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由《秋水》想到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杜凤英

  听完几位老师讲授的《秋水》一文,笔者感慨颇多,现将点滴思考写出,以供商榷。
  
  一、对庄子要不要介绍,如何介绍
  
  对于高一学生,理解先秦诸子的思想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尤其是老庄思想。一个成年人,倘若不是学中文专业的或者没有相当的知识、阅历,理解老庄恐怕都有困难,更何况中学生。正因为此,造成了目前语文老师,特别是年轻老师介绍庄子时,或只字不提,或只一句“庄子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而轻轻带过,或全搬教参介绍,一字不漏地读,或从大学课本照搬来大讲特讲。其实,我认为这两种做法都将走入文言文教学的误区。前者忽视了文言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即文化的传承性,而只重字词教学,使文言文变为一堆死文字;后者则可能会占用文言词汇和文言知识的积累这一基础教学的时间,使高中文言文教学变成空中楼阁。
  以笔者之陋见,介绍先秦诸子的思想应把握以下原则:一要介绍,二要通俗易懂,三要适量。具体方法有对比法、系统法、记忆法等。如庄子,名周,宋国蒙人(今河南人,而孔子、孟子都是今山东人),在世时只做过蒙地的小吏,但为时不久即归隐,过着清贫但逍遥自在的隐士生活。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学说,是道家学派的又一代表作家,和老子并称“老庄”。这一段文字是学生应该记住的。另外,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庄子的一些基本思想。如他生活的年代和孟子相仿,但对待人生的态度和孟子却是不同的:孟子重个体的责任感、使命感;庄子则更重自我生命的解脱和保全,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面对黑暗的社会,孟子有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主张以积极的行为去改变现实;庄子却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对现实人生持逃避、悲观态度。对待治国问题,孟子提出著名的“仁政”说,就是告诉统治者不要过分残暴地对待老百姓;孔子也有“以礼治国”的主张,希望大家各自做好分内的事;但庄子继承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在他看来,最理想的社会是上古的混沌状态,一切人为的制度和文化措施都违逆人的天性,因而是毫无价值的。庄子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从消极的意义来说,它提供给人们的只是逃避社会矛盾的方法,从积极的意义来说,它表现了摆脱精神束缚的热烈渴望,为封建时代具有反传统精神的文人提供了哲学(庄子的哲学思想不要过多涉及)出发点。
  
  二、如何授之以法
  
  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够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和文言知识,为以后能独立进行课外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语言的积累并不等同于简单的死记硬背,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在讲解文言字词时,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由课内知识到课外阅读的迁移。
  在讲到解释有分歧的字词时,应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课文中“东面而视”一句中的“而”,有人解释成表顺承关系,有人理解为表修饰关系。顺承关系侧重于前后两部分的先后顺序,修饰关系则侧重于前后两部分的主次。如果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单独看这句话,“而”的这两种解释都可以成立。按照字面意思此句可以理解为“先面朝东,然后再看”:也可以理解为“面朝东地看”。但在此文中“而”表修饰关系为好。因为:1.黄河本来就是自西向东流,前面已交代河伯是“顺流而东行”,看来此时河伯是向东走的,并未转身,而且后文的“河伯始旋其面目”一句也证明了河伯“东面而视”时并未转动。既然没有转头动作,跟后面的“视”就难以构成一般表两个动作先后的承接关系。所以“东面而视”释为“面朝东地看”为好。2.“东面而视”中的“东面”即使按照课本注释,解释成带动作的“面朝东”,也只能是修饰语,因为后一个动作“视”才是中心词,这句话实际是“用一个动作修饰另一个动作”,译为“面朝东地看”或“向东望去”最符合语境。同样,“顺流而东行”一句中的“而”根据语境也理解为表修饰关系为好。
  在讲解词类活用时,最好给学生讲清词类活用的条件,让学生牢固树立“条件意识”。如“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动词”。例如“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中的“善”,译为“交好”;“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中的“短”,译为“诋毁”,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此文中“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一句里的“少”和“轻”,本都是形容词,因其后面分别跟了宾语“仲尼之闻”和“伯夷之义”,而且“少”和“轻”这两个动作也不是后面的宾语发出的,构不成使动和意动用法,故在此句中都活用为动词,译为“小看”和“轻视”。有时,形容词后面不带宾语也活用为一般动词。如“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促织》)中的“穷”,也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译为“用尽”。
  另外,在判断具体的词义时,还要让学生树立“结构意识”。即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相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或者有时借助整齐的句式,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如在本文“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一句中,我们借助“义”推断出第二个“闻”应当是名词,进而解释为“见闻”;而“少”和“轻”这两个词,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位置相同,词性也应当相同。再如《劝学》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句中“跬步”的意义。“跬步”对“小流”,可以推断“跬步”即为小步、半步的意思。
  综上所述,如果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既能授之以法,夯实基础,又能从文化和思想层面去解读;既能字字落实,又能灵活处置;既做到新旧知识连贯,又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将会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单位:张家口教育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13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