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为了不变的信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9949(2016)05―0034―03
  陶行知曾经说过:“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魏书生在报告中也说:“管好自己的事,不要总惦记别人的事。”回头看一下我们的工作,有时是不是不自觉地干了本不该自己干的事?况且有时自己该干的事还没干好,偏偏去考虑别人该怎么干、干得怎么样。所以,首先要做好定位,比如在学校属于什么角色,以及应做好哪些事情。
  一、校长是学校文化和学校精神的引领者与传播者
  学校的文化是师生共同的价值认同,学校的精神是多年来积淀而成的团队品格,两者又都体现着校长的基本理念与教育思想。
  态度决定高度。2015年笔者参加省里的一次培训,带回一个作业,即制定学校发展三年规划,并进行现场答辩。拿到作业之后,笔者认为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促进,又是展示学校的机会,必须高度重视。于是,召集各处室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入讨论,先确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框架,然后进行细致分工,对内容做了详细的要求。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和现状分析、研究、展望,各处室再分头组织职责内的有关人员讨论,制定相应的可行性措施。经过两周的努力,初稿终于出炉,各负责人再相互审阅,找问题、提建议,进一步完善,最终定稿。在答辩时,省内很多知名学校参加。
  团队至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没有优秀的团队,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就像《人民教育》所刊载,磨课时把《难忘的泼水节》一课上了20遍,所有平行班级都上遍了。自己上得都有些“皮”了,可是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的老师还不厌其烦地听呀、改呀的。从县里讲课回到学校时,她跟去接她的老师们说:“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睡觉?不是,我就想,你们什么时候能讲课呀,让我也能这样帮帮你们!”
  “唯旗是夺”。记得曾经有位老师说:“拿了个二等奖回来,都不好意思去找校长签字报销!”“唯旗是夺”成为学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种精神不是某个人提出来的口号,而是多年来不约而同的信念,包括外出参加比赛、优质课评选、各种评优选模。常跟老师们说,你努力了,你尽力了,你就是最棒的,即使没拿到最好的成绩,也绝不会对你有任何看法或怨言,我们共同的誓约是“唯旗是夺”的精神,而不是片面追求结果。
  二、校长因教育情怀而敢于担当
  校长是让师生成人、成事、成功的助推者,要想成人、成事、成功,必须要有教育情怀,有责任担当。
  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是校长的首要担当。校长的领导力首先体现在干部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上。在学校里,领导干部队伍包含校级领导(校长、副校长)和中层干部(主任、副主任),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然后团队协作好,政令畅通、上行下效,才能产生理想的效能。作为校长。首先是教育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对于上级决策、部署,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然后考虑怎样去落实。当基层群众不理解、不坚决或不到位时,校长要当好讲解员、协调员、监督员。当学校出现矛盾时,不要有畏难情绪,要勇敢地冲在前面,找出矛盾的根源,找到化解矛盾的方法。在学校利益和教师利益面前,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要让学校保持稳定、高效运转,这就是校长基本的担当。实事求是地说,接过学校的接力棒之初,笔者是很忐忑的,可谓殚精竭虑。在几千名孩子的大学校,万一出现纰漏真没法交代。因此,在工作中处处留心,精细化管理从那时就迫在眉睫。这些年如履薄冰地走过来。不敢说取得多大成绩,至少班子更凝聚,学校的团队精神发扬光大,办学条件大为改观,课堂教学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入,难能可贵的是没有发生任何责任事故或事件,校园保持和谐,在各种考核评比中崭露头角,在家长满意度测评中连年名列前茅,表明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我们在用自己的担当践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理念。
  校长的担当还表现在成就他人。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六年奠基、成就一生”,就是让孩子在六年里留下终生受用的东西,所以我们不遗余力地为学生搭建实践的舞台,为教师搭建成长的舞台,为他们的成功创造条件。这些年来,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人才很多,有到深圳、青岛等地发展的,有调到市里科技馆的,有调到县委、县政府的,也有调到县教育局的,他们在更为广阔的平台上发挥自己的才能,在不同的教育领域作出更大的贡献。培养一个优秀人才不容易,但我们绝不束缚老师的发展,只要有机会还是鼓励他们走出去,到属于自己的新舞台上发挥才能,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事业的负责,更是对社会的担当。近几年来,实践中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所以不断尝试课堂教学改革,于是,深入课堂听课成了工作的必修课,与老师们一起评课,并参加教研与课题研究。在考察并借鉴国内知名学校,比如清华附小、北京十一学校、谢家湾小学、上海卢湾区第二小学等经验的基础上,上学期开始提出课程整合的思路,并结合自身特点摸索着前进。改革是必须的,整合是大趋势,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做下去。学校经历近二十年的发展,很多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的认可,所以有很多现场会、参观考察、验收考核、培训会等活动安排到这里,我们都欣然接受,并全力以赴地完成每一次任务,展现博兴教育的良好形象。据统计,2014年以来,承办三十余次这样的活动,包括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省办学条件标准化验收、省安全检查、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现场会等,虽然准备的过程很辛苦,很多时候需要加班、加点,有时一天需要接待两三个团队,但我们一如既往、步调一致,坚持做好。我想,这样的担当更是成事的基础,成就了学校,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老师。
  三、校长是让学校赢得社会尊重的责任者
  要想赢得社会尊重,学校首先应该也必须做到提高教育质量,而质量的要素是管理、改革和坚守。
  实施精细化管理。常规工作就像一日三餐,看似小事,又是学校每天的大事,落实好每一项常规和每一个细节,就是优质的管理。为此,我们坚持实施“影像管理”,突出一个“晒”字,各职能处室、值周校长每天进行常规监控,用照片和视频记录点滴,发现闪光点和不足,把最真实的常规“晒”出来,在校委会上晒一晒,必要时也在全体教职工会议上晒一晒。   突出立德树人。近些年来,我们坚持德育为先。把学生的养成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突出全员德育的思想,把德育融入教学、活动,拓展到家庭和社会。举个例子,在2015年“六一”期间,我们举行全校科技节。在筹备会上表示,活动的本身并不重要,因为老师和同学们都进行了充分准备,活动中只要尽情发挥和展示就可以,重要的是什么?是几百张桌子怎样安全有序地搬到规定的场地:是搬着桌子椅子上下楼的过程如何保持安静有秩序:是五十一个班参观时不冲突,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解说;是在参与室外活动之后,场地上不留一片纸屑……所以,这就是活动中的德育,解决好上述问题,就是在实实在在地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培养的人最终都要交给社会,因此,绝不仅仅是一次或几次考试就能反映出教育的成果。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都要步入社会,到各行各业去接受考核,失败的教育会让他们四处碰壁,从而面临许多的痛苦,在经历艰难的挫折之后,再变得成熟起来。所以,我们办教育,就必须思考学生将来能否顺应时代,能否在社会大潮中游刃有余。思考他们将来可能缺少什么,我们的教育就需要事先为他们准备什么。我想,这就是对教育质量的朴素诠释。
  基于成长需要。我们不遗余力地进行国学教育,目的就是用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瑰宝去影响孩子,改变他们的气质,让“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占据他们人生观的主阵地。我们下大力气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倡导“小组合作、精讲多练”的课堂教学理念。目的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合作意识。我们着力建成校内各种场馆,完善“学于课堂、精于学院”的新型育人模式,开辟校外实践基地,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搭建实践的舞台,开阔视野、学以致用,让他们用心去感受,在研究和动手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我们组织开展“解说擂台赛”,目的是让学生在准备解说的过程中去深入研究,锻炼知识整合与信息收集整理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我们开辟和开放书吧、温馨阅览室、走廊图书角,倡导“生态悦读”,就是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同时,我们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上。也做了诸多积极的探索。我们正在梳理影响孩子一生的六十件事,比如开笔礼、致学礼,就是践行“六年奠基、成就一生”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位学生在六年学习中真正地有所收获,让这六十件事改变他们的行为、气质和习惯,让他们带着沉甸甸的收获走向社会。
  抓牢教学成绩。过去有人提出质疑,经常承办现场会。接待参观团,迎接检查验收,有时还要学生参与其中,一定影响正常教学吧?从近几年来的各科抽测来看,我们的成绩名列前茅。成绩不能表明一切,但成绩能折射出一些东西,也足以消除上面的疑问。教学成绩是教育质量的制高点。因为在现行体制下任何人都不能回避教学成绩,从上学到就业,没有教学成绩,注定是失败的。我们所做的探索证明,落实素质教育,并不是否定教学成绩,素质教育恰恰是教学成绩的有力促进因素。
  [责任编辑:严加红]
  校长悟道
  素质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们取得多好的成绩、多好的分数,而是把它内化成为孩子们的品质,让他们养成习惯。虽然素质教育不能量化,但是它能体现在孩子们的日常行为规范上。每天孩子们是否问候老师,进入操场是否能保持干净,地上有纸是否能主动捡起来,看到别人摔倒了会不会扶一扶等等,这些行为都是人文素质最好的体现。但我认为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第一位的。家长的行为规范,家长给孩子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孩子们到了学校之后,再加上学校教育,这个孩子肯定能体现出人文精神。
  ――刘炳辉(北京市第109中学校长)
  我们学校的理念就是提倡学校办学的品质是“既不应试唯一,也不以素质教育做掩护的无所作为”,两者加起来合而一起的时候。其实在培养一个完整人应有的素养。比如说健康的素养,这个学生既要有一流的体魄,同时他还把体育的一个项目变成他一生的一种素养、爱好,他愿意去学,他愿意去锻炼,而不像我们小的时候都做广播体操成长的,而今天是用体育项目伴随他一生。比如阳光,是一种心态、一种正能量的思维方式。再一个比如说乐学,乐学就是小学的六年里永远保有的一种好奇心、一种强烈的兴趣、一种良好的习惯,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一种素养。
  ――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严加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2090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