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肢体语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肢体语言这种独特的非语言沟通方式,在生物教学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关键作用。作者通过长期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发现,由于生物学科中需要精准记忆和抽象化的概念与原理比较多,因此在生物课堂上灵活应用肢体语言,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成效。本文重点探讨肢体语言在高中生物教学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肢体语言 高中生物 教学应用
  依据Albert Mehrabian的调研结果可知,人们接收到的信息中有55%是通过肢体语言传递的[1],这验证了行动胜于语言的事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富有变化的面部表情、各种引导式的肢体动作及姿态变换,都自然地拉近师生间的沟通距离,活跃课堂氛围,增强教师的教学成效[2][3]。由于高中生物课程中涉及需要精准记忆和抽象化的概念与原理比较多,这便增加了教师教学和学生理解的难度,这时形象化的肢体语言在生物教学中的关键作用便凸显出来。借助于肢体语言取代枯燥复杂的文字描述,往往能够取得意外的教学成效[4]。本文通过介绍一些肢体语言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具体实例,展现出肢体语言对于生物教学的重要意义,并且期望为日后其在生物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可以简单、高效地解决重难点的教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传递更丰富的信息,实现教学组织的最优化[5]。同时,教师形象直观的肢体动作,直接拉近师生之间的沟通距离,增强课堂互动与交流,更充分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与掌握生物知识点,增强生物教学的成效。
  1.有利于学生加强记忆
  神经调节是高中生物课程中比较抽象化的知识点,教师通常会直接参照教材中的图片或者模型进行讲解。由于神经元的结构较为复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多次强调和讲解兴奋在单个神经元或者多个神经元间进行传递时原理是不同的。但是此类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老师的教学难度,而且提升了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的难度。但是,倘若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适当引入肢体语言,则可以有效地降低老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难度。譬如,在讲解神经元结构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把手指伸开,并将其想象成一个细胞,对应的每个手指就表示树突(多而细),整个腕部以上范围表示轴突,此时学生就会联想到自己的手掌就是细胞体。
  再如,教师在介绍植物细胞中液泡这一知识点时,由于理论表述过于枯燥无味,使得学生无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记忆,因此,教师可表现出松垮的状态,在说明细胞吸水以后,整个人直立起来,展现出充满活力的状态,此时再为学生介绍液泡的有关功能。运用肢体语言将微观知识直接具象化,通过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激活他们的形象思维,更容易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形象结合起来,提高记忆的牢固程度。
  2.有助于学生深入认知原理
  生物学科涉及大量微观知识点,由于缺乏各种感官的认知,而显得抽象难以理解。诸如在讲解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复制与同源染色体分开这方面知识点时,学生往往难以想象整个分裂过程,仅仅通过纯粹的文本描述,让学生感觉抽象且枯燥,更别说掌握更深层次的原理。因此,可以把双手十指相互交叉,形象化地呈现出染色体的形态。接着让双手逐渐向两侧移动分开,这便演示了着丝点向两极分离移动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关注手指弯曲的方向,如此不但能够具体化地展示染色体的数量加倍,还能够为学生演示较难想象的染色体分离的过程。
  同样在描述细胞质壁分离过程时,也能够运用上述方式。教师将双手两只手合十,用左手与右手依次代表细胞的壁与质,并说明整个细胞的结构。在此基础上,为学生介绍质壁二者存在伸缩能力的差异(前者大于后者),所以一旦出现细胞失水情况,便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这时教师可固定右手位置不变,让左手往右边弯曲,同时慢慢和右手分开,通过这一形象化的过程演示质壁分离的原理。类似方法也可以用于演示质壁复原过程。这些过程与原理如果单纯通过文字描述或者教师口述,则显然难以表述清楚,学生也无法想象和理解,因此,教师应借助于肢体语言形象化与具体化的特征,让学生通过视觉感知,刺激感官与抽象思维的结合,让学生综合多种能力记忆和理解这些抽象的生物原理和过程,帮助他们有效消化知识。
  3.提升课堂活跃度
  高中生物中有大量需要准确记忆且抽象的知识原理,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点往往缺乏兴趣,影响老师教学与学生消化的效果。诸如,在介绍氨基酸结构及计算其缩合成肽链后含有的肽键数目时,教师可伸平双臂,氨基酸结构中的氨基与羧基依次用左右手表示,而R基则用人的头部表示,脚代表氢,四肢与颈部表示化学键,躯干部位便是碳原子。而缩合反应便如同学生手牵手一字排开,每个学生就是一个氨基酸,牵手的部分就是肽键,整个队列就是一条肽链,其中肽键的数量便等于牵手的结点数量,即学生数量扣除队列数目。如此不但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而且通过简单具体的肢体动作把抽象的原理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仅便于学生记忆理解,而且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互动与沟通,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生物的趣味,从而对学习生物产生兴趣,增强学习成效。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不仅可以传递丰富的信息量,而且会对学生起到极强的感染力与简化难点的作用,教师应当有效利用肢体语言推动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把抽象的知识通过具体形象化的肢体动作呈现出来,让复杂无趣的文字描述变得容易理解和记忆。不但让学生在自由活跃的课堂环境中,调动多种感官与思维,深化对生物知识的认识和挖掘,同时让教学内容组织最优化,增强生物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沈力军.课堂上的非语言行为[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3(4):23-27.
  [2]张伟利.“肢体语言”――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调味品[J].教师,2010,02:86.
  [3]丁启理,于红艳.“举手投足”析难点――浅谈肢体语言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理科考试研究,2014,03:84-85.
  [4]何叶荣,李玲.肢体语言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7:148-150.
  [5]李卿慧.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06:140-1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1295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