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及教育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留守儿童”这一社会发展的特殊群体,在贫困农村广泛存在,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发展,关系着民族的素质问题,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前景问题,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问题,因此,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不仅是每个家庭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的重任,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成因;后果;存在问题;教育对策
  一、“留守儿童”的成因和后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央“三农”政策的实施,以及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使长期生活在贫困状态之下的人们受环境影响而形成的特殊心理状态、思维特征、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习惯和风俗等非物质形式的文化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1.安贫乐命、安守现状的人生观发生了变化
  过去偏远农村贫困人群在小农经济的罗网下编制自己安贫乐命、自得其乐的心理保护和生活状况。他们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卓识,消极无为、听天由命,缺乏突破常规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国解放四十多年之后的时间里,农村贫困地区随处仍然可以看到“种田饱肚、养猪过年、喂鸡喂鸭换油盐”这种简单的田园经济生活方式广泛存在,但到20世纪末期,21世纪初期,这种满足在贫困中清贫度日,追求生活的安逸和心理的舒适状态有了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变化,到了近3~5年,“90后”的孩子长大成了社会的劳动主力军,这种观念有了更大的变化。
  2.老守田园、安土重返的乡土观发生了变化
  在中国西北贫困的乡村,千百年来挂在人们嘴边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打死不反抗、饿死不还乡”的俗语现象跑的无影无踪了。贫困文化的安守现状甚至延伸抱残守缺,对文化知识,对新生事物的畏惧心理彻底得到了医治。人们明显认识到当前中国农村瞬息万变,唯有变化才是生活不断提升的真理得到了见证,人们开始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用科学取代迷信,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取代落后的生产方式,经济有了快速、猛进的提高。
  3.懒于劳作、不求进取的劳动观发生了变化
  长期封锁和封闭的贫困生活还使大部分人养成了一种坐等别人帮助和政府照顾的怠惰心理。“春等救济粮,秋等冬令装,夏雨冬雪不出房。”他们把一天中大部分时间用来睡觉、聊天、晒太阳,对于生活的艰难,他们只等政府救济解决,没有救济,宁愿受穷而不做进取尝试的静态行为现已变成了“一日不出门、好事不临头、十日不出门、万事成蹉跎”的拼搏、上进的信息动态精神。
  4.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发生了变化
  过去贫困农村地区经济落后,生活状态封闭,思想保守使得陈旧的生育观念仍然主导着人们的生育实践,偷着生、抢着生,造成“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把人们限制在经济发展的低洼难以自拔,现如今变成了“优生、优育、少生、生好”。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一系列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也伴随着变迁,城乡的不协调发展,农村法制建设的落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不利,农村劳动的女性化态势,农村家庭结构、功能、生活方式的变化所带来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逐渐形成并迅速壮大,现已遍及中国大部分贫困地区。“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年龄(大多数在16周岁以下),他们的数量、生活状况和教育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影响,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突出的矛盾问题,我们应给予积极的关注和帮助。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近些年来,特别是在较落后的广大农村,大批富余劳动力到外地经商、务工,他们把孩子留在家乡,让父亲或母亲单独照看,或托给亲属(他人)照管,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文化学习、心理个性、日常行为等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怎样才能使他们得以健康成长,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儿童面广量大
  在我县各乡镇广泛存在,按照调查的数字显示,我县平均留守率(即留守儿童占全体学龄儿童的百分比)高达46.55%,留守率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即地方经济越强,留守率就越低,地方经济越弱,留守率就越高,且幼儿园留守儿童多于小学,小学留守儿童多于初中,村学留守儿童比率高于中心小学,目前城市昂贵的教育费用是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
  2.父母监管的缺失
  在对周边2所初中、8所六年制小学、7所三年制村学调查来看,有21.95%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单独居住在一起,9.2%的留守儿童和父亲单独住在一起,15.4%的留守儿童与隔代亲人或其他亲戚住在一起。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需要母爱,也需要父爱,两者只能互补而不能代替。母亲由于性格特点,不可能代替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往往会出现“管不了”的情况。此外,留守儿童与父母亲见面的频率都很低,与父母亲交流的缺失,进而导致其心理失衡,缺乏安全感,心理恐惧、孤独,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行为问题。
  3.监管人教育的尴尬
  “留守儿童”都是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调查显示有28.16%的孩子托付给了爷爷奶奶,18.41%的孩子托付给了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与这些留守儿童居住在一起的祖辈或亲戚等,58.24%是文盲,12.53%是小学文化,3.25%的人具有高中以上的学历,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没有能力去管教这些孩子,有的即使有能力也因隔代、隔亲而不便管教。
  4.双亲关爱的缺位
  隔代监护型和亲戚代管的孩子,爷爷奶奶和亲戚通常只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引导较少,教育管理方法比较简单,孩子思想波动且出现心理障碍时,不懂得及时沟通,常常使留守儿童缺乏心理慰藉而产生较强的孤独感。调查中,63%的孩子感觉和自己每天生活在一起的人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帮助,18%的孩子遇事不与人商量,24%的孩子在学校几乎没有朋友,许多孩子发出这样的呼声:“我们需要关爱和帮助,希望爸爸妈妈早点回来,让我们有幸福感。”   5.学校对孩子的评价标准单一,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
  现在大多数贫困农村地区,学校和家长都比较偏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特长和兴趣,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不喜欢学习。在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有75%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有20%的家长关心孩子的身体,有5%的家长关心孩子的交友情况;有40%的孩子觉得老师不爱自己,自己对老师也不喜欢;有23%的学生不热爱学习。不少孩子提出:希望学校多举办兴趣活动、亲子活动、帮扶活动,让我们感受到在学校成长的快乐。
  三、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但如果因为工作不到位,“留守儿童”成了“问题孩子”,就不仅仅是家庭的不幸,也是社会的不幸。因此,关爱“留守儿童”,保证他们健康成长,应该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心、方方面面协调配合的综合工程。它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配合学校教育,通过实施以下综合治理的方式方法去妥善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1.利用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活动
  利用新闻媒体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活动,使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有关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应当像宣传和报道艾滋病、流行传染病一样,宣传和报道如何关爱重视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起社会各方面、各层次人士对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教育权利的关心和呵护。
  2.建立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健全“留守儿童”社会教育、监护体系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农民工自身和农村的事,政府也应当担负起主要的责任,在农村社区建立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可由县、乡妇联、团委和教育主管部门携手,发动基层村委会和当地学校共同构建,其成员可由离、退休教师、青年志愿者、“社会妈妈”、爱心人士和政府主要组织者构成。
  3.建立寄宿制学校
  在具有一定条件的农村地区建立寄宿制学校,以便能让“留守儿童”在老师的呵护和同学亲切友好交往的氛围中快乐成长,从而达到对他们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的目的。有关教育部门应挑选富有生活经验和教学经验,同时具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学校负责人,并在学校教育中增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或生活指导课程,并对学校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知识的专门培训。
  4.举办“家长学校”活动
  在各地农村大力提倡利用农闲和节日如清明节、“六一”儿童节、中秋节、春节等举办“家长学校”活动,以提高“留守儿童”家长或代理家长的自身素留守儿童质和教育水平。这项活动有县级妇联组织牵头,教育局、青年团、“留守儿童”当地村委会积极配合共同进行,在这项活动中应充分发挥离、退休人员、乡村知名人士、社会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经费可由政府下拨、社会募捐、家长适当缴纳、基金组织支持等多种方式加以统筹解决。
  5.认真实施国家“蓝天教育计划”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独特问题。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要求各级领导要关心农村务工人员带进城的“流动儿童”和留在家里的“留守儿童”。城市的公办学校要为“流动儿童”提供同等权利的义务教育,并对其中的困难学生给予关爱和资助。农村中小学要建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蓝天课堂”和专用活动室,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亲子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生活趣味,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成为体魄健康、心态良好的一代新人。
  6.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
  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学校、教师、家长互相配合必不可分。一是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儿童”家庭。教师经常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学习辅导、生活状况了解,指导家长和亲属关心孩子、教育孩子。对“留守儿童”家庭做到“五必访”,即情绪不好必访,身体不佳必访,成绩下滑必访,迟到早退必访,与同学争吵必访。通过家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知识引导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二是建立“留守儿童”家庭联系卡。通过与外出打工的孩子父母交流与联系,及时完善联系卡并反馈孩子们的生活状况、学习状况及思想动态,实行学校与家庭、班主任与留守孩子及其监护人之间的互动联系,共同承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三是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向家长传授家教方法,通过建立人手一份的《家校互动卡》,帮助孩子的父母或祖辈了解科学育人知识,提醒老年人不能过分溺爱孩子;通过编印《家庭教育小报》,发放到每个孩子家长的手中,普及家教知识。
  7.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做人德为先,育人先育心。农村中小学应培训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把城市学校开办的“心理咨询室”“师生悄悄话”信箱的经验引进来,定期聘请有关专业人士为学生讲授青春期健康知识,通过教师与学生对话,帮助学生坦然面对成长的烦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遭遇挫折或困难的孩子及时给予心理抚慰,特别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孤僻、胆怯、冷淡等心理,以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教缺失。
  “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是广大农村人的头等大事,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主要依赖于社会教育和保障机制的健全与完善,如果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能与城市孩子享受同等教育机会的优惠政策,就可能鼓励父母把孩子带在身边。目前最可行的只能要求父母多关心孩子,外出前妥善考虑一下孩子的问题,出去后尽可能与孩子保持联系,老师们也尽可能地多关心这些孩子,基层社区和村委会就近组织孩子开展有意义的活动。
  参考文献:
  肖谭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4.
  编辑 温雪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2360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