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南锣鼓巷停止接待旅行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作为北京热门景点之一,南锣鼓巷一到节假日就会人山人海。2016年4月22日,北京市东城区旅游委发布通知,南锣鼓巷日均客流量超过3万人次,周末客流量超过5万人次,节假日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而南锣鼓巷景区的瞬时承载量仅为1,7万人。目前其游客人数严重超出景区的承载能力,对街区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对街区风貌和设施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4月25日零时起,南锣鼓巷将暂停接待旅游团队。同时,南锣鼓巷主动申请取消3A级景区资质也已获批准。东城区旅游委同时表示,普通游客不会受影响。
  历史街区少点人气更有昧儿
  景区和景点,最好能保持一种适合的游客密度,这样才能产生“风景和游人两相宜”的最佳效果。但近些年来,由于“中国特色”的集中出行仍难改观,一些地方特别是知名景区里,常常人山人海,这也拉低了人们的旅游心情和出游欲望。而相比之下,像北京南锣鼓巷这样的历史文化街区,其对旅游人气的需求与控制,则更为敏感与苛刻。作为居民生活和风土人情相结合的特殊景区,这些地方也最怕用景区开发的思路,将其搞得挤挤挨挨、人声鼎沸。一方面,居民区的旅游接待和疏散是一块短板;另一方面,交通不便也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处置极其不利。
  历史街区少点人气更有味儿。人们若怀揣一种探幽、探秘的想法,涉足有着历史文化底蕴和意境的深街小巷,恐怕最不愿见到的,就是那种熙来攘往、嘈杂不休的人海世界,而最希望能够闹中取静地慢慢欣赏。这方面,北京故宫过去的单日游客接待量曾超过18万人次,实施游客最大承载量限制之后,将每日游客接待量控制在8万人左右,可谓很好地确保了游客的“游兴”和“游味”。与此同时,北京南锣鼓巷自摘景区招牌,不仅是一种重视和维护历史街区原生态风貌的积极举动,同时也给了其他地方以有益借鉴。取消3A级景区后,北京市旅游委将不再建议旅行社组团前往南锣鼓巷,因为其已不是景点了。这样一来,去那里的也就是那些自由行客人或者散客了。而毫无疑问,日后人们三三两两地游玩南锣鼓巷,这才称得上与历史街区的原味本色相得益彰。
  给南锣鼓巷减负也要增加供给
  有740多年历史的南锣鼓巷,是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也是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放弃3A资质的本意,是为淡化其“旅游景区”的形象,以期缓解客流压力。但在南锣鼓巷知名度、美誉度都已很高的情况下,这能在多大程度上增益于其流量管理,仍待观察。至于暂停接待旅游团,作用也不好估计,毕竟散客和团体游有时很难分清,有导游就对此表示,不让进就“导游外面等,团客自己玩”。
  那么南锣鼓巷到底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减负?有舆论建议收门票。这其实不切实际,前车之鉴如同是传统社区型景区的凤凰古城,实施了三年的围城收费,乐了政府,却苦了商家。其与南锣鼓巷的相似之处,除了都存在游客量远超承载以外,其产权性质也极为相似――主要是民居,又分为商家和普通民居。与凤凰古城不同之处在于,南锣鼓巷是街区,这条街本身是个公共场所、公共区域,其实很难对其进行封闭,不让游客进去。如今凤凰古城都已经改弦更张,南锣鼓巷绝不能走这个弯路。南锣鼓巷流量控制的解药在哪里?长远之计当然是旅游供给侧改革,增加南锣鼓巷同类旅游产品的供给。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能发展成南锣鼓巷类型的街区型景区其实很多,如五道营、烟袋斜街等。不应只在南锣鼓巷上做文章,应增大供给引导,增加类似南锣鼓巷的景区开发,变则通,通则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1929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