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练习:叩动儿童心灵的“快乐之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论语》的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而孔子的学生曾子每天“三省己身”的内容之一,就是“传不习乎”。从练习的角度看,孔子师生间教与学的互动状态达到了非常高远的境界。
  一、当前数学练习的现状
  练习对于学生知识的累积、能力的形成、智慧的历练、思想的熏陶、应用的锻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理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与研究。然而,当我们走进公开课、观摩课等“大型课研”阵地,想寻觅一下练习课的芳踪,往往只能发出“此课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观”的感慨;当我们走进日常课,与老师交流练习设计的心得体会时,许多老师往往流露出的“情愫”是:新授里“大有文章”,值得挖掘、推敲,练习纯属“鸡肋”,哪用费心玩味?在这样的“土壤”里,练习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可想而知。
  二、造成数学练习困境的原因分析
  1.奴化:练习者的“亦步亦趋”
  我们的教育就是具有这样的力量,通过流水线作业,把天性各异的学生变成统一标准的“作品”,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就成为“标准件”而付出的代价。做练习,就是按照教师的标准,寻求那个唯一正确的、不被扣分的答案。至于数学知识的来源、走向,至于解题中的奇思妙想,至于练习中引发的“原始问题”等,都是要“退避三舍”的。学生们没有质疑,不敢批判,缺乏反思,更远离了创造。他们只是亦步亦趋地跟在教师身后,成为求解数学练习题标准答案的“虔诚的奴隶”。
  2.僵化:引领者的“习以为常”
  作为学生练习的引领者,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导向作用。多少年的“应试”及“应试教育”让教师把学生做练习作为获取更高分数的重要途径与有效手段。大家都在这么做,没有人怀疑它合理与否,没有人去揭示它的危害性,没有人去冲破它的束缚与禁锢。久而久之,许多教师处在这样“僵化”的境况中,竟习惯成了自然。
  3.异化:评价者的“本末倒置”
  考试与练习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这本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现实中却变得复杂起来。考试与练习究竟是谁为谁服务?考试是为了练习,还是练习是为了考试?我们必须寻找并抓住教育的核心元素,才能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敞亮与澄明起来。教育是基于人、为了人、发展人的。教育的元素就是指以学生为主的核心元素,以教师为主、家长和社会为辅的重要元素,由此构成教育的元素体系。练习当然是指向学生的发展的,而考试应该是辅助练习,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而在现实中,练习被考试“牵着鼻子走”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不能不说是练习的悲哀。
  三、让练习成为直抵儿童心灵的“快乐之旅”
  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从哪里来?学生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从哪里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哪里来?学生的智慧从哪里来?如果没有练习的源头活水兼强大后盾,这一切都将成为无本之木和空中楼阁。
  1.分层,兼顾练习的差异性
  【案例】《圆柱的表面积》教学片段(林俊执教)
  学习完例题(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后,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公式,掌握运用公式S侧=ch求圆柱的侧面积,林老师安排了A、B、C三个分层练习:
  
  【反思】
  几乎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谙熟数学的层次练习,通过层层推进,在一定的坡度上螺旋上升。然而,每一个层次都是整齐划一地面向每个学生,根本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数学课堂上有的人吃不饱,有的人吃不了;有的人听不懂,有的人听懂了却不会做。
  怎么办?高水平的分层练习在每个层次上进行题组练习分层设计,这的确是一个有效的策略。设计时,要遵循“低起点、密台阶、巧变化、有挑战”等原则,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自己“应得”的数学,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学习的幸福,让每片树叶都享受阳光与雨露。当然,分层练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体系。
  2.熏陶,展现练习的人文性
  【案例】《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张齐华执教)
  课件播放多美滋1+1商品广告。
  师:回过头来,这九个小男孩是不是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九份啊?
  生(齐):不是。
  ……
  师:喜欢冬冬吗?他奉送的那一小块蛋糕的二分之一,那同学们知道,他收回的是什么吗?他收回的是和同学之间真诚的友谊,对不对?这要比这块蛋糕的八分之一的二分之一更重要!你们说是吗?
  生:是!
  师:祝愿同学们都能像冬冬一样,拥有良好的品质,也祝愿大家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小眼睛!你们说好吗?
  【反思】
  “数学王子”张齐华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获得了广泛的赞誉。课尾的练习堪称“神来之笔”――那广告用得多妙啊!(特级教师刘德武)的确,这一小小的延伸,直抵学生的心灵。我们的数学教学不只是单纯地教学生知识,还能潜移默化地送去“心灵鸡汤”,让学生如沐春风。我们的数学教学也是直指“人”的教学。
  3.开放,激活练习的创造性
  【案例】《圆的认识》教学片段(华应龙执教)
  师: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孩子们,我要告诉你们,科学家们还喜欢追问这个问题:“一定这样吗?”(板书:一定这样吗?)
  师:(回味地)请看――“宝物距离你左脚3米”,宝物一定在左脚为圆心、半径是3米的圆上吗?
  (沉静,学生们陷入紧张的思考中,没有举手。老师出示半个西瓜的图片,很多学生恍然大悟,马上举起手来)
  生1:宝物也有可能在地下、西瓜皮上。
  生2:也有可能在上面,在树枝上。   生3:以左脚为球心,半径是3米的球上。
  师:是啊!现在看,圆是一中同长的,球也是一中同长的。圆和球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生:一个是平面的,一个是立体的。
  师:说得真专业!关于球,详细的研究要到高中。不过,在一个平面内,“一中同长”的就是圆,不是球。
  【反思】
  数学练习的开放是多元的:有条件的开放,有问题的开放,有答案的开放,有情境的开放……“雪化了以后是什么”的案例曾让很多教育工作者扼腕长叹,教育的悲哀在于:明明是出于“好心”,却封闭了学生的思维与想象,扼杀了学生的灵性与创造。华老师在练习环节的首尾呼应,引发了学生思维的开放,同一个“一中同长”,却藏着丰富的内涵。“一定这样吗”的追问,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种,精彩的“遭遇”在所难免。华老师一个“不经意”的处理,让我们领悟到什么是开放与多元,什么是意韵与远瞻,这是蕴含着明天的教学,这是启迪创新的教学。
  4.补白,和合练习的完整性
  【案例】《鸡兔同笼》教学案例(储冬生执教)
  “鸡兔同笼”问题本是一道传统名题,也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里的一道练习题。
  储老师把“鸡兔同笼”问题当作一个模型来理解,觉得它具有现实意义,是“有用的数学”;储老师认为安静的课堂里有活跃的思维,“鸡兔同笼”问题可能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储老师把一道题“做”成一堂课,的确需要胆识与智慧。这节课先是“梳理算法”,接着“建构模型”,然后“拓展应用”,最后“反思小结”。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学、自探、自解、自我总结、归纳,认识构题特征并掌握解法思路;沟通古今,多层次、多角度地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对数学思想方法与思考策略的教学充分开放,让师生“在不断的反思与追问中生成新的智慧”,那的确是一次非常漂亮的“补白”。
  【反思】
  苏教版数学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课时安排上,每学期都大约有20%到25%左右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希望教师能创造性地安排教学。数学课程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从标准到教材,有“布白”,也可能有“漏白”,如在有些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出现了“数学的弱化”甚至是“去数学化”的倾向。一个睿智的教师,就应该学会敏锐地捕捉信息,高屋建瓴并恰到好处地进行“补白”。
  四、结束语
  《说文》曰:“习,数飞也,从羽从白。”是鸟学飞的意思。从孔子开始,练习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历史地位就没发生过大的变化。《论语》有云:“温故而知新。”“温故”即练习、温习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形成能力的过程,而且也是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过程。
  今天,教师要学会细读、深读练习之文本,用心倾听文本之意旨,然后再独具匠心地构思与设计;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文本、环境及教师自我的实际,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地、创造性地取舍和调整,最大化地实现练习应有的价值与魅力。让学生在练习中感悟新旧知识的链接与融合,完成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享受对新知的独立获取,并体验到成长的愉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464732.htm