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探索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笔者从事数学教学28年,其中16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12年教小学数学,一直进行数学解决问题的探索和研究,近几年积极探究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小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方式,旨在使学生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过程的体验,进一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将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数学思维的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求知欲
  教师通过小比赛、口答、动手操作、讲故事等方法,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打下铺垫。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们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们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同学们,一般的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有一个学生满10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这时,教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理,及时引导他们进入新课。这样,就很自然地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了氛围。
  二、自主学习
  这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自主解决问题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特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材料信息,留足思维的时空,组织学生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先把“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告诉学生,然后提出:谁能想办法验证这一结论是不是正确?多数学生拿起量角器,用分别测量三个角的度数,然后相加的方法进行验证。这时,又一次设疑:“能不能利用长方形的特征和平角的性质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富有挑战性的设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迫使学生另辟蹊径。这样,学生利用教材和教师提供的、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材料和信息,通过自主探索,验证了规律,掌握了知识,也提高了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合作学习
  笔者把学生分成4人一个学习小组,通过自主学习之后,对存在的问题,可以方便地进行交流,有时,他们可以以独特的方式交流,交流的结果由组长记录,然后在全班交流。这样既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又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了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反馈评价
  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给学生提供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阐述自己得出的结论、探究过程及疑难问题,及时对有独到见解的同学加以表扬和肯定,增强其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然后,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组织、引导学生通过个体发言、小组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进行辨析评价,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稳定和完善。
  五、拓展思维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挖掘并提供创新素材:设计有针对性、代表性的练习题组包括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
  六、总结激励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情况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善于思考、大胆发现,迎接新的挑战。
  在教学分数部分“解决问题”时,笔者是这样总结的:
  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方法,总结成一句顺口溜:已知“乘”,未知“除”,多“加”,少“减”。
  已知“乘”指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用单位“1”的量乘分数,未知“除”指用对应的数量除以对应的分数,多“加”指比单位“1”的量多几分之几,对应的分数就是用“1”加这个分数,少“减” 指比单位“1”的量少几分之几,对应的分数就是用“1”减这个分数。
  这样,有效地避免了用错运算方法,以及“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多几分之几”错误地转换成“另一个量比一个量少几分之几”。
  笔者的这种模式,是以“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求知欲”为关键,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以“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为主线展开的课堂教学活动。蕴含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平等的师生观,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教学模式。
  (责任编辑:彭琳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9901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