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代教育技术在职校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许守田

  摘 要:在阐述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在职业教育中应用的意义基础上,结合多年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的经验,重点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技术;职业教育;资源;模式;素养;网络
  作者简介:许守田(1955-),男,辽宁铁岭人,铁岭市教师进修学院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2-0034-03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持,而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核心的计算机更是成为了人们工作、学习及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却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从整个教育来看,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都取得了巨大成绩,促进了各自教育质量、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作为本应与现代教育技术有着十分密切关系的职业教育,却很不如意,因此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和前景。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在职校教学中的意义
  
  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使用教育技术这个术语,并围绕它形成了独立的知识体系。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赋予了教育技术概念充实的内涵和无限的生命力。
  AECT于2005发布的05定义是:“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05定义的英文原文是:“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 using, 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实施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应用工作,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必然要求。对于进一步促进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以全面提高职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为目的,通过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及职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培训,使广大教师达到所要求的职业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建议
  
  (一)发挥教育技术优势,推进教学结构的深层次改革,重构教学过程
  我国现代意义的职业教育起步已有20多年,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也进行了多方的探索,但至今我国还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科学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分类体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分类依据不够科学。合理的分类是构建、完善教学方法体系的基础。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分类注重教学外部形态和知识的呈现形式,忽视了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的关系,也忽视了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对象是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标准,选择教学方法必须考虑教育对象,包括教育对象的规模、参与程度等等。二是内部的教学方法没有及时更新,尤其是从国外引进的新的教学方法没能有机地融入我国职业教育方法体系之中,教学方法的内容显得陈旧。教学方法分类体系是否科学,直接制约着教师对教学方法选择的行为,即教师能否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分类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程度。
  其次是我国职业教育受普通教育影响,主要采用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教师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其他类型的教学模式都是辅助的,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颠倒了现代教育理念中的师生关系。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内核是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作用是指挥、引导、协调。职业教育套用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很难出现突破性进展。何况我国的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所以,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不改变,新的教学方法就难以实施。
  我国职业教育大多是由普通教育改制而来,城市与县级职教中心目前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主体,这些学校一般是由城镇或农村的普通中学转制而来,而高等职业学校多是“三改一补”或是普通高等院校的二级学院、职教系。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载体具有明显的普通教育的特性,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延续普通教育的模式,采取班级授课制,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而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适宜采用协作教学、现场教学、能力分组制、开放教学等组织形式。
  由此可见,若想改变目前的职业教育现状,达到我们所追求的理想境地,只靠传统的改革模式是行不通的,必须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所蕴含的巨大优势,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数字化平台重构教学过程。要通过全员培训,通过网上辅导和数字化教学平台及相关软件使用等多种途径和手段,为广大教师在理念、方法、工具、技术等各个层面上提供帮助,使广大教师能够突破课程整合的技术瓶颈,并能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构建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结构的根本改革,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
  (二)建设优质的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
  随着internet的普及和应用,各职业院校进行网上学习、交流已经成为可能。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能够为职业教育服务的、有价值、实用性强的信息平台。所以应加强和加快信息资源中心的建设步伐。通过完善的、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教育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大量的通过收集、整理、自制的信息资源的发布,信息的交流等,使教育资源的信息共享。在充分引入外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弥补自身不足,缩短与发达地区差别的同时,也需要强调自制信息资源的重要性。虽然现在社会上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但是真正能拿来为职业教育教学服务的甚少,所涉及的专业面更窄。要想使教育资源能够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必须强化职业教育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强化自制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可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专业人员的作用,采取分工合作,集中开发一批职业教育教学中急需的资源,解决当务之急。同时也要注重部分教师自制资源的共享问题,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提倡把教学中经过应用,效果较好的资源上传(如:教学课件、案例、参考资料、讲课稿、课后反思、教育教学评价等等),使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应用达到最大化。若信息资源中心建成后,广大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等方式随时随地为职业学校提供各种信息及服务,就可以通过网络及时搜索一些当地的,并且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信息资料,如教学资料、教学案例、教学软件和教学管理知识等。实现在区域内课程资源、智力资源的真正共享,整合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网络教学环境。从而全面加强职业院校的管理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技术层面上支持教学改革向更高更广的方向快速延伸。
  (三)创新教育模式,促进网上教研快速发展,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普及,网络教研将是传统教研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是传统教研的创新和发展。它丰富的资源、开阔的视野、超越时空以及快捷实时的特点,是传统的教研活动所无法比拟的。“网络教研”已经不是现代教育技术及信息技术的辅助性教研,而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研究模式,并受到教师们的热烈欢迎。改变传统教研模式,进行网络环境数字化教研成为当今教研的新课题。应加大网络教研在职业教研工作中的普及、应用、推广力度,弥补职业教研工作人员不足、资源偏少的缺陷。

  信息社会需要有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而网络资源浩如烟海,如何在广袤的信息海洋中快速准确地获取自己所需的资源,判断其价值并作取舍,合理地重新组合为己所用,就成了能否在信息社会中立足的关键。我们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突破以书本知识为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极大地扩充了教研容量,充分学习、接触各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点,从而开阔我们工作的视野。
  可通过网络的视频功能,组织集体备课、区域性教学交流。课后反思和随时随地的网上交流、研讨、培训,不断更新、提高学科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水平,使广大职业教师走出一条专业化发展的新路子。
  (四)构建面向学生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依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可将平台数据库中汇集多种形式的围绕知识点、单元、学科课程、主题学习活动等等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开展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网络空间。特别要发挥教育技术平台的特殊功能,营造一个轻松、直观的学习环境,弥补职业教育现实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的现状。如各学科用计算机的模拟实验、测量声音频率等,可以减少硬件投资,发挥一机多用的作用。让不同的学生均可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时间,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且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要。通过网络切实做到教育的平等,实现“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
  (五)建立区域学习网,缩小校间的差别,开展网上学习辅导
  建立区域网校,组织优秀教师开发与课堂教学同步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辅导,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区域覆盖,切实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建设侧重学科知识点、面的综合、提高、拓展区域学习辅导网。通过一定的练习、测试,使学科知识得到更全面有效的巩固,使教师在学习辅导中能够更多地发现本学科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并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作出相应的指导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面上课堂教学的质量。
  (六)努力实现教育技术装备的应用最大化
  让巨额的硬件投入真正融汇到日常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成为实现高效学习、有效学习的有力支撑,使巨额的投入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强化以下几个层面的工作:要重视职校教师的全员培训工作。在全员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实效,强化培训是推广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首要环节的认识,努力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要加大措施,促进应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克服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只是个别骨干教师的表演课,与其他教师无关的观念,树立全员普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新理念,矫正部分教师在认识上的片面性。同时要扭转教育技术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法的观念,要引导教师兼收并蓄,恰当运用,矫正教师认识上的误区。要认真抓好教育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几个环节:一是备课环节。备好课是应用教育技术的前提和基础。二是抓好典型引路环节。发挥典型教师在教育技术应用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非常关键。三是评课环节。四是抓好考核。
  (七)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应用教育技术的重要基础
  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师适应形势,开展自身学习,促进自身完善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学力。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又恰逢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如不尽快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努力掌握相关知识,提高驾驭信息技术设备的能力,特别是教育信息技术设备的能力,就会有负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就无从谈起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由此可见,增强职校教师信息素养已成为当务之急。
  (八)全面提高区域整体教育水平,实现教育均衡跨越式发展
  通过实施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应用工作,让广大教师都能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的能手,构建校校互动的数字化校园,优质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均衡跨越式发展,使职业教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范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44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