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师要了解学生真实的心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 鸣

  以往,教师只是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来设计教案,更多地是想应该怎样教,怎样让学生做,总是挖空心思理顺好自己的思路,让学生像被牵住线的风筝,总也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可真正到课堂上又会感到控制不了课堂,驾驭不了学生。学生各种奇特的想法,总会让人感到不知所措,有些令人费解的答案,会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后,我体会到:教师不可能覆盖学生所有的知识面,也不可能理解学生的全部思维,有意义的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学生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制约着学习的结果,由此产生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我终于明白,有时教师并不真正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需要民主的学习氛围、师生的地位平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没有顾虑,自由地交谈,把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都说出来。教师才能从深层次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细致的思想情感变化,了解学生成长的需要。
  如教写数:八万九千六百,学生常写成800009000600。他们幼稚的解释是:八个万九个千六个百,不是这样吗?知道数的组成,混淆了数位与计数单位,这是他们真实的想法。对此,我并没有斥责学生,而是耐心地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与他们共同分析数位的含义。当孩子们明白了自己的错误,重新写上89600,并偷偷一笑时,我才真正理解新课标强调的一句话:数学教学应注重情感目标的独立性,而不能仅仅当做服务于认识任务,依附于认识发展的东西来看待。
  由于班级授课制的局限,在教师的统一讲解下,学生会了多少,有多少学生会,有时我们感到很难把握准。学生问到的地方就是他真不懂的地方,也就是我们要讲的地方。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才有了方向,有了动力。为此,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真正不懂的知识点创设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如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有的孩子就提出:“余数前为什么要用‘……’呢?”一个问题激起来很多种解释,其中有一个孩子的解释令我难忘,他对照了学生写出的很多想法,如:8÷3=2(堆)还剩2根,8÷3=2(堆)余2根,8÷3=2(堆)=(2根),8÷3=2(堆)A2(根)。
  这个学生想如果用语文课中的省略号来表示文字和符号,既好看、好写、好记,也体现了数学简洁的特点,不是很好吗?
  学生常说:数学就是计算,照搬公式,做应用题,没有意思。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不懂得数学到底要学什么,应该如何学。教师应该把握学生这一学习心理,选择适合学生学习数学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动手中研究学习,在实践操作中探究,享受、体验快乐与成功。这样,学生学习数学才会主动、积极。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我给学生准备了圆柱、1号圆锥(与圆柱等底等高)、2号圆锥(与圆柱等底不等高)、3号圆锥(与圆柱等高不等底),让学生自己做实验,然后共同交流分析得出的数据。
  将圆柱内的水倒入1号圆锥,分别是3、3、3、3、3、3次倒完;将圆柱内的水倒入2号圆锥,分别是2、6、4、5、5、6次倒完;将圆柱内的水倒入3号,分别是1、4、7、2、5、7次倒完。
  从汇报的数据中,学生分析得出:虽然每个组的2号、3号圆锥大小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2号、3号圆锥与圆柱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只有1号圆锥与圆柱有着某种联系。这样,缩小了研究的范围,学生会自主地产生疑问:1号圆锥与圆柱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从而积极地寻找答案。学生经过测量比较,最终得出:它们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1/3。
  这样教学,改变了以往先教等底等高,再用实验的方法加以验证的教法――先从学生的自主操作入手,慢慢缩小研究范围,再找出共性的东西。因为学生通过实验能意识到共性的东西就是蕴含着的规律,思路也渐渐明晰,学习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得到掌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87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