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语课:未曾着墨处,自有胜境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含而不露”“听似无声却有声”的布白艺术在英语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布白”是关于艺术作品审美欣赏的概念,它指的是作品留给读者的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敢于、乐于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以提供学生独立体验与思考的机会,让教学实现“未曾着墨处,自有胜镜出”的效果。
  
  导入留“空档”
  
  上课伊始,教师两三分钟的导入语犹如打开殿堂的大门,诱导学生竞相登堂入室,使学生进入学习新课的最佳精神状态。此时须留白。例如,在高一英语下册Unit13的第一节课时,因学生刚过完春节回来,教师可以问他们春节期间吃了哪些食物,而哪些食物是有营养的,哪些食物是没营养的。学生们立即相互询问吃过的食物,可不会表达营养。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中,学生自觉地进入角色,这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地进行下一步教学。留“布白”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入境”,“入境”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讲授留“空隙”
  
  学贵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因此,善教者不但要善于答疑,还要善于激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就要鼓励学生对一些问题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在高一英语下册Unit16《富兰克林的著名风筝实验》一文中,有一句话:做这个实验需要四件东西:风筝、钥匙、恶劣的天气和用来储电的电容器。有个学生说应该是五件东西,还要有金属片。因为没有它风筝就难以吸引闪电。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善于观察的精神,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验证其质疑的合理性。这样做,学生质疑的兴趣会越来越浓。教师应具有善于创造性地驾驭教材的能力,鼓励学生质疑。即使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也要在肯定他们探索精神的前提下,与其一起讨论并加以引导,纠正其错误观点。教师应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质疑,培养他们积极思维与善于思维的创新精神。
  
  提问留“空余”
  
  问是深入的阶梯、长进的桥梁、觉悟的契机。提问要留“空余”,以此来启迪学生的思维。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基本方式,它可以为学生创设思考的情境,疏通思考的渠道,提供思考空间。通过教师的设悬置疑,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启迪他们去认识问题,使其思维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究之中。例如,有位教师在讲授Unit 4 Lesson 14 A Travl Diary 时设问:What?蒺s the author?蒺s opinion about the fact that people are burning more of the forests? 本课课文是一篇旅游日记,作者记下了自己的见闻,但未直接表述自己对人们毁林开荒的看法和评论。学生可从课文中诸如 What a sad sight it was!For miles and miles I could see nothing except a great fire and lots of smoke. Why do they move and burn more of the forests? 这些描写环境气氛的语言,以及表达情感的词句中去揣摩作者的看法和态度。授课教师通过这样的提问和探究,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点拨留“空间”
  
  教学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包括价值和做人。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明辨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地向上攀登。因此教学不能只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点拨留“空间”,即教给学生去穿越“空间”填充“空间”的方法。
  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空白艺术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的神圣之处在于引领学生到达一个个“驿站”,教育的艺术在于等待学生。留下空间,留下时间,让学生真正表达好自己的体验。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二中)
  责任编辑邹韵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485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