其自信心和价值感,坚持正面教育,从而使成员对班级产生归属感,这样,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其次,要加强群体交流与合作,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非正式群体形成之后,学生之间的交流一般仅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内,尤其是消极型和破坏型的非正式团体,他们的活动通常会妨碍班集体的利益。因此,一方面应多鼓励亲班级型群体的成立,使学生有机会发展其有益的兴趣和爱好,发挥特长,增强其成就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在各群体间架设桥梁,多进行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群体互助,纠正某些局部性错误,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这样,就巧妙地将小群体的目标纳入了班级的目标,使这些非正式群体的活动产生了正面的作用和效果,从而推动了班级的建设。
  (三)做好核心人物的转化工作
  非正式群体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会自然形成核心人物,他们往往有一定的权威和强大的影响力,其言行受到其他成员响应。如果能做好核心人物的思想转化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那麽班级工作的展开就会相对比较容易,如果还可转变这些核心人物的角色,使其成为正式群体的首领,融非正式群体为正式群体之中,那麽他们就可能成为班级的骨干力量,带动和引导全体学生为实现班级总体目标而努力。
  (四)加强管理,多方配合
  首先,可以在班级中形成自我管理为主的、包括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全员参与管理的民主管理新体制。这种民主管理的体制给每个学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易给学生某种成就感。这样,特别是非正式群体成员可以通过自我管理,增强自我的约束力。
  其次,消极型和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成员往往由于家庭关心不够,所以要促其转化,必须和其家庭主动联系,密切配合管理,从而使其脱离那些不利的非正式群体,达到转化目的。在这一过程中也须注意方法,要以理说服人,以情打动人,否则,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苏俊枝.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4):21-23.
  [2]孙鹏举.浅探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J].怀化学院学报,2007,(5):15-18.
  [3]潘从义.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特征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7,(6):57-60.
  [4]王济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21):38-41.
  [5]余辉.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与班级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06,(5):77-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429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